一种监护用离床报警护理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59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监护用离床报警护理垫,包括支撑垫体和与支撑垫体相连接的报警终端,所述支撑垫体为多层结构且由自上而下依次缝合连接的包裹垫层、弹性垫层和导电基层组成,所述包裹垫层的底部均布有若干个向上凹陷至包裹垫层顶部并形成凸起的凸点,所述导电基层与报警终端之间通过操控主机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患者躺在该种护理垫上时,任一撑杆可在受到患者压迫力后通过滑套和弹性件在套筒内进行滑动并通过支撑头和凸点对患者进行弹性支撑,从而使每根支撑弹柱均可根据患者的身材形体对患者身躯进行贴合支撑,以使护理垫对患者背部进行良好的弹性支撑,并使患者躺卧在护理垫上时,舒适感更好,从而大大改善护理垫使用效果。理垫使用效果。理垫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监护用离床报警护理垫


[0001]本技术涉及监护护理
,具体为一种监护用离床报警护理垫。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临床上,针对一些需要陪护协助下床活动或需要卧床休息以及监护的患者来说,其私自下床活动往往会造成患者出现意外摔伤等安全问题,因此对患者自身和医护人员来说,存在极大的风险,为此,医院往往会使用离床报警护理垫对患者进行辅助监护。
[0003]但目前医院使用的离床报警垫还存在很多缺陷:
[0004]第一,传统的离床报警护理垫,大多都只是采用海绵或软垫制成的,而这种护理垫在患者躺卧在其上面时,受到患者体重压迫后,极易发生坍塌变形,从而难以对患者背部进行良好的弹性支撑,造成患者背部受到的压迫较大,且难以根据患者的身材形体对患者身躯进行贴合支撑,造成患者躺卧时,舒适感较差;
[0005]第二,传统的离床报警护理垫,大多都只是在护理垫局部区域安装有信号采集器,因此在检测患者是否离开时,极易出现错误报警的情况,从而大大影响离床报警护理垫的报警精度,并造成离床报警护理垫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护用离床报警护理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监护用离床报警护理垫,包括支撑垫体和与支撑垫体相连接的报警终端,所述支撑垫体为多层结构且由自上而下依次缝合连接的包裹垫层、弹性垫层和导电基层组成,所述包裹垫层的底部均布有若干个向上凹陷至包裹垫层顶部并形成凸起的凸点,所述导电基层与报警终端之间通过操控主机相连接;
[0009]所述弹性垫层包括绝缘板和若干个嵌设在绝缘板上、呈矩形阵列状分布、与凸点一一对应的支撑弹柱,任一所述支撑弹柱包括竖直设置、内部中空、底端贯穿绝缘板的套筒,分别同轴套设在套筒内壁上方和内壁下方的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套设在套筒内部、位于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中间位置处、与套筒相适配且滑动连接的滑套,套接在滑套内部、两端分别延伸至套筒外部的撑杆,安装在撑杆顶端、顶部与凸点一一对应且适配的支撑头,安装在支撑杆底端、底部与导电基层相接触的接触头,所述滑套的顶部与第一凸环之间和所述滑套的底部与第二凸环之间均设有弹性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基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导电层、下导电层和垫基层,所述上导电层与下导电层之间通过弹性柱相连接,所述上导电层上设有若干个与接触头一一对应且相接触的第一导电触点,所述下导电层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导电触点一一对应的第二导电触点,所述下导电层与垫基层之间设有若干个与第二导电触点一一对应的电信号采集器,任一所述电信号采集器的输入端与第二导电触点电性连接,任一所述电信号采集
器的输出端与操控主机相连接,所述垫基层底部粘接有防潮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操控主机可安装在护理病床上,且所述操控主机的内部集成有相互电性连接的信号分析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所述信号分析模块的输入端与电信号采集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并用于对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所述信号发射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终端的输入端相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报警终端可安装在护士站工作台上。
[0013]优选地,所述包裹垫层表面粘接有防水灭菌层。
[0014]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在本技术中,巧妙地在包裹垫层上设有若干个凸点,以及在绝缘板上设有若干个与凸点一一对应的支撑弹柱,且由于任一支撑弹柱包括套筒、第一凸环、第二凸环、滑套、撑杆、支撑头、接触头和弹性件,因此当患者躺在该种护理垫上时,任一撑杆可在受到患者压迫力后通过滑套和弹性件在套筒内进行滑动并通过支撑头和凸点对患者进行弹性支撑,从而使每根支撑弹柱均可根据患者的身材形体对患者身躯进行贴合支撑,以使护理垫对患者背部进行良好的弹性支撑,并使患者躺卧在护理垫上时,舒适感更好,从而大大改善护理垫使用效果。
[0017](2)在本技术中,巧妙地设有第一导电触点、第二导电触点和电信号采集器,由于第一导电触点与撑杆底端的接触头一一对应且相接触,而第二导电触点与第一导电触点一一对应,同时电信号采集器与第二导电触点一一对应且电性连接,从而当患者在使用护理垫时,任一撑杆受到患者的压迫下滑后可对第一导电触电进行挤压,以使第一导电触电和第二导电触点接触导通,从而使电信号采集器对第一导电触电和第二导电触点导通后产生的高平电信号进行采集,以此通过第一导电触点、第二导电触点和电信号采集器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护理垫任一区域受到患者压迫,电信号采集器均可采集到电信号,从而使护理垫在检测患者是否离床时,其检测精度更高,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使用示意图(放置在病床上);
[0019]图2为本技术内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支撑垫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流程框图。
[0022]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23]1、支撑垫体;10、包裹垫层;11、弹性垫层;12、导电基层;100、凸点;110、绝缘板;111、支撑弹柱;20、套筒;21、第一凸环;22、第二凸环;23、滑套;24、撑杆;25、支撑头;26、接触头;27、弹性件;30、上导电层;31、下导电层;32、弹性柱;33、第一导电触点;34、第二导电触点;35、电信号采集器;4、操控主机;5、报警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竖直”、“顶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监护用离床报警护理垫,包括支撑垫体1和与支撑垫体1相连接的报警终端5,支撑垫体1为多层结构且由自上而下依次缝合连接的包裹垫层10、弹性垫层11和导电基层12组成,包裹垫层10的底部均布有若干个向上凹陷至包裹垫层10顶部并形成凸起的凸点100,凸点100的设置可使患者在躺卧时,凸点100能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以提高护理垫的舒适性,导电基层12与报警终端5之间通过操控主机4相连接;操控主机4可在接收到相应电信号后,根据相应电信号判断患者是否离床,并启动报警终端5进行报警。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护用离床报警护理垫,包括支撑垫体(1)和与支撑垫体(1)相连接的报警终端(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体(1)为多层结构且由自上而下依次缝合连接的包裹垫层(10)、弹性垫层(11)和导电基层(12)组成,所述包裹垫层(10)的底部均布有若干个向上凹陷至包裹垫层(10)顶部并形成凸起的凸点(100),所述导电基层(12)与报警终端之间通过操控主机(4)相连接;所述弹性垫层(11)包括绝缘板(110)和若干个嵌设在绝缘板(110)上、呈矩形阵列状分布、与凸点(100)一一对应的支撑弹柱(111),任一所述支撑弹柱(111)包括竖直设置、内部中空、底端贯穿绝缘板(110)的套筒(20),分别同轴套设在套筒(20)内壁上方和内壁下方的第一凸环(21)和第二凸环(22),套设在套筒(20)内部、位于第一凸环(21)和第二凸环(22)中间位置处、与套筒(20)相适配且滑动连接的滑套(23),套接在滑套(23)内部、两端分别延伸至套筒(20)外部的撑杆(24),安装在撑杆(24)顶端、顶部与凸点(100)一一对应且适配的支撑头(25),安装在支撑杆(24)底端、底部与导电基层(12)相接触的接触头(26),所述滑套(23)的顶部与第一凸环(21)之间和所述滑套(23)的底部与第二凸环(22)之间均设有弹性件(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护用离床报警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层(12)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玮李浪宋云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