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8535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的排气装置,包含:排气管、触媒转换器、整流管以及消音器,触媒转换器组装于排气管内侧,而整流管连接于触媒转换器并具有第一排气管部、切换件以及第二排气管部,切换件可活动地组装在第一排气管部与第二排气管部之间来形成一阻挡状态,并可由阻挡状态切换为一连通状态,其中,整流管在阻挡状态下形成一部分排气截面积,另在连通状态下形成整体排气截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流管通过外力来自动改变废气所通过的排气截面积,使得整流管内的气体有适当的滞留时间,增加引擎废气与触媒转换器接触,进而让触媒达到快速起燃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排气装置的摩托车,特别是一种能依据引擎负载不同的情况下来改变排气气流通过整流管的排气截面积,进而能获得最佳的动力性能与大幅降低空气污染的排放。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摩托车具有触媒转换器与消音器的设计,触媒转换器中的触媒可以将摩托车中的引擎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有毒物质氧化还原成无害的物质,达到减少空气污染的目标,而消音器的设计是将摩托车中的引擎所产出较高音量来通过消音器,使得气流顺利通过来降低气流流动所产生的噪音。
[0003]然而,多数摩托车将触媒转换器设计在消音器中,消音器为了有较大空间容纳气体而增加体积,但触媒转换器在诺大的空间中只有设置在气流通过的一路径中,恐怕无法有效将气流转换成无害的气体。
[0004]此外,触媒转换器中的触媒必须被升温到一预定温度后,才能达到废气转换的工作温度,在摩托车急速与慢速中所生排出的单位气流量差异甚大,所以必须提供相对应可变化的反应时间来使触媒快速起燃达到工作温度获得最佳动力的性能与大幅降低污染的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排气装置的整流管中设置一切换件,让气流能在不同引擎负载情况下通过整流管上的不同数量开孔,使得高温气体能在触媒转换器中滞留适当的时间,让触媒达到快速起燃的效果,并能增加被引擎排出的废气与触媒接触的时间与面积,让废气的排放量能够符合新一代的环保标准。
[0006]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切换件能受到气流自然推动或是受到一致动器驱动,使得排气截面积以及排气量能够对应负载状态来持续性地变化,让触媒在发动、低速行驶或是高速行驶的任一情况下,均能与废气维持在一最佳反应状态来减少废气的排出量。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摩托车的排气装置包含:一排气管、一触媒转换器、一整流管以及一消音器,所述排气管具有一前管部与一后管部,所述前管部连接于一引擎的一排气口,而所述触媒转换器具有一组装于所述后管部内侧的上游端以及一下游端,而整流管连接于所述触媒转换器的下游端,所述整流管具有一第一排气管部、一切换件以及一第二排气管部,所述第一排气管部连通于所述触媒转换器,所述切换件可活动地组装在所述第一排气管部与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之间来形成一阻挡状态,并可由所述阻挡状态切换为一连通状态,且所述消音器组装于所述后管部外侧,使得所述整流管与所述触媒转换器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于所述消音器内部。
[0008]其中,所述整流管在所述阻挡状态下形成一部分排气截面积,而所述整流管在所述连通状态下形成一面积大于所述部分排气截面积的整体排气截面积。
[0009]然而,所述消音器具有多数个彼此连通的消音室,且位于上游端的其中一消音室内部安装有一辅助触媒转换器。
[0010]此外,所述前管部具有一含氧感知器,所述含氧感知器邻近所述前管部的入口端与所述引擎的排气口。
[0011]其中,所述整流管进一步设有一连接管部,所述连接管部构造有一环壁来分头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管部及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使得所述整流管的一部分长度形成一导引区段,且所述切换件组装于所述导引区段,所述第一排气管部以及所述第二排气管部均具有多数个排气孔,使得所述整流管的剩余长度形成一排气区段。
[0012]再者,所述第一排气管部的所有排气孔构筑出一第一排气截面积,所述第二排气管部的所有排气孔构筑出一第二排气截面积,所述第一排气截面积等于所述第二排气截面积。
[0013]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切换件具有一符合所述整流管截面的阀片以及一与所述阀片连接的阀轴,所述阀片被保持在一第一倾斜位置来形成所述阻挡状态,且所述阀轴能在受到一外力时被旋转,使得所述阀片由所述第一倾斜位置改变成一第二倾斜位置来形成所述连通状态。
[0014]此外,所述切换件进一步包含一连接于所述阀片的配重块,使得所述阀片受到所述配重块的重力作用而自动保持在所述阻挡状态,而所述阀片能被所述引擎所产生的一气流推抵,使得所述阀轴、阀片以及所述配重块三者共同枢转。
[0015]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切换件连接一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连接于所述阀轴,并在收到至少一控制指令时带动所述阀轴枢转,使得所述阀片能选择性转动至所述第一倾斜位置、所述第二倾斜位置以及一介于所述第一倾斜位置与所述第二倾斜位置之间的第三倾斜位置的其中任一。
[0016]其中,所述引擎进一步包含一电子控制单元(ECU),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致动器,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依据引擎负载大小去控制所述致动器作动,进而控制所述切换件能保持转动来不断地改变所述连通状态的一流通面积。
[0017]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整流管分隔出两个具有多数开孔的排气管部,并通过切换件来改变由第一排气管部进入第二排气管部的气体流量以及排气总面积,使得废气在发动、低速行驶、高速行驶等各种不同情况下,均能以最佳滞留时间与触媒接触反应,可大幅降低气体排放的污染废气。
[0018]此外,所述排气装置具有多数个触媒转换器,让所述气流多次通过所述触媒转换器产生反应,增加所述气流中的废气与所述触媒转换器上的触媒产生反应机会,达到降低空气污染的排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摩托车的排气装置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整流管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1]图3为整流管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2]图4A为整流管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在第一倾斜位置的示意图;
[0023]图4B为整流管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在第二倾斜位置的示意图;
[0024]图5A为本技术摩托车的排气装置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5]图5B、图5C、图5D分别为切换件于整流管中倾斜在不同位置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摩托车的排气装置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

排气装置;10

排气管;11

前管部;111

入口端;112

含氧感知器;12

后管部;121

第一锥管;20

触媒转换器;21

上游端;22

下游端; 221

第二锥管;23

触媒;30

整流管;31

第一排气管部3;11

管壁;312

排气孔;313

排气区段32

连接管部;321

环壁;322

导引区段;33

切换件;331

阀片;332

阀轴;333

配重块;334

致动器;33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排气管,具有一前管部与一后管部,该前管部连接于一引擎的一排气口;一触媒转换器,具有一组装于该后管部内侧的上游端以及一下游端;一整流管,连接于该触媒转换器的下游端,具有一第一排气管部、一切换件以及一第二排气管部,该第一排气管部连通于该触媒转换器,该切换件可活动地组装在该第一排气管部与该第二排气管部之间来形成一阻挡状态,并能够由该阻挡状态切换为一连通状态;以及一消音器,组装于该后管部外侧,使得该整流管与该触媒转换器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于该消音器内部;其中,该整流管在该阻挡状态下形成一部分排气截面积,而该整流管在该连通状态下形成一面积大于该部分排气截面积的整体排气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具有复数个彼此连通的消音室,且位于上游端的其中一消音室内部安装有一辅助触媒转换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管设有一连接管部,所述连接管部构造有一环壁来分头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管部及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使得所述整流管的一部分长度形成一导引区段,且所述切换件组装于所述导引区段;所述第一排气管部以及所述第二排气管部均具有多数个排气孔,使得所述整流管的剩余长度形成一排气区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的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廷卫林冠旭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