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车载显示系统低干扰的背光升压驱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全液晶仪表
,特别涉及一种对车载显示系统低干扰的背光升压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车载显示屏也在不断进化。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大背景下,全液晶车载显示系统将是未来汽车智能化发展的主流产品。目前,全液晶车载显示系统呈现从高端车型向入门级车型渗透的趋势,全液晶车载显示系统的市场占有率也逐步提高。
[0003]如图1所示,目前只能实现汽车全液晶车载显示系统的背光亮度调节,可靠性和稳定性较低已不能满足ISO26262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对车载显示系统低干扰的背光升压驱动电路,旨在降低背光升压驱动电路对车载显示系统的干扰,提高汽车全液晶车载显示系统背光亮度调节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车载显示系统低干扰的背光升压驱动电路,包括MCU控制单元、PWM调节器、背光诊断单元、背光驱动单元、升压电源模块和TFT显示屏模组,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车载显示系统低干扰的背光升压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CU控制单元、PWM调节器、背光诊断单元、背光驱动单元、升压电源模块和TFT显示屏模组,所述PWM调节器连接于所述MCU控制单元和所述背光驱动单元之间,所述背光诊断单元连接于所述MCU控制单元和所述背光驱动单元之间,所述升压电源模块连接于所述背光驱动单元和TFT显示屏模组之间,所述对车载显示系统低干扰的背光升压驱动电路还包括电源输入滤波单元、过流检测单元、欠压/过压检测单元、电压输出滤波单元、驱动限流单元和TFT显示屏模组诊断单元,其中,所述过流检测单元、欠压/过压检测单元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入滤波单元和背光驱动单元之间,所述电压输出滤波单元、驱动限流单元分别连接于所述背光驱动单元和TFT显示屏模组之间,所述TFT显示屏模组诊断单元连接于所述MCU控制单元和所述TFT显示屏模组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车载显示系统低干扰的背光升压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96、第二电阻R142、第一MOS管U15、四个第四电容、第二电感L2、第二MOS管Q1、二极管D6、电解电容EC5、六个第五电容、第五电阻R214、第六电阻R211、第七电阻R192、第八电阻R139;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196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背光驱动单元的第一电源输入引脚VSENSE_N、所述第一MOS管U15的漏极S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U15的栅极G极与所述背光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引脚SD连接,所述第一MOS管U15的源极D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所述四个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四个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MOS管Q1的源极D极、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解电容EC5的一端、所述六个第五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2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E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21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背光驱动单元的反馈引脚FB、所述第七电阻R19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192的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车载显示系统低干扰的背光升压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96和第二电阻R142,所述第一电阻R196和所述第二电阻R142并联设置,所述第一电阻R196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14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背光驱动单元的第二电源输入引脚VSENSE_P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96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14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96与所述背光驱动单元的第一电源输入引脚VSENSE_N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车载显示系统低干扰的背光升压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过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三电阻R210和第四电阻R200,所述第三电阻R210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R200的一端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辉,钟幸元,陈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