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预制件及装配式矩形综合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204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廊预制件及装配式矩形综合管廊,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装配管廊本体和单个管廊本体,单个管廊本体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块竖板,横板与竖板配合将管道内部分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横板与竖板,将管道内分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其中第三管道位于其他三个管道的下方,作为积水层,用于渗透水的流动层,在雨季,雨水落入泥土中,再从管盖的缝隙中渗透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四管道内,然后再渗透到第三管道内。然后再渗透到第三管道内。然后再渗透到第三管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廊预制件及装配式矩形综合管廊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廊预制件及装配式矩形综合管廊。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传统直埋管线占用道路地下空间较多,同时管线的铺设往往不能与道路建设同步,造成道路频繁开挖,不但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同时也带来严重的噪声和扬尘等环境污染问题,给人们的交通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铺设地下管线的综合管廊结构。
[0003]综合管廊结构在成型时通常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加工绑扎、支模、混凝土浇注、养护、拆模等工序,通常比较耗时耗力,工程耗时不久,不符合预期,因此,采取预制件模式的一种管廊预制件及装配式矩形综合管廊开始使用,但是由于装配式的预制件模式下的综合管廊兴起不久,存在不足,由于采用预制件进行装配的综合管廊,造成装配组合的预制件无法对积水进行有效的防护和疏导,在雨季时,线缆可能会长期处于积水浸泡,造成线缆腐蚀损坏等。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管廊预制件及装配式矩形综合管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廊预制件及装配式矩形综合管廊,解决现有的综合管廊由于采用预制件进行装配的综合管廊,造成装配组合的预制件无法对积水进行有效的防护和疏导,在雨季时,线缆可能会长期处于积水浸泡,造成线缆腐蚀损坏等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为一种管廊预制件及装配式矩形综合管廊,包括装配管廊本体和单个管廊本体,所述装配管廊本体由若干单个管廊本体构成,所述单个管廊本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卡接有管盖,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块竖板,所述横板与竖板配合将管道内部分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位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四管道的下方,通过设置横板与竖板,将管道内分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其中第三管道位于其他三个管道的下方,作为积水层,用于渗透水的流动层,在雨季,雨水落入泥土中,再从管盖的缝隙中渗透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四管道内,然后再渗透到第三管道内,与从底座缝隙上渗透的积水一同存在于第三管道内,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四管道可以作为不同的管道分别用于通讯、电路等不同途径。
[0008]优选地,所述横板上下两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若干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四管道下表面且均与第三管道连通,通过在横板上设置通孔,用于连通第三管道与其他三个管道,更加便于积水流入到第三管道内。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表面均开设有第四卡槽,所述管盖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四卡块,所述第四卡块与第四卡槽位置相对应且相互配合,通过设置第四卡块和第四卡槽,用于卡接管盖,同时,这种卡接模式,可以减少积水的渗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道内的密封性。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一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另一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和第三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第三卡块与第二卡槽、第三卡槽位置分别相对应,通过设置第二卡块、第三卡块、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用于单个管廊本体与单个管廊本体之间的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底板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底板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位置相对应,通过设置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用于单个管廊本体与单个管廊本体之间的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管盖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在管盖上表面设置把手,便于打开管盖,对管廊内部线路进行检查。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设置横板与竖板,将管道内分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其中第三管道位于其他三个管道的下方,作为积水层,用于渗透水的流动层,在雨季,雨水落入泥土中,再从管盖的缝隙中渗透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四管道内,然后再渗透到第三管道内,与从底座缝隙上渗透的积水一同存在于第三管道内,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四管道可以作为不同的管道分别用于通讯、电路等不同途径。
[0015]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单个管廊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单个管廊本体的前视图;
[0020]图4为管盖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装配管廊本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装配管廊本体;2、单个管廊本体;3、底板;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管盖;7、把手;31、第一卡块;32、第一卡槽;41、第二卡块;42、第二卡槽;51、第三卡块;52、第三卡槽;10、横板;11、竖板;12、通孔;13、第一管道;14、第二管道;15、第三管道;16、第四管道;17、第四卡槽;18、第四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管廊预制件及装配式矩形综合管廊,包括装配管廊本体1和单个管廊本体2,装配管廊本体1由若干单个管廊本体2构成,单个管廊本体2包括底板3,底板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之间卡接有管盖6,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板10,横板10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块竖板11,横板10与竖板11配合将管道内部分为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第三管道15和第四管道16,第三管道15位于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和第四管道16的下方。
[0027]通过设置横板10与竖板11,将管道内分为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第三管道15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预制件及装配式矩形综合管廊,包括装配管廊本体(1)和单个管廊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管廊本体(1)由若干单个管廊本体(2)构成,所述单个管廊本体(2)包括底板(3),所述底板(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之间卡接有管盖(6),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板(10),所述横板(10)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块竖板(11),所述横板(10)与竖板(11)配合将管道内部分为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第三管道(15)和第四管道(16),所述第三管道(15)位于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和第四管道(16)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预制件及装配式矩形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0)上下两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12),若干所述通孔(12)均匀分布在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和第四管道(16)下表面且均与第三管道(15)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广群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政公用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