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浮动结构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07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浮动结构的连接器,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绝缘座体、绝缘胶芯、绝缘外框和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分别包括上连接段、下连接段和弯曲段,上连接段与绝缘胶芯相连接,下连接段与绝缘座体相连接,弯曲段位于上连接段和下连接段之间,弯曲段具有弹性;所述绝缘外框位于绝缘座体上方,所述绝缘胶芯塞于绝缘外框之内,在弯曲段的弹性作用力下,所述绝缘外框和绝缘胶芯能在绝缘座体上方浮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绝缘外框和绝缘胶芯能在绝缘座体上方浮动,能避免因对插定位不准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器和/或外部连接器的问题。连接器的问题。连接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浮动结构的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带浮动结构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在通讯产业蓬勃发展之下,各式电子产品持续追求更佳的传输质量与及时性并提供多元化应用,这些需求促使讯号传递速度持续朝高速发展。相应电子设备的信号传输规格也必须随之提升,电子设备上的电连接器必须提供传输信号的频率以应对。由于高频信号极易受到周遭环境变数所干扰而导致信号不良,因此传输高频信号的电连接器的设计与制造标准也随之提高。
[0003]在现有技术中,传输高速信号、高频信号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座和连接器插头,连接器插座安装于电路板上,连接器插头与通信信号传输线相连接。当需要使电路板与通信信号传输线之间传输高速信号、高频信号时,将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相对插即达成连接。在现有技术中,传输高速信号、高频信号的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的插接配合端的位置均是固定不变的,如果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在对插时定位不准,出现较大偏差,那么强行对插会损坏连接器插头和/或连接器插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浮动结构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的绝缘外框和绝缘胶芯能在绝缘座体上方浮动,这样当另一外部连接器插入本技术连接器的绝缘外框时,如果插入方向出现偏差,那么会迫使本技术连接器的绝缘外框和绝缘胶芯位置朝着偏差方向浮动,从而避免因对插定位不准损坏本技术连接器和/或外部连接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浮动结构的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绝缘胶芯、绝缘外框和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分别包括上连接段、下连接段和弯曲段,上连接段与绝缘胶芯相连接,下连接段与绝缘座体相连接,弯曲段位于上连接段和下连接段之间,弯曲段具有弹性;所述绝缘外框位于绝缘座体上方,所述绝缘胶芯塞于绝缘外框之内,在弯曲段的弹性作用力下,所述绝缘外框和绝缘胶芯能在绝缘座体上方浮动。
[0006]优选地,多个导电端子的上连接段在绝缘胶芯上依次排布并且与绝缘胶芯注塑组合成一体,多个导电端子的下连接段在绝缘座体上依次排布并且与绝缘座体注塑组合成一体。
[0007]优选地,多个导电端子的下端分别具有鱼眼形插接脚。
[0008]优选地,所述绝缘座体分成第一绝缘座体和第二绝缘座体,第一绝缘座体和第二绝缘座体左右相接;所述绝缘胶芯分成第一绝缘胶芯和第二绝缘胶芯,第一绝缘胶芯和第二绝缘胶芯左右相接;所述导电端子分成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上连接段与第一绝缘胶芯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下连接段与第一绝缘座体相连
接,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上连接段与第二绝缘胶芯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下连接段与第二绝缘座体相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座体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绝缘座体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柱相插接配合,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孔相插接配合;所述第一绝缘胶芯设有第三连接孔和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二绝缘胶芯设有第四连接孔和第四连接柱,第三连接孔与第四连接柱相插接配合,第三连接柱与第四连接孔相插接配合。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座体的右侧内部开空,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下连接段与第一绝缘座体的左侧下端相连接,第一导电端子的弯曲段伸向第一绝缘座体的右侧内部;所述第二绝缘座体的左侧内部开空,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下连接段与第二绝缘座体的右侧下端相连接,第二导电端子的弯曲段伸向第二绝缘座体的左侧内部。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座体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角,所述第二绝缘座体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角,第一限位角和第二限位角一起配合,以限制绝缘外框在绝缘座体上方浮动的范围。所述第一限位角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一绝缘座体的前后两端之上;所述第二限位角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二绝缘座体的前后两端之上。
[0012]优选地,所述绝缘外框的上端设有连接器插口,连接器插口之内设有多个依次间隔排布的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上端分别容置于相应的第一端子槽之内,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上端分别容置于相应的第二端子槽之内。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分别包括上连接段、下连接段和弯曲段,上连接段与绝缘胶芯相连接,下连接段与绝缘座体相连接,弯曲段位于上连接段和下连接段之间,弯曲段具有弹性,绝缘外框位于绝缘座体上方,绝缘胶芯塞于绝缘外框之内,在弯曲段的弹性作用力下,绝缘外框和绝缘胶芯能在绝缘座体上方浮动,因此,当另一外部连接器插入本技术连接器的绝缘外框时,如果插入方向出现偏差,那么会迫使本技术连接器的绝缘外框和绝缘胶芯位置朝着偏差方向浮动,从而避免因对插定位不准损坏本技术连接器和/或外部连接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带浮动结构的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带浮动结构的连接器的分散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6]图3为带浮动结构的连接器的分散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参见图1中的方向坐标,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
[0019]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带浮动结构的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1、绝缘胶芯2、绝缘外框3和多个导电端子4,导电端子4分别包括上连接段401、下连接段402和弯曲段
403,上连接段401与绝缘胶芯2相连接,下连接段402与绝缘座体1相连接,弯曲段403位于上连接段401和下连接段402之间,弯曲段具有弹性;绝缘外框3位于绝缘座体1上方,绝缘胶芯2塞于绝缘外框3之内,在弯曲段403的弹性作用力下,绝缘外框3和绝缘胶芯2能在绝缘座体1上方浮动。在弯曲段403的弹性作用力下,绝缘外框3和绝缘胶芯2能在绝缘座体1上方浮动,因此,当另一外部连接器(图中未示出)插入本技术连接器的绝缘外框3时,如果插入方向出现偏差,那么会迫使本技术连接器的绝缘外框3和绝缘胶芯2位置朝着偏差方向浮动,从而避免因对插定位不准损坏本技术连接器和/或外部连接器的问题。
[0020]如图1

图3所示,多个导电端子4的上连接段401在绝缘胶芯2上依次排布并且与绝缘胶芯2注塑组合成一体,多个导电端子4的下连接段402在绝缘座体1上依次排布并且与绝缘座体1注塑组合成一体,这样,导电端子4、绝缘胶芯2和绝缘座体1三者之间为端子和塑胶注塑组合体IMLA( INSERT MOLDING LEADFRAM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浮动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座体、绝缘胶芯、绝缘外框和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分别包括上连接段、下连接段和弯曲段,上连接段与绝缘胶芯相连接,下连接段与绝缘座体相连接,弯曲段位于上连接段和下连接段之间,弯曲段具有弹性;所述绝缘外框位于绝缘座体上方,所述绝缘胶芯塞于绝缘外框之内,在弯曲段的弹性作用力下,所述绝缘外框和绝缘胶芯能在绝缘座体上方浮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浮动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上连接段在绝缘胶芯上依次排布并且与绝缘胶芯注塑组合成一体,多个导电端子的下连接段在绝缘座体上依次排布并且与绝缘座体注塑组合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浮动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下端分别具有鱼眼形插接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浮动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分成第一绝缘座体和第二绝缘座体,第一绝缘座体和第二绝缘座体左右相接;所述绝缘胶芯分成第一绝缘胶芯和第二绝缘胶芯,第一绝缘胶芯和第二绝缘胶芯左右相接;所述导电端子分成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上连接段与第一绝缘胶芯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下连接段与第一绝缘座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上连接段与第二绝缘胶芯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下连接段与第二绝缘座体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带浮动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座体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绝缘座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涛邱富定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