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天然气气瓶供气系统的增压泵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8058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天然气气瓶供气系统的增压泵,泵体侧壁中间部位设有吸入口,吸入口两侧的泵体上分别设有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吸入口、第一排出口、第二排出口上均设有单向阀、且均与工作腔连通;泵体两端分别固定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电磁模块、第二电磁模块,各电磁模块中均设有能产生电磁场的装置、且外壳与泵体之间均设有隔热层;固定有衔铁的活塞将工作腔分为第一活动工作腔、第二活动工作腔;第一电磁模块、第二电磁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力牵引衔铁使得活塞在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之间往复移动,且第一排出口只与第一活动工作腔连通,第二排出口只与第二活动工作腔连通,活塞在工作腔中往复移动的过程中能反复地经过吸入口。复地经过吸入口。复地经过吸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天然气气瓶供气系统的增压泵


[0001]本技术涉及到天然气气瓶供气
,具体涉及能用于增加天然气气瓶内的压力的增压泵。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柴油车已经采用国六的排放标准,由于该标准的排放要求较高,促使了运输行业普遍采用天然气汽车来运输货物。天然气汽车中的供气的方法如下:将天然气气瓶中的液化天然气经供气系统汽化后供给燃气发动机使用。现有的天然气气瓶一般采用外筒和内筒的双层结构,内、外筒之间形成真空夹层,外筒包括:外筒体以及连接在外筒体上的外前封头和外后封头,内筒包括:内筒体以及连接在内筒体上的内前封头和内后封头。装有液化天然气的天然气气瓶的内筒内包含液相空间和气相空间,气相空间位于液相空间的上方。在外前封头的中心通孔中固定设置有分配头,进液管路、出液管路、放空管路的内端通过分配头中设置的若干连接通道分别伸入内筒的液相空间和气相空间中,出液管路上设置有汽化器且其外端能连通燃气发动机。由于天然气气瓶输出的天然气需要达到燃气发动机使用的压力范围要求,天然气气瓶供气系统中设置有增压管路,增压管路中设置有增压汽化器。增压管路包括:进口端连通液相空间、出口端连通增压汽化器的增压进液管,进口端连通增压汽化器、出口端连通气相空间的增压回气管。需要增压时,液相空间中的液化天然气经增压进液管进入增压汽化器汽化,汽化后的天然气经增压回气管进入气相空间中,从而增加天然气气瓶内筒中的压力。
[0003]这种包含有增压管路、出液管路的天然气气瓶的供气系统使用时,具有以下缺点:由于增压进液管的进口端也是通过设置在封头中心通孔中的分配头上的连接通道伸入内筒的液相空间中的,当天然气气瓶内筒中的液化天然气液位降低到小于额定标准液位的30%时,此时内筒中的液化天然气无法通过自然液位差的方式向增压进液管中输出液化天然气,这样就不能通过增压管路对气相空间增压,就会导致通过出液管路供给燃气发动机的天然气的压力不符合要求。这个缺点可以通过在天然气气瓶的供气系统中设置增压泵来解决。由于天然气气瓶的供气系统是设置在天然气汽车上的,通常天然气汽车本身设置的车载电源的电压范围为24

48V,受天然气汽车的安装空间的限制、以及液化天然气的温度低且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的性质影响,该增压泵需要具有以下特点:体积小、自重轻、在

196℃的低温下也能稳定工作且工作时不易泄漏、能在天然气汽车本身设置的车载电源的驱动下工作从而方便天然气气瓶的供气系统及时增压。而常用的由电机驱动的增压泵在使用时要求进入增压泵工作腔的介质的温度需高于

10℃,才能不影响增压泵的正常工作,因此这种增压泵不能设置在天然气气瓶供气系统中来进行增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的低温下稳定工作的增压泵,使得设置该增压泵的天然气气瓶的供气系统能安全稳定增压,从而保证天然气气瓶
中液化天然气汽化后能达到燃气发动机使用的压力要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适用于天然气气瓶供气系统的增压泵,包括:四周封闭的泵体,泵体内设置有工作腔,泵体侧壁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工作腔连通的吸入口,吸入口两侧的泵体上分别设置有与工作腔连通的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吸入口、第一排出口、第二排出口上均设置有单向阀;与第一排出口同一侧的泵体端壁外表面上固定有第一电磁模块,与第二排出口同一侧的泵体端壁外表面上固定有第二电磁模块,且第一电磁模块和第二电磁模块相对设置,各电磁模块的外壳与泵体之间均设置有隔热层,各电磁模块中均设置有能产生电磁场的装置;工作腔内设置的活塞将工作腔分为相互隔绝的第一活动工作腔和第二活动工作腔,活塞上固定有衔铁;第一电磁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力能牵引衔铁带动活塞向第一电磁模块移动,第二电磁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力能牵引衔铁带动活塞向第二电磁模块移动,从而使得活塞能在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之间的工作段腔体中往复移动,且第一排出口始终只与第一活动工作腔连通,第二排出口始终只与第二活动工作腔连通,活塞在工作腔中往复移动的过程中能反复地经过吸入口,从而使得吸入口既能与第一活动工作腔连通,又能与第二活动工作腔连通。
[0006]进一步地,前述适用于天然气气瓶供气系统的增压泵,其中:泵体为圆柱体形状。
[0007]进一步地,前述适用于天然气气瓶供气系统的增压泵,其中衔铁与活塞相互垂直设置,衔铁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活动工作腔和第二活动工作腔。
[0008]进一步地,前述适用于天然气气瓶供气系统的增压泵,其中:各电磁模块中均设置有能产生电磁场的装置为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导电绕组;衔铁两端设置有周向凸出部,铁芯均为蹄形铁芯。
[0009]进一步地,前述适用于天然气气瓶供气系统的增压泵,其中:吸入口、第一排出口、第二排出口上设置的单向阀均为滚珠单向阀。
[0010]进一步地,前述适用于天然气气瓶供气系统的增压泵,其中第一活动工作腔和第二活动工作腔中均设置有降低衔铁和工作腔内壁之间的冲击力的缓冲弹簧。
[0011]进一步地,前述适用于天然气气瓶供气系统的增压泵,其中:缓冲弹簧固定在工作腔的内壁上。
[0012]本技术的优点是:一、这种增压泵是通过电磁力牵引活塞在泵体的工作腔内往复移动来吸入和排出介质,活塞与驱动活塞运动的各电磁模块之间不需连接,各电磁模块的外壳均用隔热材料制造,使得泵体中的冷量不会直接传递到电磁模块中的铁芯和导电绕组上,这样各电磁模块能在

196℃的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使得设置该增压泵的天然气气瓶的供气系统能安全稳定增压,从而保证天然气气瓶中液化天然气汽化后达到燃气发动机使用的压力要求。二、由于这种增压泵采用电磁力驱动,活塞与驱动活塞运动的各电磁模块之间不需连接,因此不需设置动密封,增压泵工作时不易产生泄漏。三、这种增压泵结构简单,体积小、自重轻,能用天然气汽车的车载电源作为动力工作,且工作时的能耗较低。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天然气气瓶供气系统的增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如图1所示,适用于天然气气瓶供气系统的增压泵,包括:四周封闭的泵体1,泵体1内设置有工作腔11,在实际制作中,泵体可以为圆柱体形状,泵体1侧壁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工作腔11相通的吸入口31,在吸入口31两侧的泵体1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工作腔11相通的第一排出口32和第二排出口33,并且第一排出口32和第二排出口33分别靠近圆柱形泵体的两端位置,吸入口31、第一排出口32、第二排出口33上均设置有单向阀;为了便于描述,将吸入口31上设置的单向阀称为吸入单向阀311,第一排出口32上设置的单向阀称为第一排出单向阀321,第二排出口33上设置的单向阀称为第二排出单向阀331;与第一排出口32同一侧的泵体1的端部侧壁外表面上固定有第一电磁模块21,与第二排出口33同一侧的泵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天然气气瓶供气系统的增压泵,包括:四周封闭的泵体,泵体内设置有工作腔,其特征在于:泵体侧壁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工作腔连通的吸入口,吸入口两侧的泵体上分别设置有与工作腔连通的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吸入口、第一排出口、第二排出口上均设置有单向阀;与第一排出口同一侧的泵体端壁外表面上固定有第一电磁模块,与第二排出口同一侧的泵体端壁外表面上固定有第二电磁模块,且第一电磁模块和第二电磁模块相对设置,各电磁模块的外壳与泵体之间均设置有隔热层,各电磁模块中均设置有能产生电磁场的装置;工作腔内设置的活塞将工作腔分为相互隔绝的第一活动工作腔和第二活动工作腔,活塞上固定有衔铁;第一电磁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力能牵引衔铁带动活塞向第一电磁模块移动,第二电磁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力能牵引衔铁带动活塞向第二电磁模块移动,从而使得活塞能在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之间的工作段腔体中往复移动,且第一排出口始终只与第一活动工作腔连通,第二排出口始终只与第二活动工作腔连通,活塞在工作腔中往复移动的过程中能反复地经过吸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剑徐锋何晓冬孔文豪樊家辉卞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富瑞深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