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信息化放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信息化放线装置,属于轨道交通
技术介绍
[0002]电缆布线工艺放线工序过程中,对于电缆批次管理建立在放线过程中供应商对放线电缆批次的记录中,导致相同电缆批次问题追溯过程中只能局限于同一项目同一问题,生产过程中同一电缆问题其他项目排查变得被动,且对于出厂车辆的同类问题追溯变得更为被动和困难。因此,采集放线过程中对电缆放线型号、批次和长度信息,并通过放线信息收集终端进行终端录入变得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信息化放线装置,能够采集当前使用的电缆的相关信息并保存,便于查询。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信息化放线装置,包括终端框架1、放线长度传感器3、线缆7、卷筒8、用于支承卷筒8的线缆支架9、标签和显示机构,
[0005]线缆7缠绕在卷筒8上,线缆支架9上开设配合卷筒8的转动凹槽,卷筒8转动连接转动凹槽,线缆支架9和放线长度传感器3均固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信息化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框架(1)、放线长度传感器(3)、线缆(7)、卷筒(8)、用于支承卷筒(8)的线缆支架(9)、标签和显示机构,线缆(7)缠绕在卷筒(8)上,线缆支架(9)上开设配合卷筒(8)的转动凹槽,卷筒(8)转动连接转动凹槽,线缆支架(9)和放线长度传感器(3)均固定设置在终端框架(1)上,线缆(7)外端从放线长度传感器(3)中穿过,显示机构安装在终端框架(1)上,标签固定设置在卷筒(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信息化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信息扫码器(5),线缆信息扫码器(5)安装在终端框架(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信息化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线缆支架(9)包括若干个轴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依次平行固定设置在终端框架(1)上,卷筒(8)位于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之间,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上均开设配合卷筒(8)的转动凹槽,卷筒(8)架设在两个转动凹槽上,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若干个轴承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通过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忠明,曹璐璐,张凯,方建军,夏宇,滕衍靓,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