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树池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
技术介绍
[0002]雨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除初期雨水外,其受污染程度较轻,经处理后可作为城市的绿化、冲刷道路等杂用水源。目前城市所拥有的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有三种,分别是屋顶雨水收集,城市路面雨水利用,城市绿地、花坛和园林的雨水利用。
[0003]城市大街小巷的行道树树池,就是一种可以提高道路表面排水设施综合排水能力的构筑物。改进道路旁绿化带内的树池,通过土壤渗滤过滤,利用树池将径流雨水净化。
[0004]但是现有的生态树池在使用时具有一些缺点,现有的生态树池没有蓄水补水功能,植被无法及时补水,雨水较少的季节,会造成树池内部的植被缺水,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浇水,增加了劳动量。
[0005]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树池主体(1),所述树池主体(1)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隔板(2),所述树池主体(1)的中部和两侧分别开设有种植槽(3)和两个蓄水槽(4),且种植槽(3)和两个蓄水槽(4)通过两个隔板(2)分隔,所述隔板(2)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铺设设置有装饰砖(5)、砾石层(6)、种植土层(7)、陶粒层(8)和生物炭层(9),所述隔板(2)的一侧底端中部贯穿开设有流水槽(10),所述蓄水槽(4)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设置有封板(13),所述隔板(2)的中部活动贯穿设置有海绵片(12),且海绵片(12)与隔板(2)粘黏连接,所述海绵片(12)的一端延伸至种植土层(7)内部,所述海绵片(12)的另一端延伸至蓄水槽(4)的内部下端,所述树池主体(1)的两侧内壁顶端均固定贯穿设置有溢流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10)开设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剑峰,陈远向,罗大林,吴琴,徐松,胡润忠,
申请(专利权)人:孙剑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