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国开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脱模和冷却的模具生产用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93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脱模和冷却的模具生产用注塑模具;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在箱体顶部设置有气缸支架,在气缸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气缸,在第一气缸底部活塞杆自由端设置有上模安装板,在上模安装板底部设置有上模具,在第一气缸与上模安装板之间沿竖向设置有第一导向杆;在箱体顶端内侧设置有与上模安装板相配合的定位槽,在让位槽底部的箱体内设置有与上模具相配合的下模腔,上模具与下模腔内壁之间配合形成成型腔,在下模腔外围的箱体内设置有冷却机构;在下模腔底部的箱体内设置有脱模顶出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脱模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便于脱模和冷却的模具生产用注塑模具。具生产用注塑模具。具生产用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脱模和冷却的模具生产用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生产用注塑模具,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脱模和冷却的模具生产用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由于其生产性能稳定产品精度较高易于自动化生产,被广泛应用于塑料自动化成型工艺中。注塑模具的热平衡控制注塑机和模具的热传导是生产注塑件的关键。
[0003]现有的注塑模具在脱模时不便于脱料,会使人们的工作效率降低,而且模具在注塑时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一般的模具不具有冷却功能会使模具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模具过热也会使产品的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有效提高脱模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便于脱模和冷却的模具生产用注塑模具。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脱模和冷却的模具生产用注塑模具,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在箱体底部设置有支座,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气缸支架,在气缸支架上沿竖向设置有第一气缸,在第一气缸底部活塞杆自由端设置有上模安装板,在上模安装板底部设置有上模具,在第一气缸与上模安装板之间沿竖向设置有第一导向杆;在箱体顶端内侧设置有与上模安装板相配合的定位槽,在让位槽底部的箱体内设置有与上模具相配合的下模腔,上模具与下模腔内壁之间配合形成成型腔,在下模腔外围的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冷却下模腔及其内刚成型塑料产品的冷却机构;在下模腔底部的箱体内设置有用于成型后塑料产品脱离下模腔的脱模顶出机构。
[0006]上述的一种便于脱模和冷却的模具生产用注塑模具中,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腔外侧的箱体内且与下模腔相配合的环形冷却腔,在环形冷却腔外侧的箱体内设置有与环形冷却腔相配合的储水腔;在储水腔内设置有液体冷却器,在储水腔内底部设置与环形冷却腔相连通的进水管,在储水腔内顶部设置有环形冷却腔相连通的出水管,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在储水腔内设置有与进水管进水端相连通的增压泵。
[0007]上述的一种便于脱模和冷却的模具生产用注塑模具中,所述脱模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腔底部的限位环,在限位环底部的下模腔内水平设置有若干相配合的脱模顶板,在各脱模顶板与限位环配合端设置有与限位环相配合的配合槽;在各脱模顶板底部的箱体内设置有脱模顶出腔,在脱模顶出腔内水平设置有升降板,在脱模顶出腔两侧沿竖向设置有与升降板滑动连接的若干第二导向杆。
[0008]在升降板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轴座,在安装轴座上水平设置有相配合的脱模曲轴,在其中一安装轴座外侧的升降板上设置有与脱模曲轴相连接的伺服电机,在脱模曲轴连杆颈上通过铰接杆铰接有第一连杆,在相邻两根第一连杆之间的脱模曲轴主轴颈上通
过铰接杆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伸入下模腔内且分别与脱模顶板底部一一对应连接,在升降板底部与脱模顶出腔底部之间设置有升降弹簧,限位环与下模腔底部之间的间距大于脱模顶板的厚度且小于第一连杆的行程。
[0009]在脱模顶出腔内设置有用于定位脱模曲轴连杆颈水平位置的定位组件;在第二连杆与对应脱模顶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塑料产品出料的出料顶升组件。
[0010]初始状态下,模具注塑成型时,脱模曲轴主轴颈与连杆颈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此时,在升降弹簧弹力作用下,各脱模顶板顶部与限位环顶部相平行;脱模时,伺服电机带动脱模曲轴转动,脱模曲轴转动带动与连杆颈通过第一连杆连接的脱模顶板上下移动,当第一连杆带动脱模顶板下移时,第一连杆上的脱模顶板与下模腔内的塑料产品底部脱离,当第一连杆带动脱模顶板上移时,第一连杆上的脱模顶板顶部与限位环相接触进行限位,第二连杆上的脱模顶板在反作用力下往下运动与下模腔内的塑料产品底部脱离。
[0011]上述的一种便于脱模和冷却的模具生产用注塑模具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脱模顶出腔内侧壁且与脱模曲轴连杆颈水平位置时相对应的水平定位传感器,在脱模顶出腔内顶部对称设置有分别与脱模曲轴连杆颈两个水平位置时相对应的两个竖向定位传感器。
[0012]在脱模曲轴连杆颈与主轴颈连接端下方的升降板底部沿竖向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二气缸,在第二气缸活塞杆自由端设置有与脱模曲轴连杆颈与主轴颈相配合的辅助校平托板。
[0013]注塑时,伺服电机驱动脱模曲轴旋转,当水平定位传感器和竖向定位传感器同时与脱模曲轴连杆颈相对应时,伺服电机停机,第二气缸推动辅助校平托板上升至与脱模曲轴连杆颈与主轴颈底端相接触,脱模曲轴连杆颈旋转至水平位置。
[0014]上述的一种便于脱模和冷却的模具生产用注塑模具中,所述出料顶升组件包括设置在与第二连杆相连接的脱模顶板顶部且与脱模顶板相配合的出料顶板,在出料顶板顶部设置有密封翻边,在脱模顶板顶部设置有与出料顶板和密封翻边相配合的密封槽,在第二连杆内沿竖向设置有与出料顶板底部相连接的脱模液压缸。
[0015]当脱模曲轴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的脱模顶板与塑料产品底部脱离时,脱模液压缸带动出料顶板上升将下模腔内的塑料产品顶升进行出料。
[0016]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第一气缸、第一导向杆和上模安装板相互配合能够对在注塑成型时对上模具进行有效定位,同时方便脱模时将上模具与塑料产品脱离。通过冷却机构能够对下模腔和下模腔内注塑成型后的塑料产品进行快速降温,而且环形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可以进行循环利用,节省资源,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脱模顶出机构能够在注塑成型后方便对塑料产品进行脱模,降低工人脱模时的操作难度,提高模具生产工件的效率,同时能够有效防止脱模过程中脱模装置直接脱模造成成型塑料产品的损坏,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8]图1是本技术注塑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脱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出料顶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4中B

B处的剖视图。
[0023]图中:1、箱体;1a、支座;1b、定位槽;2、气缸支架;2a、第一气缸;2b、上模安装板;2c、第一导向杆;3、上模具;4、下模腔;5、成型腔;6、冷却机构;6a、环形冷却腔;6b、储水腔;6c、液体冷却器;6d、进水管;6e、出水管;6f、电磁阀;6g、增压泵;7、脱模顶出机构;7a、限位环;7b、脱模顶板;7c、配合槽;7d、脱模顶出腔;7e、升降板;7f、第二导向杆;7g、安装轴座;7h、脱模曲轴;7i、伺服电机;7j、铰接杆;7k、第一连杆;7l、第二连杆;7m、升降弹簧;8、定位组件;8a、水平定位传感器;8b、竖向定位传感器;8c、第二气缸;8d、辅助校平托板;9、出料顶升组件;9a、出料顶板;9b、密封翻边;9c、密封槽;9d、脱模液压缸;10、注塑口;11、主轴颈;12、连杆颈。
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模和冷却的模具生产用注塑模具,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1),在箱体(1)底部设置有支座(1a),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气缸支架(2),在气缸支架(2)上沿竖向设置有第一气缸(2a),在第一气缸(2a)底部活塞杆自由端设置有上模安装板(2b),在上模安装板(2b)底部设置有上模具(3),在第一气缸(2a)与上模安装板(2b)之间沿竖向设置有第一导向杆(2c);在箱体(1)顶端内侧设置有与上模安装板(2b)相配合的定位槽(1b),在定位槽(1b)底部的箱体(1)内设置有与上模具(3)相配合的下模腔(4),上模具(3)与下模腔(4)内壁之间配合形成成型腔(5),在下模腔(4)外围的箱体(1)内设置有用于冷却下模腔(4)及其内刚成型塑料产品的冷却机构(6);在下模腔(4)底部的箱体(1)内设置有用于成型后塑料产品脱离下模腔(4)的脱模顶出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和冷却的模具生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6)包括设置在下模腔(4)外侧的箱体(1)内且与下模腔(4)相配合的环形冷却腔(6a),在环形冷却腔(6a)外侧的箱体(1)内设置有与环形冷却腔(6a)相配合的储水腔(6b);在储水腔(6b)内设置有液体冷却器(6c),在储水腔(6b)内底部设置与环形冷却腔(6a)相连通的进水管(6d),在储水腔(6b)内顶部设置有环形冷却腔(6a)相连通的出水管(6e),在进水管(6d)和出水管(6e)上均设置有电磁阀(6f),在储水腔(6b)内设置有与进水管(6d)进水端相连通的增压泵(6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和冷却的模具生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顶出机构(7)包括设置在下模腔(4)底部的限位环(7a),在限位环(7a)底部的下模腔(4)内水平设置有若干相配合的脱模顶板(7b),在各脱模顶板(7b)与限位环(7a)配合端设置有与限位环(7a)相配合的配合槽(7c);在各脱模顶板(7b)底部的箱体(1)内设置有脱模顶出腔(7d),在脱模顶出腔(7d)内水平设置有升降板(7e),在脱模顶出腔(7d)两侧沿竖向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开
申请(专利权)人:黄国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