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滤芯装置及净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691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7
一种抗菌滤芯装置及具有该抗菌滤芯装置的净水器,设置有抗菌分散体和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所述抗菌分散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抗菌分散体位于滤芯本体的进水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菌分散体放置于滤芯本体的进水侧,当滤芯在工作状态时,抗菌分散体因为水压与尺寸关系,仅附着于滤芯本体的表面不会流向出水侧。当滤芯在非工作状态时,抗菌分散体在壳体内部缓慢释放抗菌离子有效防止细菌增长或者杀死细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滤芯本体无需与抗菌分散体混合,因此无需调整滤芯本体的生产工艺,具有制作简单的优点。同时保证滤芯本体的过滤效果,也能保证抗菌效果。也能保证抗菌效果。也能保证抗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滤芯装置及净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滤芯
,特别涉及一种抗菌滤芯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净水器。

技术介绍

[0002]滤芯在长时间不使用时,内部的死水因细菌滋生会出现发臭的问题。尤其是在夏天,当滤芯放置一周左右时间里面的死水会细菌滋生,导致再次使用时出水发臭的问题。对于活性碳滤芯和超滤滤芯,出现这个问题比较普遍,通常建议用户在长时间停机后,先对滤芯冲洗10分钟,去除细菌和臭味。但是有时这种方法的效果有限,当出水仍然有臭味时,就只能更换滤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的滤芯通常会添加抗菌分散体。例如抗菌活性碳滤芯的制作方法是将一定比例的载银的碳粉与普通碳粉混合挤出而成。抗菌超滤滤芯是将抗菌塑料粉末掺杂在超滤膜基材内部做成膜丝。然而将抗菌分散体掺杂在滤芯原材料并一起成型的抗菌滤芯,均需要使用粘接剂进行粘连。这种方法制备的抗菌滤芯,抗菌分散体和粘接剂需要均匀地分布于滤芯原材料才能保证滤芯性能。如果抗菌滤芯的表面被粘接剂阻碍、抗菌分散体分布不均匀等就会造成滤芯过滤效果或者抗菌效果。而且为了保证抗菌滤芯的过滤效果,抗菌分散体的添加量一般少于5%,而对于活性碳滤芯的载银碳粉的添加量更低于1%,因此抗菌滤芯的抗菌效率并不高。
[0004]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抗菌滤芯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净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其中一个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抗菌滤芯装置。该抗菌滤芯装置具有制作简单的优点,还能保证抗菌效果和过滤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0007]提供一种抗菌滤芯装置,设置有抗菌分散体和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所述抗菌分散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抗菌分散体位于滤芯本体的进水侧。
[0008]优选的,上述滤芯本体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存在空隙,所述抗菌分散体放置于所述空隙处。
[0009]优选的,上述抗菌分散体的尺寸大于所述滤芯本体的流道孔径,使所述滤芯本体对抗菌分散体有截流作用。
[0010]优选的,上述抗菌分散体为载银无机材料抗菌分散体、载铜无机材料抗菌分散体、载锌无机材料抗菌分散体或者带有季胺基团的有机塑料抗菌分散体中的至少一种。
[0011]优选的,上述抗菌分散体为载银碳粉。
[0012]优选的,上述抗菌分散体的形状为球状、片状、粒状或者粉状中的至少一种。
[0013]本技术的抗菌滤芯装置为无废水产生的滤滤芯装置。
[0014]优选的,上述滤芯本体为PP棉滤芯、碳棒滤芯、微滤滤芯或者超滤滤芯。
[0015]或者
[0016]本技术的抗菌滤芯装置为有废水产生的滤芯装置,且所述抗菌分散体的尺寸大于所述壳体的浓水口及所述滤芯本体的流道孔径。
[0017]优选的,上述滤芯本体为反渗透滤芯或者纳滤滤芯。
[0018]优选的,上述壳体的进水口为所述抗菌分散体进入所述空隙的通道入口。
[0019]优选的,上述抗菌分散体的重量为所述滤芯本体的0.1%~50%。
[0020]本技术另一个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净水器。该净水器能保证抗菌效果和过滤效果。
[0021]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0022]提供一种净水器,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抗菌滤芯装置。
[0023]本技术的一种抗菌滤芯装置及具有该抗菌滤芯装置的净水器,设置有抗菌分散体和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所述抗菌分散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抗菌分散体位于滤芯本体的进水侧。本技术的抗菌分散体放置于滤芯本体的进水侧,当滤芯在工作状态时,抗菌分散体因为水压与尺寸关系,仅附着于滤芯本体的表面不会流向出水侧。当滤芯在非工作状态时,抗菌分散体在壳体内部缓慢释放抗菌离子有效防止细菌增长或者杀死细菌。本技术的滤芯本体无需与抗菌分散体混合,因此无需调整滤芯本体的生产工艺,具有制作简单的优点。同时保证滤芯本体的过滤效果,也能保证抗菌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25]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抗菌滤芯装置的示意图。
[0026]在图1中,包括有:
[0027]壳体100、进水口110、出水口120、抗菌分散体200、滤芯本体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9]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除非清楚地另行指出,所有项目的单复数不加以限制。本申请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材料或实施例等。
[0030]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说明,术语“或”、“或者”并不意味着排他,而是指存在提及项目(例如成分)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包括提及项目的组合可以存在的情况。
[0031]本说明书中提及“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一种特定要素(例如特征、结构和/或特点)被包含在本说明书所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可能或不可能出现于其它实施例中。另外,需要理解的是,所述专利技术要素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结合。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抗菌滤芯装置,如图1所示,设置有壳体100、抗菌分散体200和滤芯本体300,滤芯本体300、抗菌分散体200分别设置于壳体100内部,且抗菌分散体200位于滤芯本体300
的进水侧。
[0034]其中,滤芯本体300与壳体100的内壁面之间存在空隙,抗菌分散体200放置于空隙处。抗菌分散体200的尺寸大于滤芯本体300的流道孔径,从而使滤芯本体300对抗菌分散体200有截流作用。
[0035]需要说明的,滤芯本体300的进水侧具体为位于壳体100的进水口110一侧,原水从壳体100的进水口110进入抗菌滤芯装置,再从滤芯本体300的进水侧进入滤芯本体300,然后经过过滤得到的纯水,纯水从滤芯本体300的产水侧排出,最终从壳体100的出水口120排出抗菌滤芯装置。
[0036]本技术的抗菌分散体200的形状为球状、片状、粒状或者粉状中的一种,也可以为上述多种形状的组合。本实施例抗菌分散体200的形状具体为粒状。
[0037]需要说明的是,当抗菌分散体200的形状为粉状时,其尺寸仍为几十微米。
[003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滤芯在工作状态时,因为水压作用下,抗菌分散体200被压向滤芯本体300,而且抗菌分散体200的尺寸大于滤芯本体300的流道孔径,抗菌分散体200仅附着于滤芯本体300的表面不会流向出水侧,更不会进入纯水。当滤芯在非工作状态时,水压消失,抗菌分散体200的抗菌离子在滤芯本体300与壳体100的内壁面之间空隙处缓慢释放至水中,有效防止细菌增长或者杀死细菌。...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滤芯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抗菌分散体和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所述抗菌分散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抗菌分散体位于滤芯本体的进水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本体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存在空隙,所述抗菌分散体放置于所述空隙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分散体的尺寸大于所述滤芯本体的流道孔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分散体为载银无机材料抗菌分散体、载铜无机材料抗菌分散体、载锌无机材料抗菌分散体或者带有季胺基团的有机塑料抗菌分散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分散体为载银碳粉。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滤芯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吕苏董红晨黄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栗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