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余热锅炉入口粉尘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640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余热锅炉入口粉尘的冷却系统,包括主管路、增压管路、调节管路、换热管路和回流管路;所述主管路以此依次与增压管路、调节管路连接;换热管路中各个管路分别与调节管路和回流管路并联,所述回流管路一段与换热管路连接,另一端回流入除氧器中;所述换热管路与高温粉尘冷却组件连接;本方案中,冷却液体通过在沉降烟道冷灰器及粉尘分离器中,对高温粉尘进行换热,最大程度的将高温粉尘中的热量进行回收,提高了整体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能量利用率。能量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余热锅炉入口粉尘的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资源回收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余热锅炉入口粉尘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熔融还原法工艺的余热锅炉入口粉尘浓度高,需在余热锅炉前端设置沉降烟道及旋风分离器,以降低粉尘浓度。由于粉尘浓度温度超过800℃,在排放前需通过冷灰器进行降温。之前工艺采用厂区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却,但由于温度高,换热器水侧常结垢,最终导致换热效果恶化,甚至出现爆管现象,同时现有技术中对高温粉尘没有进行有效的利用,对热量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余热锅炉入口粉尘的冷却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高温粉尘采用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却,但由于温度高,换热器水侧常结垢,最终导致换热效果恶化,甚至出现爆管现象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高温粉尘没有进行有效的利用,对热量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应用于余热锅炉入口粉尘的冷却系统,包括主管路、增压管路、调节管路、换热管路和回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余热锅炉入口粉尘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路、增压管路、调节管路、换热管路和回流管路;所述主管路以此依次与增压管路、调节管路连接;换热管路中各个管路分别与调节管路和回流管路并联,所述回流管路一段与换热管路连接,另一端回流人除氧器中;所述换热管路与高温粉尘冷却组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余热锅炉入口粉尘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管路包括主增压管线和副增压管线;所述主增压管线和副增压管线并联设置,所述主增压管线和副增压管线设置相同,均包括管道增压泵、第一电动闸阀、第二电动闸阀和止回阀;所述第一电动闸阀和第二电动闸阀分别设置在管道增压泵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止回阀设置在第二电动闸阀和管道增压泵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余热锅炉入口粉尘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路包括主调节管线和副调节管线,所述主调节管线和副调节管线并联设置,所述主调节管线包括调节阀和手动闸阀,所述手动闸阀分别设置在调节阀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余热锅炉入口粉尘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调节管线包括常闭型可调电动闸阀和手动闸阀,所述手动闸阀分别设置在常闭型可调电动闸阀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余热锅炉入口粉尘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路和换热管路之间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余华标张伟良陈维维刘逍敬正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