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植入粒子的可定向弯曲的粒子植入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19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粒子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植入粒子的可定向弯曲的粒子植入针,包括预制管机构,所述预制管机构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软针机构,所述软针机构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推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引导软管缓慢插入预制活检软管中,使用第二标记线对齐第一标记线,外接有粒子枪工具,将粒子送入输送软针中,然后将粒子导丝插入到输送软针中,粒子被推送至缩小口中,然后将输送软针推送至通过槽外部的脑组织植入位置,稍用力推送粒子导丝,缩小口中的粒子即可被植入目标脑组织位置,可实现脑组织病变在非直型位置下将粒子植入,结构简单。单。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植入粒子的可定向弯曲的粒子植入针


[0001]本技术涉及粒子针
,具体为一种用于植入粒子的可定向弯曲的粒子植入针。

技术介绍

[0002]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一种将放射源植入肿瘤内部,让其以摧毁肿瘤的治疗手段。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涉及放射源,其核心是放射粒子。临床通常运用碘125粒子,其中心附近的射线最强,可最大限度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其中,将粒子精确地植入肿瘤部位是粒子植入手术的关键,其中,粒子针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0003]现有的粒子针一般为直型,只能向插入方向前端的组织进行植入,因此对进针的角度、深度和位置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一旦发生偏离则无法在靶区放置粒子,影响手术效果甚至损伤正常组织。此时只能重新选择进针点以及进针角度,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并且在提取脑组织病变的活检手术中也经常需要在提取后直接植入粒子,但现有的脑部活检针无法做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植入粒子的可定向弯曲的粒子植入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植入粒子的可定向弯曲的粒子植入针,包括预制管机构,所述预制管机构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软针机构,所述软针机构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推送机构。
[0005]所述预制管机构包括预制活检软管、第一把手环和通过槽,所述预制活检软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环,所述预制活检软管的弯曲端顶部贯穿开设有通过槽。
[0006]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引导软管、第二把手环、对位槽和弧形面,所述引导软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环,所述引导软管位于预制活检软管的内部,所述引导软管的内部底端设有弧形面,所述引导软管的弯曲端顶部靠近弧形面的位置贯穿开设有对位槽。
[0007]所述软针机构包括输送软针、第三把手环和缩小口,所述输送软针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把手环。
[0008]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粒子导丝和第四把手环,所述粒子导丝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四把手环,所述粒子导丝位于输送软针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环的外壁表面面向通过槽的方向设置有第一标记线,所述第二把手环的外壁表面面向对位槽的方向设置有第二标记线。
[0010]优选的,所述通过槽与对位槽均为方形槽且大小相等。
[0011]优选的,所述弧形面与对位槽的一侧表面相连。
[0012]优选的,所述输送软针位于引导软管的内部,所述输送软针的底端内部设置有缩小口。
[0013]优选的,所述预制活检软管的内径与引导软管的外径相等。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中,通过将引导软管缓慢插入预制活检软管中,同时使用第二标记线对齐第一标记线,在插入过程中引导软管的底部会随着预制活检软管弯曲,当引导软管到达底部时,对位槽与通过槽重合对齐,第三把手环符合注射器前端标准,可外接有粒子枪工具,将粒子送入输送软针中,然后将粒子导丝插入到输送软针中,在粒子导丝的推动下粒子被推送至缩小口中,受到缩小口的限制粒子导丝不能继续推送,然后将输送软针插入到引导软管中,输送软针随着插入与弧形面接触,输送软针底部在弧形面上偏移至对位槽的位置,然后继续推送至通过槽外部的脑组织植入位置,保持输送软针不会移动,稍用力推送粒子导丝,缩小口中的粒子即可被植入目标脑组织位置,操作完成后缓慢拔出第二把手环即可完成粒子植入操作,可实现脑组织病变在非直型位置下将粒子植入,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预制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引导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软针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推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软针机构和推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预制活检软管底端和引导软管的部分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输送软针和粒子导丝的部分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预制管机构;101、预制活检软管;102、第一把手环;103、通过槽;104、第一标记线;2、引导机构;201、引导软管;202、第二把手环;203、对位槽;204、弧形面;205、第二标记线;3、软针机构;301、输送软针;302、第三把手环;303、缩小口;4、推送机构;401、粒子导丝;402、第四把手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至图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植入粒子的可定向弯曲的粒子植入针,包括预制管机构1,预制管机构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引导机构2,引导机构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软针机构3,软针机构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推送机构4。
[0027]预制管机构1包括预制活检软管101、第一把手环102和通过槽103,预制活检软管1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环102,预制活检软管101的弯曲端顶部贯穿开设有通过槽103。
[0028]引导机构2包括引导软管201、第二把手环202、对位槽203和弧形面204,引导软管2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环202,引导软管201位于预制活检软管101的内部,引导软
管201的内部底端设有弧形面204,引导软管201的弯曲端顶部靠近弧形面204的位置贯穿开设有对位槽203。
[0029]软针机构3包括输送软针301、第三把手环302和缩小口303,输送软针3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把手环302。
[0030]推送机构4包括粒子导丝401和第四把手环402,粒子导丝4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四把手环402,粒子导丝401位于输送软针301的内部。
[0031]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把手环102的外壁表面面向通过槽103的方向设置有第一标记线104,第二把手环202的外壁表面面向对位槽203的方向设置有第二标记线205。
[0032]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通过槽103与对位槽203均为方形槽且大小相等。
[0033]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弧形面204与对位槽203的一侧表面相连。
[0034]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输送软针301位于引导软管201的内部,输送软针301的底端内部设置有缩小口303。
[0035]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7所示,预制活检软管101的内径与引导软管201的外径相等。
[0036]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植入粒子的可定向弯曲的粒子植入针,包括预制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机构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软针机构,所述软针机构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推送机构;所述预制管机构包括预制活检软管、第一把手环和通过槽,所述预制活检软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环,所述预制活检软管的弯曲端顶部贯穿开设有通过槽;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引导软管、第二把手环、对位槽和弧形面,所述引导软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环,所述引导软管位于预制活检软管的内部,所述引导软管的内部底端设有弧形面,所述引导软管的弯曲端顶部靠近弧形面的位置贯穿开设有对位槽;所述软针机构包括输送软针、第三把手环和缩小口,所述输送软针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把手环;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粒子导丝和第四把手环,所述粒子导丝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四把手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虎林孙英华薛小宏潘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研智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