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从草甘膦结晶母液中选择性转化甘氨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6090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草甘膦结晶母液中选择性制备甘氨酸的转化技术,利用这种技术能实现对母液中增甘磷和草甘膦这两种高值品向甘氨酸的选择性转化。上述转化技术包括如下步骤:(1)草甘膦结晶母液不稀释或稀释成一定倍数,最大稀释倍数为1000倍;(2)将上述稀释后的草甘膦结晶母液加热,最高温度45℃;(3)加入过渡金属离子水溶液;(4)再加入双氧水水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化技术能够实现在高温常压下草甘膦结晶母液中增甘磷和草甘膦副产物定向转化成甘氨酸,使甘氨酸转化率达90%以上。该技术成功地实现了草甘膦结晶母液的循环化利用,有效解决目前母液处理难度大、资源化程度低等“卡脖子”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草甘膦结晶母液中选择性转化甘氨酸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草甘膦结晶母液资源化利用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从草甘膦结晶母液中选择性制备甘氨酸的转化技术。

技术介绍

[0002]草甘膦,学名N

(膦酰基甲基)甘氨酸,又名镇草宁、农达、农旺,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对环境友好的灭生性慢性内吸除草剂,通过杂草茎叶吸收并传导全株,使杂草枯死,在土壤中迅速分解,只能作茎叶处理,对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均有效,是全球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农药品种。我国草甘膦除草剂产能稳居全球第二,草甘膦产能接近70

80万吨/年,据中国产业信息网上公布,目前实际开工产能在69.5万吨,且仍保持每年10%的增长。每生产1吨草甘膦约产生4.5吨的草甘膦结晶母液,可循环利用的含磷结晶母液达312.75吨。目前兴发集团等大型企业主要采用高温高压湿式氧化技术对废液采取“一步清零”式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技术一方面费用高昂,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安全隐患、资源化利用率低等严重问题。
[0003]以甘氨酸为原料的合成工艺对草甘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草甘膦结晶母液中选择性转化甘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草甘膦结晶母液稀释后调pH为7~9;(2)在搅拌条件下,将上述草甘膦稀释液加热到30~45℃;加入含过渡金属离子的水溶液,停留时间为1

3分钟;(3)加入双氧水反应 3~10分钟,即可实现草甘膦结晶母液中选择性转化甘氨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草甘膦结晶母液中选择性转化甘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草甘膦结晶母液为通过甘氨酸法工艺合成的草甘膦的结晶母液,增甘磷浓度为500

600 mmol/L,草甘膦浓度为300

350 m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草甘膦结晶母液中选择性转化甘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释采用自来水或去离子水进行稀释,稀释范围为1~500倍,稀释后采用高氯酸稀溶液调节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义群方艳芬覃立忠李力彭春雪黄应平曹杰胡波刘渊黄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