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墙面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5823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墙面打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控制机构、连接机构、第一传动机构、打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壳体,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管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联轴器,第一联轴器两端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打磨机构包括打磨支座,打磨支座顶面固定安装有打磨头,打磨支座底面凸起有安装插条,安装插条活动插接于所述连接插槽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用于墙面打磨装置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压力,工作效率更高,同时,可保证墙面打磨的平整度,不会产生凹凸不平的打磨平面,更加有利于后期墙面装修的进行,相比传统打磨装置,拆解方便简单,相比传统打磨装置,吸尘效果更好。吸尘效果更好。吸尘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墙面打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墙面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墙面打磨分有尘打磨和无尘打磨。打磨墙面的机器统称为墙面打磨机,又称“墙壁打磨机”“墙面砂光机”、“腻子打磨机”、“磨墙机”、“大白打磨机”、“吸尘式砂光机”、“打砂机”、“砂纸机”,因各地的称呼而各有不同,其标准称呼为墙面打磨机。
[0003]然而,现有的建筑施工用墙面打磨机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1、传统的打磨机一般都是圆盘式打磨机构,由打磨盘在电机带动下呈一个方向旋转对墙面进行打磨,这样墙面会形成圆周状划痕,严重者会形成圆形凹槽,对于后期装修会产生不良影响;2、传统的圆盘式打磨机构,会持续给工作人员施加一个圆周向的转动牵引力,工作人员需要反向用力来克服,长时间如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很难保持打磨盘的平稳, 墙面打磨后期容易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3、在墙面不平的情况下,由于打磨面积较小,会形成多个不平整的打磨平面,对于后期的装修也十分的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墙面打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驱动机构、控制机构、连接机构、第一传动机构、打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其中,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壳体,所支撑壳体顶面中心凸起有连接通道,所述支撑壳体顶面在所述连接通道末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通道顶面靠近所述连接支架一端贯通连接有吸尘管道,所述支撑壳体内部开设有吸尘通道,所述吸尘通道与所述连接通道和所述吸尘管道相连通,所述支撑壳体底面在所述吸尘通道两侧末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吸尘口和第二吸尘口,所述支撑壳体在靠近所述连接支架一端两侧对称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支撑壳体底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壳体在所述安装槽侧面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连接座,所述支撑壳体在所述安装槽侧面另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连接座,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座固定套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管柄,所述控制管柄一端固定焊接有固定套杆,所述固定套杆顶端螺纹连接有抵紧螺钉,所述固定套杆滑动套接于所述连接支架表面,所述控制管柄在靠近所述固定套杆一端顶面固定安装有连通支座,所述连通支座与所述控制管柄内部相连通,所述控制管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调速控制器,所述调速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一联轴器两端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末端分别固定嵌入于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座内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二联轴器两端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辊和第二从动辊,所述第一从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末端分别转动嵌入于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座内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外侧表面均匀环绕阵列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面开设有连接插槽;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打磨支座,所述打磨支座顶面固定安装有打磨头,所述打磨支座底面凸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李永保杨前周辉韦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