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高压脉冲形成线柔性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79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5
为解决传统的柔性同轴电缆卷绕使用时由于脉冲形成过程中两根同轴电缆之间发生电磁耦合效应导致输出的波形发生畸变或衰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同轴高压脉冲形成线柔性电缆,包括:内导体层;内绝缘层,套设于内导体层外;中导体层,套设于内绝缘层外;中绝缘层,套设于中导体层外;外导体层,套设于中绝缘层外;以及外绝缘层,套设于外导体层外;其中,内导体层的外径d1、中导体层的内径d2、中导体层的外径d3、外导体层的内径d4,满足:d4/d3=d2/d1。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实现了在脉冲形成过程中即使卷绕使用,其输出波形也不会发生畸变。其输出波形也不会发生畸变。其输出波形也不会发生畸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轴高压脉冲形成线柔性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轴高压脉冲形成线柔性电缆。

技术介绍

[0002]脉冲功率技术在Z箍缩、粒子加速器、高功率微波、高功率激光等军事领域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生物医疗、食品灭菌、污水处理、材料改性等民用
具有优势作用。脉冲功率的实质是将脉冲能量在时间尺度上进行压缩,以获得在极短时间内的高峰值功率输出。在脉冲功率领域,特别是超快脉冲功率技术方面,通常需要借助超快高峰值功率开关,结合脉冲形成线实现脉冲能量的压缩,实现品质优异的方波高压输出。可见,开关和脉冲形成线是决定脉冲功率装置成败的关键。
[0003]常见的脉冲形成线主要包括同轴结构脉冲形成线和平板结构脉冲形成线两大类。其中,平板结构脉冲形成线由于电极结构开放,在脉冲形成过程中通常伴随有电磁泄露(辐射损耗),容易受外界电磁信号干扰;而同轴电缆的电极结构完全封闭,在脉冲形成过程中电磁场被完全封闭在内外导体之间,没有电磁辐射损耗,也不受外界电磁信号干扰。因此,同轴结构脉冲形成线相比于平板结构脉冲形成线产生的波形品质要好,特别是对于对脉冲波形平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高压脉冲形成线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体层;内绝缘层,套设于内导体层外;中导体层,套设于内绝缘层外;中绝缘层,套设于中导体层外;外导体层,套设于中绝缘层外,用于接地;以及外绝缘层,套设于外导体层外;其中,内导体层的外径d1、中导体层的内径d2、中导体层的外径d3、外导体层的内径d4,满足:d4/d3=d2/d1。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轴高压脉冲形成线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层和中绝缘层采用聚乙烯、丁晴或聚四氟乙烯制成;所述外绝缘层采用聚氯乙烯或特氟纶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轴高压脉冲形成线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层为单根铜实线或由多根铜丝缠绕成的绞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轴高压脉冲形成线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中导体层和外导体层为铜皮;所述中导体层缠绕在内绝缘层外;所述外导体层缠绕在中绝缘层外。5.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轴高压脉冲形成线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层和中导体层为编织铜网结构;所述中导体层的编织铜网结构套设于内绝缘层外;所述外导体层的编织铜网结构套设于中绝缘层外;所述外导体层内表面、中导体层内表面和中导体层外表面均缠绕有半导体匀场带。6.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轴高压脉冲形成线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层为由多根铜丝缠绕成的绞线;内导体层外表面缠绕有半导体匀场带。7.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轴高压脉冲形成线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的弯曲半径小于100mm;内导体层直径为2.5

3.5mm;中导体层直径为5

7mm;外导体层内直径为10

14mm;直流工作电压为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怡夏连胜黄子平张篁刘毅李远叶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