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骨折康复辅助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696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3
一种上肢骨折康复辅助器具,涉及一种骨折康复护具,U形上肢护板(3)两侧板上分别设有多条长圆槽(5),上肢护板内面设置的上肢柔性内衬(1)外部面设有多个对应所述多条长圆槽的凸起柱(7),上肢护板内侧口通过柔性连接;U形前臂护板(13)两侧板上分别设有多条长圆槽,前臂护板内面设置的前臂柔性内衬(12)外部面设有多个对应所述多条长圆槽的凸起柱,前臂护板上部口通过柔性连接;两间隔设置的L形杆(14)的两立杆分别插接上肢护板的外侧,两L形杆的水平杆分别插接前臂护板的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两L形杆使上肢与前臂形成相互稳定的固定,使病患的上肢与前臂相互借力;设置的凸起柱可使病患在康复过程中按摩肌肉。在康复过程中按摩肌肉。在康复过程中按摩肌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肢骨折康复辅助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折康复护具,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肢骨折康复辅助器具。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骨折是人身受伤的常见疾病,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外力作用所导致,也有积累性的劳损所导致的骨折,还有一些骨骼方面的疾病也是会造成骨折的形成;骨折对身体会造成很大的不适和危害,严重的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康复时间也较长,“民间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康复过程中不仅需要靠养和锻炼来加快身体的恢复,更要严密保护受伤部位;上肢骨折主要有上臂的肱骨或前臂的桡骨和尺骨的断裂,治疗时通过手术将错位的骨折复位,严重的同时需要使用加压钢板、拉力螺钉或张力带钢丝等进行固定也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用夹板、石膏或支具固定,加快骨折的愈合和康复;然后使用现场石膏制作夹板后,利用绷带包裹在骨折部位外部的石膏上;现有的上肢骨折康复辅助器具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前臂的桡骨或尺骨骨折时,需要使用绷带或三角巾分别套住石膏和脖子,将前臂重力通过脖子分担,在睡觉时取下绷带或三角巾后,导致前臂下垂容易出现前臂充血;2、由于仅在前臂包裹石膏,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骨折康复辅助器具,包括上肢护板(3)、上肢柔性内衬(1)、前臂护板(13)、前臂柔性内衬(12)和L形杆(14),其特征是:U形结构的上肢护板(3)两侧板上分别设有多条长圆槽(5),上肢护板(3)内面设置的上肢柔性内衬(1)外部面设有多个对应所述多条长圆槽(5)的凸起柱(7),上肢护板(3)内侧口通过柔性连接;U形结构的前臂护板(13)两侧板上分别设有多条长圆槽(5),前臂护板(13)内面设置的前臂柔性内衬(12)外部面设有多个对应所述多条长圆槽(5)的凸起柱(7),前臂护板(13)上部口通过柔性连接;两间隔设置的L形杆(14)的两立杆分别插接上肢护板(3)的外侧,两L形杆(14)的水平杆分别插接前臂护板(13)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骨折康复辅助器具,其特征是:在上肢护板(3)两侧板上分别设有四条呈直立的长圆槽(5),上肢柔性内衬(1)的外部两侧分别设有四排呈直立的凸起柱(7),上肢柔性内衬(1)的凸起柱(7)中部至内端处于上肢护板(3)的长圆槽(5)中,每一凸起柱(7)的外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凸出(17),所述侧凸出(17)与上肢护板(3)外侧面之间留有间距;在上肢柔性内衬(1)的内面设有棉布层(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肢骨折康复辅助器具,其特征是:在两两凸起柱(7)之间的上肢柔性内衬(1)上分别设有通气孔(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骨折康复辅助器具,其特征是:上肢护板(3)的外侧面间隔设有两排凸起块(6),每排凸起块(6)上设有相互对应的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袁可馨李麦朵张攀赵薇秦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