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15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约束手套,包括手套主体、约束带、握力球、手指固定环和防脱报警装置,手套主体包括手掌部和手背部,手掌部和手背部的两侧一体成型,手掌部和手背部靠近指尖的边部通过拉链连接,手掌部和手背部靠近手腕的边部通过手腕固定带固定;约束带与手套主体或手腕固定带固定连接;握力球固定在手掌部的内侧,握力球位于手掌部的手心处,手掌部的内侧设有四个分别用于固定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的手指固定环,手指固定环位于握力球靠近指尖的一侧;防脱报警装置固定在手套主体上,当患者手部脱离手套时进行报警。手指能在手套内通过握力球进行锻炼,手指固定环约束手指,降低手部脱离手套的风险,而且手部脱离手套时能及时报警。套时能及时报警。套时能及时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约束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加具体来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约束手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治疗方法越来越先进,带有各种各样插管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在这些管路中有高危管道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等;中危管道如胸腔引流管、胃肠减压管等;低危管道如套管针、导尿管等;临床中管路滑脱不良事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患者约束不到位;其次,很多长期卧床或术后的患者,在已被充分告知不可随意下床后,仍会趁周围无人关注时擅自离床活动,导致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未有效被约束导致其摆脱约束私自下床活动。
[0003]目前市场上的约束手套分为两种,一种是球拍式的约束手套,此种手套的优点是患者不能随意拔管,缺点如下:其手掌部位是硬塑料板,而且手套内空间较小,患者的手不能随意弯曲,很多患者手指活动频繁,反复与硬塑料板摩擦容易导致患者手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另一种是类似于拳击手套式的,此种手套的优点是患者的双手只能蜷缩成拳头状,能有效的预防拔管,缺点是患者的双手蜷缩时间久了容易造成肌肉萎缩,无法再伸展开,给患者造成终生的伤害;而且,上述两种手套都存在患者的手脱离手套的风险,如果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发现,会造成患者拔管、跌倒、坠床等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约束手套手指不能随意弯曲或舒展活动、患者手部脱离手套不能及时发现等问题,本技术创新地提供了一种约束手套,手指能在手套内弯曲和舒展,通过握力球进行锻炼;手指固定环约束手指,避免拔管,降低手部脱离手套的风险,而且能对脱离手套的情况及时报警,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减少拔管、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约束带对手套及手部进行约束,减少跌倒坠床事件发生。
[0005]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约束手套,包括手套主体、约束带、握力球、手指固定环和防脱报警装置,所述手套主体包括手掌部和手背部,所述手掌部和所述手背部的两侧一体成型,所述手掌部和手背部靠近指尖的边部通过拉链连接,所述手掌部和手背部靠近手腕的边部通过手腕固定带固定;所述约束带与所述手套主体或所述手腕固定带固定连接;
[0006]所述握力球固定在所述手掌部的内侧,所述握力球位于所述手掌部的手心处,所述手掌部的内侧设有四个分别用于固定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的所述手指固定环,所述手指固定环位于所述握力球靠近所述指尖的一侧;
[0007]所述防脱报警装置固定在手套主体上,用于当患者手部脱离手套时进行报警。
[0008]进一步地,所述防脱报警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手套主体的手心处。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手掌部内侧的手心处设有第一布兜,所述第一布兜通过隐形拉链与所述手掌部固定连接,所述握力球置于所述第一布兜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手背部的内侧或外侧的手心处设有第二布兜,所述第二布兜与所述手背部通过隐形拉链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置于所述第二布兜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手指固定环由魔术贴带围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手腕固定带为魔术贴固定带或卡扣固定带。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手掌部开设有对应于动脉穿刺处的开口。
[0014]进一步地,所述手背部、所述手掌部或所述手腕固定带上固定有中空的固定带,所述约束带穿过所述固定带并能沿所述固定带滑动。
[0015]进一步地,所述握力球为圆形弹力球或椭圆形弹力球。
[0016]进一步地,所述手掌部和手背部均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层的网面布层和内层的棉布层。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的约束手套使得手指能在手套内弯曲和舒展,通过握力球进行锻炼;手指固定环约束手指,避免拔管,降低手部脱离手套的风险,而且能对脱离手套的情况及时报警,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减少拔管、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约束带对手套及手部进行约束,减少跌倒坠床事件发生。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约束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约束手套的剖开内部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手背部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脱报警装置中红外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手套主体;11、手掌部;12、手背部;13、拉链;14、手腕固定带;15、第一布兜;16、第二布兜;17、开口;18、固定带;2、约束带;3、握力球;4、手指固定环;51、红外传感器;52、控制器;53、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约束手套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0026]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约束手套,如图1和2所示,包括手套主体1、约束带2、握力球3、手指固定环4和防脱报警装置,手套主体1包括手掌部11和手背部12,手掌部11和手背部12的两侧一体成型,使得手套主体1呈两端开口的筒状;手掌部11和手背部12靠近指尖的边部通过拉链13连接,拉链13使得手套主体1在指尖端可以打开或关闭;佩戴约束手套时,拉开拉链13,手套主体1的指尖端呈打开状态,便于观察患者指端血运情况,也便于指尖采血等操作;拉链13闭合时,将患者手部包裹在手套主体1内,避免患者抓伤自己或他人。手掌部11和手背部12靠近手腕的边部通过手腕固定带14固定,如图2所示,手腕固定带14的上方与手掌部和手背部固定连接,手腕固定带14能围成环形。患者佩戴约束手套后,通过手腕
固定带14将手套主体1固定在手腕上,防止手套主体1从手部滑脱;手腕固定带14为魔术贴固定带或卡扣固定带,可以根据患者的手腕粗细调整手腕固定带14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大小。手腕固定带14为魔术贴固定带时,手腕固定带14带体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与手套主体1缝合作为固定段,带体的剩余部分为活动段,固定段上固定魔术贴子贴和母贴的其中一个,活动段上固定子贴和母贴中的另一个,通过调整子贴和母贴的粘合长度来调整手腕固定带14围成环状的大小,以适应不同患者的手腕。将手套牢固固定在手部,避免患者手部脱出的同时,也保持一定的松弛度,避免束缚过紧造成患者腕部血液流通受阻、导致水肿或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0027]手掌部11和手背部12均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层的网面布层和内层的棉布层。保持手套整体的柔软度,避免划伤患者手部,且具有透气性,保持佩戴的舒适度。
[0028]约束带2与手套主体1或手腕固定带14固定连接;约束带2将佩戴有手套的手部与床档等结构进行绑定,约束患者的活动范围,避免患者因躁动、谵妄等乱动造成的跌倒或者坠床。手背部12、手掌部11或手腕固定带14上固定有中空的固定带18,约束带2穿过固定带18并能沿固定带18滑动。固定带18优选设置在手腕固定带14上,固定带18与手腕固定带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约束手套,包括手套主体(1)、约束带(2)、握力球(3)、手指固定环(4)和防脱报警装置,所述手套主体(1)包括手掌部(11)和手背部(12),所述手掌部(11)和所述手背部(12)的两侧一体成型,所述手掌部(11)和手背部(12)靠近指尖的边部通过拉链(13)连接,所述手掌部(11)和手背部(12)靠近手腕的边部通过手腕固定带(14)固定;所述约束带(2)与所述手套主体(1)或手腕固定带(14)固定连接;所述握力球(3)固定在所述手掌部(11)的内侧,所述握力球(3)位于所述手掌部(11)的手心处,所述手掌部(11)的内侧设有四个分别用于固定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的所述手指固定环(4),所述手指固定环(4)位于所述握力球(3)靠近所述指尖的一侧;所述防脱报警装置固定在手套主体(1)上,用于当患者手部脱离手套时进行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报警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51)、控制器(52)和报警器(53),所述红外传感器(51)和所述报警器(53)均与所述控制器(52)电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51)固定在所述手套主体(1)的手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部(11)内侧的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佳汤莉琴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