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长期的脊柱畸形,会导致胸腔和腹腔容量的减少,甚至造成神经功能,呼吸功能,消化功能的损害等,长期的不良坐姿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度或者先天性原因都会造成脊柱受损,例如脊柱弯曲畸形等问题,通常的手段是通过穿戴石膏背心,对患者的上半身进行固定,从而达到对脊柱的矫正和支撑,使脊柱恢复正常状态,并逐步恢复脊柱的损伤。
[0003]人在呼吸时胸部或腹部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起伏,现有的石膏背心,由于外形轮廓是固定的,为了减少干扰呼吸的同时保持对脊柱的挤压支撑,在石膏背心和身体之间一般会设置如弹簧、气囊或海绵等弹性物体,以适应呼吸时胸部和腹部的起伏,但是上述弹性物体的弹力均会随距离发生变化,表现为,呼吸时石膏背心对胸腔的压力相对较小,吸气时石膏背心对胸腔的相对压力较大,容易压迫呼吸或对脊柱的支撑力不足,不能在呼吸时对脊柱维持一个稳定的压力,且现有的石膏背心在针对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时,难以帮助患者进行呼吸。
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板(200)、后壳板(100)、石膏板组件(300)、供气管(600)和两个手动气囊(500),所述石膏板组件(300)包括前胸板(310)、脊柱板(330)和两个后背板(320),两个所述后背板(320)和脊柱板(330)均与后壳板(100)的一侧壁安装固定,且脊柱板(330)位于两个后背板(320)之间,所述前胸板(310)的一侧壁固连有多个多级伸缩杆(210),且多级伸缩杆(210)的一端与前胸板(310)可拆卸固连,所述前胸板(310)与前壳板(200)之间设置有压力机构(400),所述压力机构(400)包括两个两端封闭的褶皱管(410),所述褶皱管(410)位于前胸板(310)与前壳板(200)之间,且褶皱管(410)的一端与前壳板(200)一侧壁固连,所述后壳板(100)的一侧壁两侧位置均安装有气压筒(430),且两个气压筒(430)与两个褶皱管(410)一一对应,所述气压筒(43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434),且气压筒(430)的内壁位于活塞板(434)的上方滑动连接有若干配重块(435),所述气压筒(430)的底端与对应褶皱管(410)之间连通有连接管二(450),所述连接管二(450)的一端连通有支管(451),所述支管(451)的一端连通有阀门模块(440),所述阀门模块(440)用于连通手动气囊(500)和供气管(6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褶皱管(410)之间连通有连接管一(4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模块(440)包括通管一(441),所述通管一(441)的外侧壁连通有通管二(442),所述通管一(441)的一端与对应支管(451)连通,所述通管一(44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444),所述滑块(444)的一端开设有通孔(445),所述通管一(441)的另一端内侧壁两侧均固连有固定杆(447),且两个固定杆(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