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部康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腰部康复架,涉及一种腰部康复装置,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腰部脊柱侧弯的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脊柱侧弯是一种发生在脊柱的三维畸形,后天的主要发生时段在生长发育期间的坐姿不正确,集中在幼儿期、少年期和青少年期;还有一部分是先天性的;对于脊柱侧弯大部分通过治疗和使用器具矫正便可康复;目前的脊柱侧弯康复装置主要是一体式铠甲型硬性矫正、上下分体式壳体和一侧设置壳体并通过皮带矫正等,这些康复装置大多没有设置微调和硬性调整相结合的,导致使用者在脊柱侧弯恢复一些便需要更换,导致病患的治疗康复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腰部康复装置,利用胸部夹持板和腰胯夹持板夹持患者的胸部和腰胯,由手柄控制矫正拉绳使患者胸骨弯曲处平移矫正尽快康复。
[0004]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腰部康复装置,包括胸部夹持板、腰胯夹持板、矫正杆、拉螺杆、顶螺杆、矫正压杆、手柄和矫正拉绳,两半圆结构的胸部夹持板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部康复装置,包括胸部夹持板、腰胯夹持板、矫正杆(26)、拉螺杆(28)、顶螺杆(25)、矫正压杆(13)、手柄(15)和矫正拉绳(6),其特征是:两半圆结构的胸部夹持板的前后端部分别设有可调间距的连接板,两半圆结构的腰胯夹持板的前后端部分别设有可调间距的连接板,两矫正杆(26)的上端分别铰接连接在另一侧胸部夹持板的前后面上部;一侧腰胯夹持板的一侧边部板(17)上部铰接连接两间隔设置的矫正压杆(13)一端;两矫正杆(26)的下端分别铰接连接在另一侧腰胯夹持板的前后面下部;两拉螺杆(28)的外端分别铰接连接在两矫正杆(26)外侧的另一侧胸部夹持板前后面,在两拉螺杆(28)分别穿过两矫正杆(26)的长圆通孔(45)后连接两拉螺母(27);两顶螺杆(25)外端分别铰接连接在两矫正杆(26)外侧的另一侧腰胯夹持板上,两顶螺杆(25)分别穿在两矫正杆(26)下部的长圆穿孔(46)中,在两矫正杆(26)外侧的两顶螺杆(25)分别设有顶螺母(23);两间隔设置的矫正压杆(13)的另一端之间设有手柄(15),两矫正拉绳(6)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矫正压杆(13)和两矫正杆(26)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康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胸部夹持板包括一侧腋下板(5)、一侧前胸板(4)、一侧后背板(35)、另一侧腋下板(29)、另一侧前胸板(31)、另一侧后背板(34)、上连接板(1)和锁紧螺丝(2),一侧腋下板(5)的前后分别与一侧前胸板(4)和一侧后背板(35)的外侧固定连接,在一侧前胸板(4)和一侧后背板(35)的内侧边部分别设有连接螺孔(38);另一侧腋下板(29)的前后分别与另一侧前胸板(31)和另一侧后背板(34)的外侧固定连接,在另一侧前胸板(31)和另一侧后背板(34)的内侧边部分别设有连接螺孔(38);上连接板(1)的中部至两侧间隔设有多个距离调节孔,锁紧螺丝(2)穿过上连接板(1)两侧的距离调节孔后分别连接一侧前胸板(4)和另一侧前胸板(31)的连接螺孔(38),另一上连接板(1)通过锁紧螺丝(2)穿过另一上连接板(1)两侧的距离调节孔后分别连接一侧后背板(35)和另一侧后背板(34)的连接螺孔(38);在另一侧前胸板(31)和另一侧后背板(34)的靠近内侧上部分别设有上轴连接孔(37),两上轴(32)分别穿过两矫正杆(26)上端的上轴孔(43)后分别连接另一侧前胸板(31)和另一侧后背板(34)的上轴连接孔(37);在另一侧前胸板(31)和另一侧后背板(34)的靠近外侧下部分别设有上锁轴孔(39),另一侧前胸板(31)和另一侧后背板(34)的上锁轴孔(39)分别连接拉螺杆(28)的外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部康复装置,其特征是:两拉螺杆(28)的外端分别与立板(48)固定连接,两立板(48)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环(49)的内端,两上锁轴(30)分别穿过固定环(49)后与另一侧前胸板(31)和另一侧后背板(34)的上锁轴孔(39)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部康复装置,其特征是:在另一侧前胸板(31)和另一侧后背板(34)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松,邵楠楠,陈睿,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