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扩胸运动心肺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康复护具领域,尤其是一种辅助扩胸运动心肺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生活规律变化,例如饮食不规律、熬夜、心理压力大等,使心脏相关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例如高血压、心率失常、心律不齐、心肌梗死、猝死等疾病高发。心肺功能能够影响人体的血氧饱和度,对人体免疫力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患者自诉胸闷、气短,通过扩胸运动能够有效增强心肺功能。但是部分卧床病人,例如脑卒中患者,主动扩胸运动存在较大困难,通过护理人员辅助被动运动,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太高。CN113786581A记载了一种用于心肺功能康复训练的装置,但是该结构较为复杂,而且也不适合卧床病人。CN109223441A记载了一种基于Kinect传感器的人体上肢康复训练及动作辅助系统,记载了能够识别人体运动的传感器,并记载了一种外骨骼装置,但是并未记载相应外骨骼装置的具体结构,仅有功能性的描述。进一步的,对于卧床病人而言,存在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两种模式,即对于部分卧床病人或者一段的康复阶段需要由辅助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扩胸运动心肺康复训练装置,底座(1)通过第一关节(6)与第一臂(2)铰接,第一臂(2)通过第二关节(5)与第二臂(3)铰接,在第一关节(6)和第二关节(5)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关节(6)和第二关节(5)的第一转动部(604)和第二转动部(605)之间相对转动,其特征是:第一臂(2)和第二臂(3)用于与训练人员(7)的手臂连接,在驱动装置与第二转动部(605)之间设有摩擦传动机构,以使第一臂(2)和第二臂(3)能够以可控扭矩的方式,以主动或被动的方式和训练人员(7)的手臂一起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扩胸运动心肺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一臂(2)设有第一伸缩部(8),在第二臂(3)设有第二伸缩部(10),第一伸缩部(8)和第二伸缩部(10)的结构为:第一连接部(81)与第二连接部(82)滑动套接,在第一连接部(81)与第二连接部(82)之间设有电动推杆(83),以驱动第一连接部(81)与第二连接部(82)之间相对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扩胸运动心肺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二臂(3)的自由端设有手柄(4),手柄(4)横向伸出,以便于训练人员(7)握持;底座(1)位于训练人员(7)睡姿肩颈部的位置,第一关节(6)位于肩部上方与训练人员(7)的肩部转动中心大致同轴,第二关节(5)位于训练人员(7)的手臂向两侧伸展时的肘部上方,第二关节(5)与训练人员(7)的肘部转动中心大致同轴,手柄(4)与训练人员(7)伸展手臂自然握拳的手心轴心大致同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扩胸运动心肺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一臂(2)和/或第二臂(3)设有绑扎带(94),绑扎带(94)用于绑扎训练人员(7)的手臂,在绑扎带(94)上设有心传感器(96),用于采集训练人员(7)的心跳数据;在手柄(4)上设有振动装置(44),振动装置(44)根据心跳的频率振动,以指导训练人员(7)握拳训练时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辅助扩胸运动心肺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是:在手柄(4)的端部设有按钮(43),按钮(43)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动作;在手柄(4)的外壁设有弹性层(41),在弹性层(41)下部设有放射状分布的弹性柱(42),振动装置(44)固设在弹性层(41)。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辅助扩胸运动心肺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一臂(2)和/或第二臂(3)设有绑扎带(94),绑扎带(94)一端与臂部(97)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绑扎带(94)另一端与卷绕杆(91)卷绕连接,卷绕杆(91)可转动的支承在臂部(97)内,卷绕杆(91)通过传动机构与卷绕电机(93)连接,绑扎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荣,陈万平,杜真,李明武,李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三峡大学附属中心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