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中药口服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1561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大血藤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中药口服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中药口服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及腹膜的慢性炎症,其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本病多发于已婚育龄妇女,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手术增多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盆腔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妇科常见病。该病具有病程长、病情顽固、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所以,有效地治疗盆腔炎,减少其发展成为不孕症、异位妊娠或者慢性盆腔痛等疾病的机率,对改善女性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0003]西医方面因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抗菌药物滥用,容易引起集体菌群失调、迁延不愈等症状,而且疗效不确切。中医认为本病是素体虚弱,经行产后胞宫未闭,正气未复,机体卫外不固,寒、热、湿邪气趁虚而入,和冲任气血相搏,郁结胞宫,反复进退则耗伤气血,虚实夹杂则缠绵难愈,在治疗上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疏肝活血。因此,认为通过中医的手段通过身体的调理进行治疗,副作用更小,能够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中药口服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原理去治疗盆腔炎,治疗效果佳,副作用小。
[0005]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大血藤10

20份、败酱草10

20份、茯苓10

20份、薏苡仁15

25份、麸炒山药15

25份、当归3

9份、炒白术8

15份、炒白芍8

15份、生地10

20份、黄柏10

20份、生山栀10

20份、紫花地丁8

15份、醋三棱5

15份、醋莪术10

20份、皂角刺10

20份、路路通10

20份、苦参5

15份、炒黄芩10

20份、姜厚朴5

15份、炒青皮5

15份、甘草3

9份。
[0006]进一步,按重要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大血藤12

18份、败酱草12

18份、茯苓12

18份、薏苡仁17

23份、麸炒山药17

23份、当归5

7份、炒白术10

14份、炒白芍10

14份、生地12

18份、黄柏12

18份、生山栀12

18份、紫花地丁10

14份、醋三棱8

12份、醋莪术12

18份、皂角刺12

18份、路路通12

18份、苦参8

12份、炒黄芩12

18份、姜厚朴8

12份、炒青皮8

12份、甘草5

7份。
[0007]进一步,按重要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大血藤15份、败酱草15份、茯苓15份、薏苡仁20份、麸炒山药20份、当归6份、炒白术12份、炒白芍12份、生地15份、黄柏15份、生山栀15份、紫花地丁12份、醋三棱10份、醋莪术15份、皂角刺15份、路路通15份、苦参10份、炒黄芩15份、姜厚朴10份、炒青皮10份、甘草6份。
[0008]血藤为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或根,清热解毒;败酱草即败酱科败酱属植物败酱或攀倒甑的带根全草,新鲜时无其他异味,晒干后则有强烈的臭酱气
味,故名败酱草,配合血藤用,可清热解毒;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和杂质,收集种仁,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麸炒山药能益气养阴,补脾健胃,益肾固精,具体功效滋补,助消化,止咳,祛痰,脱敏,降血糖等;当归,多年生草本,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炒白术,是一种补虚药,具有健脾益气等效果;炒白芍也称白芍、将离,是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养血调经,治肝气不调、血气虚弱而见胁痛烦躁、经期腹痛等症;生地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干燥树皮,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生山栀属茜草科栀子属植物,有清热,泻火,解口干等功效;紫花地丁为多年生草本,属侧膜胎座目,堇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味苦、辛、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醋三棱为干燥块茎,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醋莪术为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行气解郁,破瘀,止痛的功用;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之功效;路路通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的干燥成熟果序,有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的作用;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炒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姜厚朴为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树皮或根皮,有抗噬菌体作用,体外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炒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的功效。
[0009]本专利技术中药配方从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面进行研制,大红藤、败酱草、黄柏、生山栀、紫花地丁、苦参、炒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当归、醋三棱、醋莪术、皂角刺、路路通等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姜厚朴、炒青皮具有健运脾胃、理气化湿的功效,茯苓、薏苡仁、麸炒山药、炒白术、炒白芍、生地具有顾护胃气、健运脾胃、疏肝养肝的功效。
[0010]本专利技术中药配方通过组分配比的研制,对盆腔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0011]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口服液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浸泡:将上述所有中药组分分别放入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为1h;混合:将浸泡后的中药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大血藤10

20份、 败酱草10

20份、 茯苓10

20份、薏苡仁15

25份、麸炒山药15

25份、当归3

9份、炒白术8

15份、炒白芍8

15份、生地10

20份、黄柏10

20份、生山栀10

20份、紫花地丁8

15份、醋三棱5

15份、醋莪术10

20份、皂角刺10

20份、路路通10

20份、苦参5

15份、炒黄芩10

20份、姜厚朴5

15份、炒青皮5

15份、甘草3

9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重要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大血藤12

18份、 败酱草12

18份、 茯苓12

18份、薏苡仁17

23份、麸炒山药17

23份、当归5

7份、炒白术10

14份、炒白芍10

14份、生地12

18份、黄柏12

18份、生山栀12

18份、紫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泰蓉孙而艺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