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新生儿颅脑检测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555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新生儿颅脑检测辅助装置。一种智能新生儿颅脑检测辅助装置包括支座、两个滑动支架、第一柔性布和位置找准机构。支座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上套装有第一弹簧。位置找准机构包括两个滚轮、托载机构、铰接杆和延迟机构。托载机构包括第二柔性布和固定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新生儿颅脑检测辅助装置通过滚轮与固定环的装配关系来使滚轮带动新生儿沿第一柔性布的滚动到第一柔性布的中心位置,使第一柔性布包裹住新生儿,等同把新生儿放置在特制的凹坑中限制新生儿的移动,避免会对新生儿造成伤害,进而避免新生儿活动影响检测结果。测结果。测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新生儿颅脑检测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新生儿颅脑检测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颅脑超声检查主要有B型超声颅脑检查法和经颅彩色多普勒显象,B型超声颅脑检查法:主要用于2岁以内囟门未闭的小儿,通过囟门作为“声窗”进行扫查;经颅彩色多普勒显象:经颞窗、枕窗、眶窗探查,可探及大脑动脉,根据颅内血管的流速、频宽、流向异常或音频异常等确定,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病因分类。
[0003]在对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时,由于新生儿不受控制容易乱动,导致检测器无法贴合新生儿头部,严重影响检测效果,同时会导致检查时间变长,导致新生儿焦躁不安,检查更加费时费力。传统的对新生儿头部的固定装置单纯的进行固定没有考虑固定力度的问题,由于新生儿的骨头和皮肤十分脆弱,固定新生儿头部的力量太大,会对新生儿造成损伤,严重影响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新生儿颅脑检测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新生儿颅脑检测辅助装置容易对新生儿造成伤害的问题。r/>[0005]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新生儿颅脑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支座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上套装有第一弹簧;两个滑动支架,每个滑动支架分别与第一弹簧的一端相抵,每个滑动支架的下端沿滑动杆可滑动地套装于滑动杆;第一柔性布,第一柔性布水平设置,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滑动支架;位置找准机构,位置找准机构包括两个滚轮、托载机构、铰接杆和延迟机构;两个滚轮分别用于沿第一柔性布的前后两侧的边缘滚动;托载机构包括第二柔性布和与第二柔性布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的固定环,固定环与滚轮同轴设置;铰接杆的一端铰接于固定环,另一端可拆卸地与滚轮连接;延迟机构配置成在滚轮沿第一柔性布滚动时带动托载机构移动,在连接杆与滚轮分离后且在滚轮滚动到第一柔性布的中部后促使滚轮滑出第一柔性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新生儿颅脑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活塞环、第二弹簧、滑动筒、多个滑动块、多个调节杆和传动机构;第一液压缸与固定环同轴设置,一端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地固定环的外侧壁,所述滚轮套装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外周壁;第二液压缸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液压缸固定连接,且处于第一液压缸的外侧;活塞环固定安装于滚轮的内环壁,且与第一液压缸的外侧密封配合,与第一液压缸共同形成第一液压腔;第二弹簧套接于第一液压缸,两端分别与固定环和滚轮相抵,当连接杆与滚轮连接时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滑动筒与活塞环同轴设置,且与活塞环的外端连接,滑动筒套设于第二液压缸的外周壁且与第二液压缸滑动密封配合,与第二液压缸共同形成第二液压腔;多个滑动块沿活塞环的周向均布,每个滑动块沿活塞环的径向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内端通过多个第三弹簧连接于推杆,初始状态下外端处于滚轮的外侧;活塞环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滑槽;每个调节杆的内端插入第一限位滑槽,且延伸至活塞环的中部;传动机构配置成将滑动块向靠近活塞环一侧的移动转化为调节杆向远离活塞环一侧的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新生儿颅脑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架、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固定架固定安装于活塞环的外周壁,顶部安装有沿活塞环的切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燕娄君鸽郭丽李梦迪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