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547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柜,其包括:母线、控制器、第一导线、走线管、具有容置腔的柜体、霍尔电流传感器、储液桶;柜体的底部开设有与容置腔体相连通的进线孔道;走线管的一端与储液桶相连通,走线管的另一端与容置腔相连通;储液桶上开设有出线口;第一导线依次穿设于走线管、储液桶,以及出线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储液桶内储存有植物油,并且第一导线依次穿设于走线管、储液桶,以及出线口,植物油起到将走线管和出线口相密封的作用,另外,植物油部分粘连在第一导线上,使第一导线进入走线管后,第一导线的侧壁与走线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能够通过植物油有效填充,进而起到更佳的密封效果。而起到更佳的密封效果。而起到更佳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柜。

技术介绍

[0002]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的重要技术,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通信技术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我国配电自动化进行了较多试点,由配电主站、子站和馈线终端构成的三层结构已得到普遍认可,光纤通信作为主干网的通信方式也得到共识。馈线自动化的实现也完全能够建立在光纤通信的基础上,这使得馈线终端能够快速地彼此通信,共同实现具有更高性能的馈线自动化功能,网关设备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设备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是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且需要通过检测端的检测器对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等信号进行采集。
[0003]现有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内部使用到的网关设备和对线路的检测器,通常需要集中安装在配电柜内部进行使用,使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统一的使用和维护,现有的配电柜通常通过风冷进行冷却散热,但外界空气进入配电柜内部时,空气中的纤维、灰尘和磁性物质会粘附于检测器和网关设备表面,磁性物质会导致检测器出现检测失灵的现象,减低了检测器对电路的检测数据准确性,从而造成误判,且灰尘会粘附在网关设备表面,影响网关设备的散热效率,容易造成网关设备内部热量堆积,从而导致网关设备出现损坏,影响网关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柜,能够避免空气中的纤维、灰尘和磁性物质会进入配电柜内,以提高网关设备的使用寿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柜,其包括:母线、控制器、第一导线、走线管、具有容置腔的柜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导线的电流的霍尔电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并用于储存植物油的储液桶;所述柜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体相连通的进线孔道;所述母线穿设于所述进线孔道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电连接;所述走线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桶相连通,所述走线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所述储液桶上开设有出线口;所述第一导线依次穿设于所述走线管、所述储液桶,以及所述出线口。
[0006]可选的,还包括:电源、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断路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网关设备;所述断路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线上,所述第一导线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一端与所述网关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断路器还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电流大于第一阈值或者小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网关设备与所述电源的连接状态为断开。
[0007]可选的,还包括:风机和滤网;所述容置腔在所述柜体上形成有安装口;所述风机
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内;所述滤网覆盖于所述安装口的外侧上。
[0008]可选的,所述进线孔道包括: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第一孔道的形状为圆台状,所述第一孔道具有第一端开口和第二端开口,所述第一端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开口的直径;所述第一端开口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端开口与第二孔道相连通。
[0009]可选的,还包括:具有第三孔道的橡胶垫、具有第四孔道的连接板,以及用于调节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柜体内壁距离的螺栓;所述容置腔体在所述柜体上形成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二螺纹孔和第一螺纹孔;所述橡胶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端开口相对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孔道与所述第四孔道相连通;在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柜体内壁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橡胶垫受到所述第一孔道的挤压,使所述第三孔道直径逐渐变小以夹紧所述母线。
[0010]可选的,所述橡胶垫具有与所述第一孔道相适配的圆台型侧面;所述第三孔道和所述第四孔道均呈圆柱状;所述圆台型侧面、所述第三孔道,以及所述第四孔道同轴设置。
[0011]可选的,还包括:进气管、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储水桶,以及除湿器;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桶的外部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储水桶的底部并与所述储水桶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桶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除湿器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除湿器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0012]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吸附磁性物质的磁石、用于感测所述储水箱中的液面高度的液位传感器,以及在所述液位传感器感测到的液面高度低于预设高度时响起警报的警报器;所述磁石和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储水桶的内壁上。
[0013]可选的,还包括:柜门;所述柜体具有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柜口;所述柜门通过铰链铰接于所述柜体上,并覆盖在所述柜口的外侧;所述柜门与所述柜口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密封条。
[0014]可选的,还包括:换水管;所述换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桶相连通,在所述换水管的另一端上可拆卸设置有堵头。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配电柜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储液桶内储存有植物油,并且第一导线依次穿设于所述走线管、所述储液桶,以及所述出线口,植物油起到将走线管和出线口相密封的作用,另外,植物油部分粘连在第一导线上,使第一导线进入走线管后,第一导线的侧壁与走线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能够通过植物油有效填充,进而起到更佳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柜体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柜体俯视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储水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线孔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板、橡胶垫,以及螺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4]图中,1、走线管;2、柜体;201、进线孔道;201a、第一孔道;201b、第二孔道;202、安装口;3、霍尔电流传感器;4、储液桶;41、出线口;6、断路器;7、网关设备;8、橡胶垫;81、第三孔道;82、圆台型侧面;9、连接板;91、第四孔道;10、风机;11、滤网;12、螺栓;13、进气管;14、第一连通管;15、第二连通管;16、储水桶;17、除湿器;18、磁石;19、液位传感器;20、柜门;21、换水管;22、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6]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状态而改变。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于理解为限制性用语。
[0027]应注意,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要素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复数。
[0028]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线、控制器、第一导线、走线管、具有容置腔的柜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导线的电流的霍尔电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并用于储存植物油的储液桶;所述柜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体相连通的进线孔道;所述母线穿设于所述进线孔道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电连接;所述走线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桶相连通,所述走线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所述储液桶上开设有出线口;所述第一导线依次穿设于所述走线管、所述储液桶,以及所述出线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断路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网关设备;所述断路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线上,所述第一导线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一端与所述网关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断路器还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电流大于第一阈值或者小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网关设备与所述电源的连接状态为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和滤网;所述容置腔在所述柜体上形成有安装口;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内;所述滤网覆盖于所述安装口的外侧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孔道包括: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第一孔道的形状为圆台状,所述第一孔道具有第一端开口和第二端开口,所述第一端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开口的直径;所述第一端开口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端开口与第二孔道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第三孔道的橡胶垫、具有第四孔道并呈平板状的连接板,以及用于调节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柜体内壁之间距离的螺栓;所述容置腔体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瑞江黄缙华黄曙杨世哲李志勇刘宇豪陈永秋吴跃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