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32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8
本申请提供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及设备。该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包括分压单元、延迟单元、隔离单元、控制单元和放电单元,延迟单元通过第一节点分别与分压单元、隔离单元和控制单元连接,隔离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和放电单元连接。在电源端未产生静电放电电流时,分压单元将电源电压进行分压,得到第一电压,以使隔离单元、控制单元和放电单元处于对应的电压耐受值范围内。在电源端产生静电放电电流后的预设时间段内,延迟单元维持第一节点的第一电压,以使隔离单元开启并使得控制单元控制放电单元开启,释放静电放电电流。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中各子单元处于对应的电压耐受值范围内,可以采用特征尺寸小的低压管,整体电路面积小且集成度高。成度高。成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及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简称ESD)的本质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静电源与其他物体接触时,依据电荷中和的原则,存在着电荷流动,传送足够的电量以抵消电压。这个高速电量的传送过程中,将对电子元器件造成较严重的破坏效果,例如静电吸附灰尘,降低元器件绝缘电阻,缩短寿命,另外静电放电破坏,使元器件受损甚至完全破坏,此外静电还能使元器件半击穿等。因此,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静电保护电路中,电源ESD保护电路的设计非常重要。
[0003]传统的RC触发的电源ESD保护电路工作在3.3V的高压系统中,能够有效的泄放静电放电电流,达到保护内部电路的目的。在MOS管的特征尺寸为22nm以上的工艺中,存在3.3V的耐高压器件,所以上述电源ESD保护电路比较实用。但在14nm或者更先进的工艺中,高压管很难集成,一般只有耐压为1.8V或者更低工作电压的开关管。如果直接用1.8V器件来实现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包括分压单元、延迟单元、隔离单元、控制单元和放电单元,其中,所述延迟单元通过第一节点分别与所述分压单元、所述隔离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隔离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放电单元连接;在电源端未产生静电放电电流时,所述分压单元用于将电源电压进行分压,得到第一电压,以使所述隔离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放电单元分别处于对应的电压耐受值范围内;在所述电源端产生静电放电电流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延迟单元用于维持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电压,以使所述隔离单元开启并使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放电单元开启,释放所述静电放电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单元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等效电阻和等效电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时长与所述延迟单元的时间常数成正相关,所述时间常数为所述第一等效电阻的电阻值与所述等效电容的电容值的乘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放电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管,所述分压单元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等效电阻;所述第二等效电阻用于将所述第一节点处的电压钳位至所述第一电压,其中,所述电源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的差值不超过任一开关管对应的耐压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开关管的耐压值均小于或等于1.8V。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等效电阻和所述第二等效电阻均包括开关管电阻,所述开关管电阻的栅极和漏极短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婷刘程斌康希李孝敬巫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