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适形的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318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适形的留置针,包括第一针管与第二针管,第二针管固接在第一针管上,所述第一针管的一侧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针管,所述第三针管上固接有针头,第一针管与第二针管内的液体能够流入沿着第三针管、针头而流出,所述第一针管的一端上固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三针管远离针头的一端位于所述缺口内,且第三针管能够在缺口内转动,且第三针管通过软管与第一针管、第二针管相连通,所述第二针管固接在所述固定板上。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的时候,能够实现第一针管与第三针管的转动,进而可以适应更多的使用情形,而且在转动后,还能保证液体流动的通畅,不会发生堵塞的情况。情况。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适形的留置针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留置针
,具体为可适形的留置针。

技术介绍

[0002]留置针是一种现在医疗输液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在其使用的时候,将其穿刺到病人血管上,然后使用胶带将其固定在病人的体表,而在需要输液的时候,将其进行与外接输液管进行连接,输液完成后,将外接输液管取下即可。
[0003]但一般的留置针在使用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不便,比如,人体表面会存在弯曲的位置,而一般的留置针为硬质材料制成的整体结构,对于弯曲的体表位置,其不能进行适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对其进行使用,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可适形的留置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适形的留置针,有效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可适形的留置针,包括第一针管与第二针管,第二针管固接在第一针管上,所述第一针管的一侧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针管,所述第三针管上固接有针头,第一针管与第二针管内的液体能够流入沿着第三针管、针头而流出。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针管的一端上固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三针管远离针头的一端位于所述缺口内,且第三针管能够在缺口内转动,且第三针管通过软管与第一针管、第二针管相连通,所述第二针管固接在所述固定板上。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固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三针管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块与第一转动槽均为半球形,且第一转动块能够在第一转动槽内转动。
[0009]优选的,所述软管呈Y字形,软管的三个端部分别与第一针管、第二针管、第三针管相连。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三针管远离针头的一端固接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一针管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转动槽,第二转动块位于第二转动槽内并能在其内转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块为球形,且在第二转动块的端部上开设有圆弧形的开口。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在使用装置的时候,能够实现第一针管与第三针管的转动,进而可以适应更多的使用情形,而且在转动后,还能保证液体流动的通畅,不会发生堵塞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一针管与第三针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第一针管与第三针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第二转动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第一针管;2、第二针管;3、第三针管;4、针头;5、固定板;6、软管;7、第一转动块;8、第一转动槽;9、第二转动块;10、第二转动槽;1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4]在本技术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6]实施例一
[0027]由图1

2给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适形的留置针,包括第一针管1与第二针管2,第二针管2固接在第一针管1上,第一针管1的一侧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针管3,第三针管3上固接有针头4,第一针管1与第二针管2内的液体能够流入沿着第三针管3、针头4而流出。
[0028]在本装置使用的时候,针头4是刺入到用户体内的,当需要将本装置进行弯曲的时候,用户可以按住第三针管3,然后转动第一针管1,即可将第一针管1与第三针管3之间的角度进行改变,进而可以适合各种情况下使用,而且在第一针管1与第三针管3之间的角度改变后,能够避免发生输液堵塞的问题,保证了输液能够稳定运行。
[0029]第一针管1的一端上固接有固定板5,且固定板5上开设有缺口,第三针管3能够在缺口内转动,从而实现角度的改变,第三针管3远离针头4的一端位于缺口内,且第三针管3能够在缺口内转动,且第三针管3通过软管6与第一针管1、第二针管2相连通,第二针管2固接在固定板5上。
[0030]固定板5上固接有第一转动块7,第三针管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转动槽8,第一转动块7与第一转动槽8均为半球形,且第一转动块7能够在第一转动槽8内转动。第一转动块7卡在第一转动槽8内,进而不仅实现了第一针管1与第三针管3之间的连接,还能实现其转动。
[0031]软管6呈Y字形,软管6的三个端部分别与第一针管1、第二针管2、第三针管3相连,进而保证了第三针管3发生转动的时候,其内不会发生堵塞的情况发生。
[0032]实施例二
[0033]由图3

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适形的留置针,包括第一针管1与第二针管2,第二针管2固接在第一针管1上,第一针管1的一侧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针管3,第三针管3上固接有针头4,第一针管1与第二针管2内的液体能够流入沿着第三针管3、针头4而流出。
[0034]在本装置使用的时候,针头4是刺入到用户体内的,当需要将本装置进行弯曲的时候,用户可以按住第三针管3,然后转动第一针管1,即可将第一针管1与第三针管3之间的角度进行改变,进而可以适合各种情况下使用,而且在第一针管1与第三针管3之间的角度改变后,能够避免发生输液堵塞的问题,保证了输液能够稳定运行。
[0035]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适形的留置针,包括第一针管与第二针管,第二针管固接在第一针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管的一侧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针管,所述第三针管上固接有针头,第一针管与第二针管内的液体能够流入沿着第三针管、针头而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形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管的一端上固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三针管远离针头的一端位于所述缺口内,且第三针管能够在缺口内转动,且第三针管通过软管与第一针管、第二针管相连通,所述第二针管固接在所述固定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适形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固接有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萃张蝶谭琳张雪田静刘宾妍黄新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