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234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7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组,包括:壳体、多个电芯主体、并联组件及串联组件,壳体具有壳身及与所述壳身扣合的壳盖,所述壳身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收容腔组,至少一个所述收容腔组包括两个彼此连通的收容腔,所述壳盖用于通过其向所述收容腔组注入电解液;每个所述电芯主体收容于一个所述收容腔内,每个所述收容腔组内的所述电芯主体形成一组所述电芯主体;并联组件具有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内部并联组件,其并联一组内的所述电芯主体;串联组件串联所述并联组件以串联多组所述电芯主体。上述电池组中,不仅无需通过外部支架进行固定,简化了工艺过程,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效效率,而且能够提高电池组的能量密度。提高电池组的能量密度。提高电池组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组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离子电池受限于电化学体系的限制,电芯的开路电压很难超过5V,但电池需要用到超过5V的场景很多。为了得到较高的输出电压,同时获得较大的电池容量,业内通常以多个成品的电芯单元进行组装设计,通过电芯单元间的部分并联后再进行串联获得高电压高容量的电池组。
[0003]然而通过上述方式获得的电池组内部具有支架,其用于支撑多个电芯单元,并将各个成品电芯单元间隔固定,令电池组制作工艺复杂,且能量密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能够简化制作工艺,并提高能量密度。
[0005]一种电池组,包括壳体、多个电芯主体、并联组件及串联组件。壳体具有壳身及与所述壳身扣合的壳盖。所述壳身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收容腔组。至少一个所述收容腔组包括两个彼此连通的收容腔。每个收容腔组对应一个所述壳盖,所述壳盖用于通过其向对应的所述收容腔组注入电解液。每个电芯主体收容于一个所述收容腔内,每个所述收容腔组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壳身及与所述壳身扣合的壳盖,所述壳身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收容腔组,至少一个所述收容腔组包括两个彼此连通的收容腔,每个收容腔组对应一个所述壳盖,所述壳盖用于通过其向对应的所述收容腔组注入电解液;多个电芯主体,每个所述电芯主体收容于一个所述收容腔内,每个所述收容腔组内的所述电芯主体形成一组所述电芯主体;并联组件,具有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内部并联组件,其并联一组内的所述电芯主体;及串联组件,串联所述并联组件以串联多组所述电芯主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组件还包括外部并联组件,所述外部并联组件将通过所述内部并联组件并联的多组所述电芯主体再进行并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并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转接片、极柱,所述转接片并联一组所述电芯主体,所述极柱与所述转接片相连接,所述串联组件通过所述极柱串联多组所述电芯主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贯穿所述壳身,一个所述收容腔组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壳盖封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每组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主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壳身的厚度,且所述收容腔组在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主体临近的区域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收容腔组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道林丁宇李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