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盒及颈部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05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制盒及颈部按摩仪,控制盒包括:下盒、上盒、PCB板和电池;下盒具有上侧开口的下壳腔;上盒接合在下盒上侧,具有下侧开口的上壳腔,上盒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开关弹片,开关弹片下侧连接有按压柱;PCB板安装在上壳腔,上侧设置有若干对应于按压柱下侧的触压开关;电池安装在下壳腔,和PCB板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制盒,采用上盒和下盒的拼合结构,将按键集成在上盒上表面,PCB板和电池装配在下盒内,装配结构布局方式简单,简化了传统产品结构,零件少,装配简单快捷。装配简单快捷。装配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盒及颈部按摩仪


[0001]本技术属于按摩仪的控制盒
,具体涉及控制盒及颈部按摩仪。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颈部按摩仪的控制盒结构复杂,如中国专利号CN202020071714.2公开的颈部按摩仪,其控制盒包括盒身,底盖,PCB板,面盖,按键,电池,盒身中间设有隔板,将内腔分为上室和下室,电池安装在下室,底盖通过螺钉锁紧在隔板下侧,PCB板通过螺钉固定在隔板上侧,PCB板上设置有触点开关,面盖上对应触点开关设置有若干按键孔,按键活动地安装在对应的按键孔内,面盖通过扣接结构扣在盒身的上侧。这种结构零件多,按键容易遗失,装配时容易卡住,装配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控制盒结构复杂,零件多和装配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装配的控制盒及颈部按摩仪。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控制盒,包括:下盒、上盒、PCB板和电池;下盒具有上侧开口的下壳腔;上盒接合在下盒上侧,具有下侧开口的上壳腔,上盒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开关弹片,开关弹片下侧连接有按压柱;PCB板安装在上壳腔,上侧设置有若干对应于按压柱下侧的触压开关;电池安装在下壳腔,和PCB板电连接。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控制盒,采用上盒和下盒的拼合结构,将按键集成在上盒上表面,PCB板和电池装配在下盒内,装配结构布局方式简单,简化了传统产品结构,零件少,装配简单快捷。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盒和下盒之间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通过这样设置,上盒和下盒之间的装配无需采用连接件以及使用工具辅助,方便产品生产装配。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盒上表面设有若干按键孔,所述开关弹片一端连接在所述按键孔内,其另一端为自由端;通过这样设置,开关弹片设置方式简单,弹性复位效果好。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盒上表面设有软体面盖,所述软体面盖对应每个开关弹片设有相应的功能按键标识;通过这样设置,通过软体面盖触控开关弹片,触摸手感柔软,用户体验好。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壳腔内设有若干连接柱,所述PCB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柱上;通过这样设置,较好地PCB板固定在上壳腔内,同时简化下盖的空间,增加电池容纳空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壳腔底部设有凹腔,还包括播报器,所述播报器安装在所述凹腔内;通过这样设置,减少播报器,使下壳腔的结构布局更紧凑,有效增加电池容纳空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盒上侧设有向上凸起的控制部,所述开关弹片设于所述控制部上表面,还包括装饰保护盖,所述装饰保护盖通过第二卡扣结构装配在所述控制部外周;通过这样设置,装饰保护盖装配便捷。
[0013]颈部按摩仪,包括:支撑软体、按摩装置和控制盒;按摩装置,安装在支撑软体内;控制盒,与按摩装置电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软体为对称C形结构,所述支撑软体中部下侧和下侧设置有凹位,用于适配人体颈部后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颈部按摩仪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控制盒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控制盒的爆炸图
[0018]图4为上盒的底部示意图
[0019]图5为控制盒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1]实施例一:
[0022]参见图2至图5,本技术的控制盒10,包括:下盒2、上盒1、PCB板3和电池4;下盒2具有上侧开口的下壳腔21;上盒1接合在下盒2上侧,具有下侧开口的上壳腔11,上盒1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开关弹片12,开关弹片12下侧连接有按压柱13;PCB板3安装在上壳腔11,上侧设置有若干对应于按压柱13下侧的触压开关31;电池4安装在下壳腔21和PCB板3电连接。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控制盒10,采用上盒1和下盒2的拼合结构,将按键集成在上盒1上表面,PCB板3和电池4装配在下盒2内,装配结构布局方式简单,简化了传统产品结构,零件少,装配简单快捷。
[0024]参见图2至图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盒1和下盒2之间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设于上壳腔11内向下延伸的多个第一卡钩18,以及设于所述下壳腔21内对应第一卡钩18设置的第一卡孔22,所述第一卡钩18与第一卡孔22扣接实现上盒1和下盒2之间的装配连接;通过这样设置,上盒1和下盒2之间的装配无需采用连接件以及使用工具辅助,方便产品生产装配。
[0025]参见图3和图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盒1上表面设有若干按键孔14,所述开关弹片12一端连接在所述按键孔14内,其另一端为自由端,优选的,所述开关弹片12与上盒1为一体结构,例如是一体注塑成型;通过这样设置,可以简化上盒1的生产工艺,节省生产成本,开关弹片12设置方式简单。
[0026]参见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盒1上表面设有软体面盖5,所述软体面盖5相适配地安装在所述装饰保护盖6的装配口62的内上部,所述软体面盖5对应每个开关弹片12设有相应的功能按键标识51;通过这样设置,通过软体面盖5触控开关弹片12,触摸手感柔软,用户体验好。
[0027]参见图2至图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壳腔11内设有若干连接柱16,所述PCB板3对应设有若干连接孔32,所述PCB板3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连接柱16上;通过这样设置,较好地PCB板3固定在上壳腔11内,同时简化下盖的空间,增加电池4容纳空间。
[0028]参见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壳腔21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凹腔211,所述凹腔
211底部设有播音孔212,还包括与PCB板3电连接播报器23,所述播报器23安装在所述凹腔211内;通过这样设置,减少播报器23,使下壳腔21的结构布局更紧凑,有效增加电池4容纳空间。
[0029]参见图2至图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盒1上侧设有向上凸起的控制部17,所述开关弹片12设于所述控制部17上表面,还包括装饰保护盖6,所述装饰保护盖6通过第二卡扣结构装配在所述控制部17外周,所述装饰保护盖6底部搁置在控制部17与控制盒10上表面之间形成的定位台阶上170上,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装饰保护盖6外周的多个第二卡钩61,以及设于所述控制部17外周底部的第二卡孔171,所述第二卡钩61与所述第二卡孔171扣合实现所述装饰保护盖6与所述上盒1的装配连接;通过这样设置,装饰保护盖6装配便捷。
[0030]参见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PCB板3设有充电接口33,所述上盒1对应所述充电接口33设有避让口331,所述避让口331配置有可拆卸的面贴盖34,可以防止充电接口33进尘,所述下盒2外侧设有接线孔25,所述接线孔25用于使PCB板3通过有线方式与外部供电部件电连接。
[0031]实施例二:
[0032]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盒,具有上侧开口的下壳腔;上盒,接合在下盒上侧,具有下侧开口的上壳腔,上盒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开关弹片,开关弹片下侧连接有按压柱;PCB板,安装在上壳腔,上侧设置有若干对应于按压柱下侧的触压开关;电池,安装在下壳腔,和PCB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和下盒之间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上表面设有若干按键孔,所述开关弹片一端连接在所述按键孔内,其另一端为自由端。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上表面设有软体面盖,所述软体面盖对应每个开关弹片设有相应的功能按键标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柒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