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入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5057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笔记本入箱装置,包括:操作台;箱体成型机构,其包括: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箱板转移组件、箱体成型组件,所述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所述箱板转移组件、所述箱体成型组件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台上;隔板入箱机构,其包括:第一承托单元、隔板成型转移组件及隔板储料箱,所述第一承托单元、所述隔板成型转移组件及所述隔板储料箱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台上;笔记本入箱机构,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台上,且所述笔记本入箱机构位于所述隔板入箱机构的旁侧;以及输送线,其布置于所述操作台的旁侧,所述输送线用于输送装有笔记本的载具。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其无需人工进行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笔记本的装箱效率,最终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笔记本入箱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标自动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笔记本入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非标自动化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笔记本装箱设备来实现笔记本的高效装箱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笔记本的高效装箱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装箱设备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3]现有的装置布局不合理,导致工件需要在多个工序之间转移,工作效率低下,同时需要人工辅助的步骤较多,进一步降低了工作效率。
[0004]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笔记本入箱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笔记本入箱装置,其通过箱体成型机构将笔记本箱体成型,通过隔板入箱机构将隔板装入笔记本箱体内,通过笔记本入箱机构将笔记本装入笔记本箱体,使得笔记本箱体成型

隔板入箱

笔记本入箱一体化进行,无需人工进行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笔记本的装箱效率,最终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笔记本入箱装置,其通过箱板转移组件自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吸取笔记本箱板转移至箱体成型组件处,使得笔记本箱板与箱体成型组件配合成型为立体形的笔记本箱体,使得笔记本箱板转移

笔记本箱体成型一体化进行,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7]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笔记本入箱装置,其通过在储料仓及供料车之间设置多个相互传动的传输线,从而将供料车上的工件组传输转移至储料仓内,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件组的上料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每个储料仓内布置多个提升单元,以将储料仓内的工件沿竖直方向抬升,以便于储料仓内工件的取料,提高了工件的取料效率,最终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8]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笔记本入箱装置,其通过隔板成型转移组件从隔板储料箱吸取隔板并搬运至第一承托单元上的笔记本箱体内,无需人工进行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隔板的上料效率,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占地空间小。
[0009]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笔记本入箱装置,包括:操作台;
[0010]箱体成型机构,其包括: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箱板转移组件、箱体成型组件,所述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所述箱板转移组件、所述箱体成型组件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台上;
[0011]隔板入箱机构,其包括:第一承托单元、隔板成型转移组件及隔板储料箱,所述第一承托单元、所述隔板成型转移组件及所述隔板储料箱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台上;
[0012]笔记本入箱机构,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台上,且所述笔记本入箱机构位于所述隔板入箱机构的旁侧;以及
[0013]输送线,其布置于所述操作台的旁侧,所述输送线用于输送装有笔记本的载具;
[0014]其中,所述笔记本入箱机构包括:笔记本转移组件,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台上;
[0015]笔记本入箱组件,其布置于所述笔记本转移组件的旁侧;
[0016]第二承托单元,其布置所述笔记本入箱组件的旁侧,且所述第二承托单元与所述笔记本入箱组件相对接;
[0017]第一箱体转移组件,其布置于所述第二承托单元的旁侧;以及
[0018]第二箱体转移组件,其布置于所述第二承托单元的旁侧;
[0019]所述箱板转移单元自所述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吸取平面形的笔记本箱板并搬运至所述箱体成型组件处,所述箱体转移单元控制笔记本箱板与所述箱体成型组件相配合,以将平面形的笔记本箱板成型为立体形的笔记本箱体,并且所述箱体转移单元将立体形的笔记本箱体搬运至所述第一承托单元上,所述隔板成型转移组件从所述隔板储料箱吸取隔板并转移至位于所述第一承托单元上的笔记本箱体内,所述第一箱体转移组件将所述第一承托单元上的笔记本箱体吸取转移至所述第二承托单元上,所述笔记本转移组件将所述输送线上载具内的笔记本夹取并搬运至所述笔记本入箱组件上,所述笔记本入箱组件将笔记本转移至位于所述第二承托单元的笔记本箱体内,所述第二箱体转移组件将所述第二承托单元上装有笔记本的笔记本箱体夹取并转移至所述输送线上,以输送至下一工序。
[0020]优选的,所述笔记本转移组件包括:第一输送驱动器,其沿X轴方向布置;
[0021]第二输送驱动器,其沿Z轴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二输送驱动器与所述第一输送驱动器的活动部传动连接;以及
[0022]第一夹取单元,其通过第一转接件与所述第二输送驱动器的活动部传动连接;
[0023]所述第一输送驱动器控制所述第一夹取单元在所述输送线及所述笔记本入箱组件之间往复移动。
[0024]优选的,所述笔记本入箱组件包括:承托架,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台上;
[0025]入箱驱动器,其沿Y轴方向固定安装于所述承托架上;
[0026]第一承料架,其与所述入箱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0027]第二承料单元,其可活动的布置于所述承托架上;,以及
[0028]推料单元,其可活动的布置于所述承托架上;
[0029]其中,所述第二承料单元包括:第三调节驱动器,其可活动的安装于所述承托架的上方;
[0030]第二承料架,其与所述第三调节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0031]所述推料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承料架及所述第二承料架之间,且所述推料单元分别与第一承料架及所述第三调节驱动器固定连接。
[0032]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转移组件包括:第三输送驱动器,其沿X轴方向布置;
[0033]第四输送驱动器,其沿Z轴方向布置,且所述第四输送驱动器与所述第三输送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
[0034]至少两个吸嘴,其通过第二转接件与所述第四输送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0035]所述第三输送驱动器驱动所述吸嘴在所述第一承托单元及所述第二承托单元之间往复活动;
[0036]所述第二箱体转移组件包括:第五输送驱动器,其沿X轴方向布置;
[0037]第六输送驱动器,其沿Z轴方向布置,且所述第六输送驱动器与所述第五输送驱动器的活动部传动连接;以及
[0038]第二夹取单元,其通过第三转接件与所述第二输送驱动器的活动部传动连接;
[0039]所述第五输送驱动器控制所述第二夹取单元在所述第二承托单元及所述输送线之间往复移动。
[0040]优选的,所述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储料仓及至少两组供料车,每组所述供料车与相应一组所述储料仓相适配;
[0041]所述供料车内布置有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上将笔记本箱板上下层叠地码垛成至少一组工件组;所述储料仓内布置有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与所述第一传输线传动连接;
[0042]所述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还包括:至少两组提升单元,每组所述提升单元至少部分位于相应一个所述储料仓内,且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记本入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00);箱体成型机构(200),其包括: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210)、箱板转移组件(220)、箱体成型组件(230),所述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210)、所述箱板转移组件(220)、所述箱体成型组件(230)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台(100)上;隔板入箱机构(300),其包括:第一承托单元(310)、隔板成型转移组件(320)及隔板储料箱(330),所述第一承托单元(310)、所述隔板成型转移组件(320)及所述隔板储料箱(330)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台(100)上;笔记本入箱机构(400),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台(100)上,且所述笔记本入箱机构(400)位于所述隔板入箱机构(300)的旁侧;以及输送线(500),其布置于所述操作台(100)的旁侧,所述输送线(500)用于输送装有笔记本的载具(510);其中,所述笔记本入箱机构(400)包括:笔记本转移组件(410),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台(100)上;笔记本入箱组件(420),其布置于所述笔记本转移组件(410)的旁侧;第二承托单元(430),其布置所述笔记本入箱组件(420)的旁侧,且所述第二承托单元(430)与所述笔记本入箱组件(420)相对接;第一箱体转移组件(440),其布置于所述第二承托单元(430)的旁侧;以及第二箱体转移组件(450),其布置于所述第二承托单元(430)的旁侧;所述箱板转移单元(220)自所述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210)吸取平面形的笔记本箱板并搬运至所述箱体成型组件(230)处,所述箱体转移单元(220)控制笔记本箱板与所述箱体成型组件(230)相配合,以将平面形的笔记本箱板成型为立体形的笔记本箱体,并且所述箱体转移单元(220)将立体形的笔记本箱体搬运至所述第一承托单元(310)上,所述隔板成型转移组件(320)从所述隔板储料箱(330)吸取隔板并转移至位于所述第一承托单元(310)上的笔记本箱体内,所述第一箱体转移组件(440)将所述第一承托单元(310)上的笔记本箱体吸取转移至所述第二承托单元(430)上,所述笔记本转移组件(410)将所述输送线(500)上载具(510)内的笔记本夹取并搬运至所述笔记本入箱组件(420)上,所述笔记本入箱组件(420)将笔记本转移至位于所述第二承托单元(430)的笔记本箱体内,所述第二箱体转移组件(450)将所述第二承托单元(430)上装有笔记本的笔记本箱体夹取并转移至所述输送线(500)上,以输送至下一工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入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记本转移组件(410)包括:第一输送驱动器(411),其沿X轴方向布置;第二输送驱动器(412),其沿Z轴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二输送驱动器(412)与所述第一输送驱动器(411)的活动部传动连接;以及第一夹取单元(413),其通过第一转接件(414)与所述第二输送驱动器(413)的活动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驱动器(411)控制所述第一夹取单元(413)在所述输送线(500)及所述笔记本入箱组件(420)之间往复移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入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记本入箱组件(420)包括:
承托架(421),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台(100)上;入箱驱动器(422),其沿Y轴方向固定安装于所述承托架(421)上;第一承料架(423),其与所述入箱驱动器(42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承料单元(424),其可活动的布置于所述承托架(421)上;,以及推料单元(425),其可活动的布置于所述承托架(421)上;其中,所述第二承料单元(424)包括:第三调节驱动器(4241),其可活动的安装于所述承托架(421)的上方;第二承料架(4242),其与所述第三调节驱动器(424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推料单元(425)位于所述第一承料架(423)及所述第二承料架(4242)之间,且所述推料单元(425)分别与第一承料架(423)及所述第三调节驱动器(4241)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入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转移组件(440)包括:第三输送驱动器(441),其沿X轴方向布置;第四输送驱动器(442),其沿Z轴方向布置,且所述第四输送驱动器(442)与所述第三输送驱动器(44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至少两个吸嘴(443),其通过第二转接件(444)与所述第四输送驱动器(44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输送驱动器(441)驱动所述吸嘴(443)在所述第一承托单元(310)及所述第二承托单元(430)之间往复活动;所述第二箱体转移组件(450)包括:第五输送驱动器(451),其沿X轴方向布置;第六输送驱动器(452),其沿Z轴方向布置,且所述第六输送驱动器(452)与所述第五输送驱动器(451)的活动部传动连接;以及第二夹取单元(453),其通过第三转接件(454)与所述第二输送驱动器(413)的活动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五输送驱动器(451)控制所述第二夹取单元(453)在所述第二承托单元(430)及所述输送线(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徐伟袁文卿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