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道结构及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057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道结构,包括气体组件,其包括:基座,其内部设置有气腔;出风气道,其一端伸入至气腔内;出风气道的另一端上安装有喷嘴,其与薄膜对应设置,以使得外部的热气流通过喷嘴对薄膜加热;以及,驱动部,其用以驱使出风气道运动;其中,基座上开设有进气口,外部的热气流从进气口进入气腔内,并且顺着出风气道从喷嘴内朝向薄膜排出;驱动部包括调节驱动器,调节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上安装有驱动杆,出风气道安装在驱动杆上,驱动部还包括竖直设置导向部,出风气道与导向部滑动连接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烘箱。调节驱动器驱使出风气道在导向杆限定下沿竖直方向运动,使得喷嘴靠近薄膜,此时,出风气道一端仍处于气腔内。出风气道一端仍处于气腔内。出风气道一端仍处于气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道结构及烘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拉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道结构,还具体涉及一种烘箱。

技术介绍

[0002]借助于现有的通风喷嘴能够将一般称为处理气体的热气体或冷气体导入供应腔,从该供应腔出来,处理气体可经过压力补偿腔而流入分配腔。在分配腔中具有尽可能均匀的静压,在流出通风喷嘴时,静压转换为动压并且由此转换为流出速度。由于空气流或者气体流均匀地流出,薄膜在与通风喷嘴小的间隔处在一定程度上浮荡地在通风喷嘴旁经过。
[0003]该通风喷嘴因此首先适用于拉伸设备,在该拉伸设备中,薄膜可被连续地或同步地拉伸、热定形且最终放松,而在通风喷嘴朝向薄膜流出热气流进行加热时,为了保证对薄膜的加热效果,通风喷嘴因靠近薄膜,但是,同时,为了方便将薄膜从拉伸设备内取放,优选的方案,通风喷嘴与薄膜间预留较大的间隙,以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为此,在加热效率与操作方便性间存在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气道结构,包括气体组件,气体组件包括:
[0005]基座,其内部设置有气腔;
[0006]出风气道,其一端伸入至气腔内;
[0007]出风气道的另一端上安装有喷嘴,其与薄膜对应设置,以使得外部的热气流通过喷嘴对薄膜加热;以及
[0008]驱动部,其用以驱使出风气道运动;
[0009]其中,基座上开设有进气口,外部的热气流从进气口进入气腔内,并且顺着出风气道从喷嘴内朝向薄膜排出;
[0010]驱动部包括调节驱动器,调节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上安装有驱动杆,出风气道安装在驱动杆上,驱动部还包括竖直设置导向部,出风气道与导向部滑动连接设置;
[0011]调节驱动器驱使出风气道在导向杆限定下沿竖直方向运动,使得喷嘴靠近薄膜,此时,出风气道一端仍处于气腔内。
[0012]优选地,还包括辅助气道,其用以连接密闭箱体内;辅助气道与气腔将通过延伸气道连通以形成辅助进气通道。
[0013]优选地,出风气道内的气流方向与辅助气道内的气流方向相平行。
[0014]优选地,辅助气道的数量为两条,辅助气道设置在出风气道相对的两侧。
[0015]优选地,基座上还开设有检测口,检测口用以配合连接温度检测组件,温度检测组件伸入至气腔内。
[0016]优选地,出风气道外壁上包覆有一密封塞,出风气道从一底板的上表面穿过至下表面;
[0017]其中,底板上开设有一供出风气道穿过的让位孔,调节驱动器驱动出风气道,使得密封塞嵌设至让位孔内。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烘箱,包括如上述的气道结构;
[0019]壳体,其用以收容气道组件;以及
[0020]内循环系统,其用以形成对外部的热气流;
[0021]其中,内循环系统包括加热模组、风扇及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机,加热模组驱动风扇转动以形成气流,加热模组位于风扇形成的气流路径上;
[0022]壳体通过隔板隔断以形成至少第一容腔、第二容腔,气道组件、内循环系统依次收容在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内循环系统用以将第一容腔内的气体送入至第二容腔内;
[0023]第二容腔与气腔间通过一进风气道连通,第二容腔内的热气流经由进风气道送入气腔内,并最终从喷嘴内排出。
[0024]优选地,壳体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一底板,喷嘴从底板中伸出至壳体外,薄膜位于喷嘴的正下方;
[0025]底板的周向上开设有回收口,从喷嘴内排出的热气流沿回收口回流至壳体内。
[0026]优选地,壳体上还安装有检测组件,底板内置透明层,使得检测组件透过底板检测壳体底部的薄膜。
[0027]优选地,壳体包括透明的检测窗,检测组件设置在壳体外侧并且对应检测窗设置,检测组件相对出风气道的轴线方向倾斜,使得检测组件的检测端靠近喷嘴设置。
[0028]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道结构及烘箱,通过调节驱动器驱使出风气道运动,使得喷嘴靠近薄膜,便于喷嘴对薄膜进行高效的加热,并且在完成加工后,调节驱动器调整喷嘴的位置远离薄膜,以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更换。
[0030]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3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气道组件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气道组件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气道组件的第三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烘箱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烘箱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8]图7为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烘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9]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0]图9为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烘箱的剖视图;
[0041]图10为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烘箱内的气流运动简示图。
[0042]附图标记说明:
[0043]11、壳体;
[0044]111、下表面;1111、回收口;112、底板;1121、让位孔;113、加热模组;114、导风板;115、进风气道;1151、过滤口;116、检测窗;117、气孔;
[0045]12、薄膜;121、待拉伸薄膜;
[0046]13、内循环系统;131、电机;132、风扇;
[0047]14、检测组件;
[0048]15、温度检测组件;
[0049]16、气道组件;
[0050]161、调节驱动器;162、驱动杆;163、导向杆;164、出风气道;165、喷嘴;166、密封塞;167、辅助气道;1671、通道;168、延伸气道;1691、进气口;1692、检测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2]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0053]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道结构,包括气体组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组件(16)包括:基座,其内部设置有气腔;出风气道(164),其一端伸入至所述气腔内;所述出风气道(164)的另一端上安装有喷嘴(165),其与薄膜(12)对应设置,以使得外部的热气流通过所述喷嘴(165)对薄膜(12)加热;以及驱动部,其用以驱使所述出风气道(164)运动;其中,所述基座上开设有进气口(1691),外部的热气流从所述进气口(1691)进入所述气腔内,并且顺着所述出风气道(164)从所述喷嘴(165)内朝向薄膜(12)排出;所述驱动部包括调节驱动器(161),所述调节驱动器(161)的动力输出端上安装有驱动杆(162),所述出风气道(164)安装在所述驱动杆(162)上,所述驱动部还包括竖直设置导向部,所述出风气道(164)与所述导向部滑动连接设置;所述调节驱动器(161)驱使所述出风气道(164)在所述导向杆(163)限定下沿竖直方向运动,使得所述喷嘴(165)靠近薄膜(12),此时,所述出风气道(164)一端仍处于所述气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气道(167),其用以连接密闭箱体内;所述辅助气道(167)与所述气腔将通过延伸气道(168)连通以形成辅助进气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气道(164)内的气流方向与所述辅助气道(167)内的气流方向相平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气道(167)的数量为两条,所述辅助气道(167)设置在所述出风气道(164)相对的两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开设有检测口(1692),所述检测口(1692)用以配合连接温度检测组件(15),温度检测组件(15)伸入至所述气腔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气道(164)外壁上包覆有一密封塞(166),所述出风气道(164)从一底板(112)的上表面穿过至下表面;其中,底板(112)上开设有一供所述出风气道(164)穿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刘洪罗小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