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胞质不相容性因子CifA或CifB突变基因及蛋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02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胞质不相容性因子(CI factor,Cif)包括CifA(CidA,CinA,CndA)和CifB(CidA,CidB,CndB)的突变基因及蛋白,所述亲本CifA及CifB蛋白来源于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所述突变蛋白相对于亲本存在若干个氨基酸的突变,所述突变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CidAST如SEQ ID NO.1所示,CidBST如SEQ ID NO.3所示,CinAST如SEQ ID NO.5所示,CinBST如SEQ ID NO.7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胞质不相容性因子CifA与CifB复合物结构为基础,根据A因子与B因子相互作用界面特点,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原有的CifA或CifB基因进行互作界面突变,使得本来兼容的A、B因子失去相互作用的能力,使得来自不同沃尔巴克氏体菌株的本不相容的胞质不相容性因子CifA与CifB能够产生相互作用。互作用。互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胞质不相容性因子CifA或CifB突变基因及蛋白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蛋白的基因工程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胞质不相容性因子CifA和CifB突变基因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蚊媒疾病一直以来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蚊虫作为重要的媒介生物,是蚊媒传染病控制的重点。随着生物防治蚊虫技术的发展,基于昆虫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蚊媒和蚊媒病控制逐渐成为研究及应用热点。沃尔巴克氏体能够引起胞质不相容性(CI)现象,即沃尔巴克氏体感染的雄性与未感染的雌性交配,产生的后代无法存活;此外,携带不同Wolbachia菌株的蚊子交配后代也无法正常发育。CI是一种基因驱动机制,能够影响种群结构并引起生殖隔离。2017年,胞质不相容性因子(CI factor,Cif)被发现,这类因子由两个蛋白组成,分别被称为胞质不相容性因子CifA(包括CinA,CidA,CndA)和CifB(包括CinB,CidB,CndB)。它们能够不依赖其它Wolbachia因子介导胞质不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胞质不相容性因子CifA及CifB的突变基因及蛋白,所述亲本CifA及CifB蛋白来源于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蛋白相对于亲本存在若干个氨基酸的突变。2.权利要求1中的沃尔巴克氏体CifA及CifB蛋白在自然界中包含多种不同的变体,所述CifA及CifB突变蛋白来源于自然界中亲本CifA及CifB变体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3.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中所述CifA及CifB突变蛋白,其特征是核苷酸序列分别为CidAST如SEQ ID NO.1所示,CidBST如SEQ ID NO.3所示,CinAST如SEQ ID NO.5所示,CinBST如SEQ ID NO.7所示。4.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中所述CifA及CifB突变蛋白,其特征是包含但不限于权利要求3中所述突变蛋白。5.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中所述CifA及CifB突变蛋白,其特征是可通过对氨基酸残基进行置换、删除、截短和插入等多种方法获得。6.权利要求3的突变蛋白CidAST基因表达的蛋白,其特征是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2所示;突变蛋白CidBST基因表达的蛋白,其特征是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4所示。突变蛋白CinAST基因表达的蛋白,其特征是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6所示。突变蛋白CinBST基因表达的蛋白,其特征是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8所示。7.含权利要求3的突变蛋白CidAST基因的质粒,其特征是用下述方法构建:以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中SEQ ID NO.9所示的wMel CidA核苷酸序列及来自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中SEQ ID NO.10所示的wPip CidA核苷酸序列为模板,以wPip CidA

CidB
ND1

ND2
(wPip CidB核苷酸酸序列为SEQ ID NO.11所示,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2所示)及wMel CidA的结构为基础,其中A、B因子相互作用界面可以分成三个,将wPip CidA中参与CidA与CidB相互作用的氨基酸残基替换到wMel CidA上,设计出CidAST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以上述人工合成的SEQ ID NO.1为模板,以F1为正向引物,以R1为反向引物,经过PCR,得到的含有CidAST的基因序列,经酶切及T4 DNA连接酶连接,将突变蛋白CidAST基因构建到PET

22b载体上,得到PET

22b

CidAST质粒;以PET

22b

CidAST质粒为模板,以F2为正向引物,以R2为反向引物,进行PCR,得到第二种含有突变蛋白CidAST基因的序列,经酶切及T4 DNA连接酶连接,将突变蛋白CidAST基因构建到pRS425载体上,得到pRS425

CidAST质粒。F1的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13所示;R1的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14所示;F2的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15所示;R2的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16所示。8.含权利要求3的突变蛋白CidBST基因的质粒,其特征用下述方法构建:以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SEQ ID NO.17所示的wMel CidB核苷酸序列及来自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中SEQ ID NO.11所示的wPip CidB核苷酸序列为模板,以wPip CidA

CidB
ND1

ND2
的结构为基础,将wPip CidB中参与CidA与CidB相互作用的氨基酸残基替换到wMel CidB上,设计出CidBST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以上述人工合成的SEQ ID NO.3为模板,以F3为正向引物,以R3为反向引物,经过PCR,得到的含有CidBST的基因序列,经酶切
及T4 DNA连接酶连接,将突变蛋白CidBST基因构建到PET

22b载体上,得到PET

22b

CidBST质粒;以PET

22b

CidBST质粒为模板,以F4为正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方肖云杰王镐锋王炜陈侠杨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