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4945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流导向装置,包括:支撑件,至少部分插入至血管中,支撑件具有容置腔;导向件,设置在容置腔内;推动件,包括设置在容置腔内可相对于支撑件移动的芯轴和将导向件压握在芯轴上的推送部件,推送部件具有开放腔,至少部分导向件被收纳在开放腔内,推动芯轴,以使得推送部件带动导向件移动至目标位置。血流沿着导向件的内壁流动,以减少血流对动脉瘤壁的冲击。该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导向件的解脱效率高。导向件的解脱效率高。导向件的解脱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流导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血流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血流导向件的输送和解脱结构一般由金属构成,产品结构复杂,组件多,对使用者的技能和经验要求比较高,且需要通过机构的反馈、声音传递等才能实现导向件在血管内的精准输送和解脱。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血流导向件的输送和解脱结构加工比较难,所以会导致其稳定性不高,释放时需要金属机构断裂或变形,所以存在难以解脱甚至解脱失败的风险,对使用者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同时,也会对患者带来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流导向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解脱效率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流导向装置,包括:
[0005]支撑件,至少部分插入至血管中,所述支撑件具有容置腔;
[0006]导向件,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0007]推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可相对于所述支撑件移动的芯轴和将所述导向件压握在所述芯轴上的推送部件,所述推送部件具有开放腔,至少部分所述导向件被收纳在所述开放腔内,推动所述芯轴,以使得所述推送部件带动所述导向件移动至目标位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推送部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芯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推送部件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推送件的外部设置有亲水涂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推动件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用以将导向件远离所述推送部件的一端压握在所述芯轴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件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用以与所述芯轴连接,所述限位部套设在所述导向件的外侧。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芯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限位部件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件为伞形薄膜结构,其材质为柔软的高分子材料。
[001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件的外部设置有亲水涂层。
[0015]进一步地,所述芯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显影标记。
[0016]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为自膨胀式金属编织支架,所述支架的材质为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或铂铱合金。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将导向件压握在芯轴上的推送部件,且推送部件具有开放腔,以使得导向件的部分可被收纳在开放腔内。在外力作用下,芯轴带动推送部件和被压握在推送部件的开放腔内的导向件移动,直至导向件到达目标位置,血流沿
着导向件的内壁流动,以减少血流对动脉瘤壁的冲击。该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导向件的解脱效率高。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所示的血流导向装置的剖面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血流导向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的血流导向装置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请参见图1,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示的血流导向装置100包括具有容置腔11的支撑件1、设置在容置腔11内的导向件2、以及设置在容置腔11内且与导向件2连接的推动件3。当使用人员在使用时,将至少部分支撑件1插入至血管中,推动推动件3朝向目标位置移动,以使得推动件3带动导向件2朝向目标位置移动,直到导向件2在目标位置释放,导向件2贴附在动脉瘤处,实现对动脉瘤的治疗。
[0024]具体的,支撑件1为金属丝与高分子的复合材料制成,支撑件1的内壁为光滑内壁,或支撑件1的内壁设置有光滑层,以便于导向件2在支撑件1的容置腔11内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光滑层可以为直接涂覆在支撑件1内壁的润滑剂层,也可以为单独设置在支撑件1内壁具有润滑作用的部件。
[0025]本实施例中,导向件2为自膨胀式金属编织支架,其材质为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或铂铱合金。该支架由若干编织丝形成的环形密网结构,且密网结构的编织丝交汇节距较小,以使得其不仅对血管具有良好的支撑性,还具有良好的血流导向性能。当该导向件2进入至血管到达目标位置时,导向件2与推动件3分离,导向件2覆盖动脉瘤,以改变血流方向,降低血流对动脉瘤壁的冲击,最终使得动脉瘤愈合。需要说明的是,改变血流方向是指血管中原本流经动脉瘤壁的血流会沿着导向件2的内壁流动。本实施例中,形成导向件2密网结构的编织丝的根数可以为48根或64根或98根或124根或144根等。在此不对编织丝的数量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0026]请参见图1和图2,推动件3包括设置在容置腔11内的芯轴31和推送部件 32。其中,推送部件32用以将导向件2压握在芯轴31上,推送部件3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22,芯轴31穿过第一通孔322与推送部件32固定连接。以使得芯轴31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支撑件1移动,推动芯轴31,以使得芯轴31带动推送部件32和被推送部件32压握的导向件2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推送部件32与芯轴31的固定连接的连接方式为激光焊接/热风焊接。
[0027]具体的,芯轴31为金属材质,其具有良好的推送性和柔韧性。芯轴31上还设置有两个标记点(未图示),两个标记点之间的距离与导向件2的纵长长度大致相等,以便于使用人员可以通过外部影像设备来确定导向件2的移动位置。本实施例中,标记点设置为铂金合金
或金材质的显影环,两个显影环分别套设在芯轴31的外侧。在其他实施例中,标记点还可以其他材质,只要达到上述效果即可。
[0028]推送部件32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其具有开放腔321,该开放腔321开口朝向导向件2设置,且开放腔321呈锥形设置。具体的,推送部件32远离导向件 2的一端的厚度较大,厚度为0.3mm

1mm,推送部件32靠近导向件2的一端的厚度较小,厚度为0.05mm

0.2mm,以使得部分被压握在开放腔321内的导向件 2能够沿着锥形开放腔321的内壁解脱释放更加顺畅。
[0029]推送部件32的外部设置为与支撑件1的内壁适配的圆柱形结构,以使得推送部件32在芯轴31的作用下能够顺滑的在支撑件1的容置腔11内移动。值得注意的是,推送部件32的外侧设置有亲水涂层,以防止芯轴31在将导向件2推送过程中产生血栓。
[0030]请参见图1和图3,为了能够更加顺畅的将导向件2推送至目标位置,推动件3还包括限位部件33,该限位部332用以将导向件2远离推送部件32的一端压握在芯轴31上。其中,限位部件33包括用以与芯轴31连接的连接部331和套设在导向件2外侧与导向件2抵持的限位部332。具体的,连接部33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333,芯轴31穿过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至少部分插入至血管中,所述支撑件具有容置腔;导向件,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推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可相对于所述支撑件移动的芯轴和将所述导向件压握在所述芯轴上的推送部件,所述推送部件具有开放腔,至少部分所述导向件被收纳在所述开放腔内,推动所述芯轴,以使得所述推送部件带动所述导向件移动至目标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部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芯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推送部件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部件的外部设置有亲水涂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用以将导向件远离所述推送部件的一端压握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军吕露
申请(专利权)人:贝朗医疗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