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后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4130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后贴,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面贴、针后贴主体、手柄和胶带贴;所述针后贴主体包括基底层、粘胶层和止血敷料层;止血敷料层固定在基底层的上侧面,位于上侧面的中心位置;粘胶层固定在基底层的上侧面,位于止血敷料层的周围;所述面贴粘在粘胶层上,覆盖住止血敷料层;所述手柄由柄棒和位于柄棒前端的柄头构成;所述胶带贴具有带胶的粘贴面,胶带贴的粘贴面将手柄的柄头贴在基底层的下侧面;柄棒上具有离断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受检者不同需求,操作简单,折断后的针后贴不影响受检者活动,同时便于保护采血点。同时便于保护采血点。同时便于保护采血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后贴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领域,涉及一种针后贴。

技术介绍

[0002]静脉采血是健康体检必做项目之一,属于侵入性操作,同时,凝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若采血后按压方式不正确,皮肤和血管处穿刺点凝血块尚未成形,停止按压后,往往易出现皮下出血、淤血、血肿等不良反应,不仅导致受检者产生紧张及恐惧的情绪,而且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影响满意度,因此亟需解决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不当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受检者满意度,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等。
[0003]研究证明,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不同进针角度、皮肤脂肪厚度以及采血护士习惯的不同,使针尖刺入皮肤后,或深或浅的皮下游走一段距离再到达血管,因此,血管针眼要比皮肤肉眼所见高0.5~1.5cm。目前医疗机构对静脉采血拔针后大多采取棉球、棉签进行按压止血。棉球取用时较为麻烦,有些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直接用手取用,导致交叉感染;棉签为圆柱体,易滑动移位,缺乏支撑点且直径、按压面积均较小,仅0.5~0.6cm,导致按压不稳,着力不均匀,近年来,一次性针后贴逐渐应用于临床,针后贴的应用能有效地降低医源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后贴,其特征在于:包括面贴、针后贴主体、手柄和胶带贴;所述针后贴主体包括基底层、粘胶层和止血敷料层;止血敷料层固定在基底层的上侧面,位于上侧面的中心位置;粘胶层固定在基底层的上侧面,位于止血敷料层的周围;所述面贴粘在粘胶层上,覆盖住止血敷料层;所述手柄由柄棒和位于柄棒前端的柄头构成;所述胶带贴具有带胶的粘贴面,胶带贴的粘贴面将手柄的柄头贴在基底层的下侧面;柄棒上具有离断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后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离断线位于基底层的边缘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丽丁洁李敏李玲戴静周宗梅许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