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小区门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480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小区门禁系统,涉及门禁技术领域,包括:框架装置;所述框架装置的底部位置设置有承载结构,承载结构的前后端位置连接安装有助力组件;承载结构上带有承载块,只有承载结构上的人员离开后,承载块才会闭合,将信号传输到主门的电机位置,达到让主门闭合,避免了行走困难的人员被主门撞到的问题,传动装置与检测结构相互啮合,实现了传动装置带动检测结构升降的效果,让不同高度或残疾人等距能够进行门禁识别,解决了现有的门禁设备高度单一,不能够根据使用者手动调节设备的高度,检测设备不能够适用于儿童或残疾人,造成门禁检测设备不能够适用于特殊人员的问题。特殊人员的问题。特殊人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小区门禁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门禁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小区门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建设也在不断的增加,城市中的生活小区也在增加,每个小区中均会安装门禁设备,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小区,通常门禁多为使用卡片识别,现在也逐渐出现了一些人脸识别的门禁设备。
[0003]基于上述,现有的门禁设备高度单一,不能够根据使用者手动调节设备的高度,检测设备不能够适用于儿童或残疾人,造成门禁检测设备不能够适用于特殊人员的问题。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小区门禁系统,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小区门禁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门禁设备高度单一,不能够根据使用者手动调节设备的高度,检测设备不能够适用于儿童或残疾人,造成门禁检测设备不能够适用于特殊人员的问题。
[0006]本技术多功能人脸识别小区门禁系统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小区门禁系统,包括框架装置;
[0008]所述框架装置的底部位置设置有承载结构,承载结构的前后端位置连接安装有助力组件;
[0009]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设置在框架装置的上端位置处,安装装置上安装有检测结构,框架装置靠近安装装置的后端位置内嵌入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同时与检测结构相互接触;所述检测结构包括有:检测头,所述检测头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检测头分别设置在检测设备的上下端位置,每组检测头上安装有感应器装置,检测设备末端设置按键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框架装置包括有:
[0011]安装架,安装架共设置有两组,安装架为竖向板结构,两组安装架之间设置有主门,两组安装架的底部共同固定在一组底板上,安装架的上端位置设置为开槽结构,底板上设置有开孔;
[0012]警示条,警示条设置在安装架的前端面上,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环形结构的警示条。
[0013]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结构包括有:
[0014]承载板,承载板为矩形板结构,承载板水平铺设在框架装置的底板上;
[0015]底支板,底支板固定在框架装置处底板的底部,底支板上设置有承载块,承载块呈阵列方式排布在底支板上,承载块与框架装置底板的开孔相互对应,承载块顶部与承载板
相互接触。
[0016]进一步的,所述助力组件包括有:
[0017]辅助板,辅助板为矩形结构,辅助板连接在承载板的外端位置,辅助板设置为倾斜铺设在地面上,辅助板的末端设置为斜角结构,辅助板的末端的底部设置有底滑块,底滑块设置为双排的结构。
[001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装置包括有:
[0019]安装轴,安装轴为竖向轴结构,安装轴固定在安装架的开槽内,开槽位置的上下端向内端位置设置有限位板。
[0020]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有:
[0021]检测设备,检测设备为矩形块结构,检测设备的内端设置有孔槽,检测设备通过孔槽滑动安装在安装轴上,检测设备的孔槽外壁上设置有传动齿,检测设备末端位置的外壁上设置有竖条。
[0022]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有:
[0023]防护板,防护板卡合在安装架的外壁上,防护板内设置有内腔,内腔与安装架的开槽相互接通;
[0024]传动轮,传动轮共设置有四组,每组传动轮均转动安装在内腔内,每组传动轮均与检测设备的传动齿相互啮合,每组传动轮同时通过蜗轮蜗杆链接,蜗杆设置在传动杆上与电机连接。
[0025]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结构上的按键块设置为两组,分别为下降与提升按键,触发下降按键后,会将信号传输到主控系统中,主控系统在将信号传输到传动装置的动力电机上,实现了传动装置控制检测结构的下降,相同的按下提升安装检测结构则会升起,而在检测结构的检测头检测人脸识别正确后,会将信号传输到主控系统上,在由主控系统发出信号到主门的电机位置,实现对主门的控制开启效果,当主控系统到达指定时间后,主控系统会发出信号到电机上,此处信号会经过承载结构的承载块,只有在承载结构位置的人员离开后,承载块内部结构闭合,让主控系统关门的信号传输到主门的电机处,实现主门的闭合效果。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本技术中,将框架装置上设置承载结构,承载结构上带有承载块,只有承载结构上的人员离开后,承载块才会闭合,将信号传输到主门的电机位置,达到让主门闭合,避免了行走困难的人员被主门撞到的问题,而检测结构设置为升降方式的滑动安装,将安装检测结构的位置处设置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与检测结构相互啮合,实现了传动装置带动检测结构升降的效果,让不同高度或残疾人等距能够进行门禁识别。
[0028]本技术中,通过将承载板铺设在框架装置的底板上,具有让所进入的人员能够直接与承载板相互接触,达到触发承载结构的效果,将底支板上设置阵列排布的承载块,让承载块能够受力会更加的均匀,减少了触发不灵敏的问题,承载块设备的控制装置相互连接,使得承载块通过承载板受到触发后,会将信号传送到控制装置上,避免此时主门的关闭,能够适用于行走较慢的特殊人员。
[0029]本技术中,通过将检测设备滑动安装在安装轴上,实现了检测设备在安装轴上轴向与周向的两种运动状态,所设置在检测设备孔槽位置外壁的传动齿,有助于让传动
齿与传动装置相互的接触,达到对检测设备的传动效果,而检测设备末端外壁上的竖向条,使得在手动对检测设备角度调节时更加的便捷,通过将承载板的外端位置连接安装辅助板,有助于方便特殊人员的行走效果,通过将辅助板末端设置为斜角结构,让辅助板的末端能够更好的与地面接触,有利于持有轮椅等特殊人员的进入。
[0030]本技术中,将防护板内侧位置的内腔与开槽相互接通,实现了让传动装置更好的与检测结构相互接触的效果,通过将四组传动轮设置为与传动齿相互啮合,实现了传动轮对检测设备的稳定啮合传动效果,通过将四组传动轮均通过蜗轮蜗杆连接,在将传动杆与电机连接,实现了四组传动轮的同步转动效果,同时让传动轮与传动杆具有自锁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的检测设备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技术的承载结构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本技术的设备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技术的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是本技术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7]图7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8]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39]1、框架装置;101、安装架;102、警示条;103、主门;2、承载结构;201、承载板;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小区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装置(1);所述框架装置(1)的底部位置设置有承载结构(2),承载结构(2)的前后端位置连接安装有助力组件(3);安装装置(4),所述安装装置(4)设置在框架装置(1)的上端位置处,安装装置(4)上安装有检测结构(5),框架装置(1)靠近安装装置(4)的后端位置内嵌入有传动装置(6),传动装置(6)同时与检测结构(5)相互接触;所述检测结构(5)包括有:检测头(502),所述检测头(502)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检测头(502)分别设置在检测设备(501)的上下端位置,每组检测头(502)上安装有感应器装置,检测设备(501)末端设置按键块(504)。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人脸识别小区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装置(1)包括有:安装架(101),安装架(101)共设置有两组,安装架(101)为竖向板结构,两组安装架(101)之间设置有主门(103),两组安装架(101)的底部共同固定在一组底板上,安装架(101)的上端位置设置为开槽结构,底板上设置有开孔;警示条(102),警示条(102)设置在安装架(101)的前端面上,安装架(101)的顶部设置有环形结构的警示条(1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人脸识别小区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2)包括有:承载板(201),承载板(201)为矩形板结构,承载板(201)水平铺设在框架装置(1)的底板上;底支板(202),底支板(202)固定在框架装置(1)处底板的底部,底支板(202)上设置有承载块(203),承载块(203)呈阵列方式排布在底支板(202)上,承载块(203)与框架装置(1)底板的开孔相互对应,承载块(203)顶部与承载板(201)相互接触。4.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人脸识别小区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组件(3)包括有:辅助板(301),辅助板(301)为矩形结构,辅助板(301)连接在承载板(201)的外端位置,辅助板(301)设置为倾斜铺设在地面上,辅助板(301)的末端设置为斜角结构,辅助板(301)的末端的底部设置有底滑块(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升潘东岳成磊吴梦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龙澳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