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类垃圾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479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类垃圾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称重传感器、监测处理模块、回收站处理模块、垃圾桶数据库、运输策略处理模块、运输路线传输模块、分类垃圾运输车。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垃圾回收站管辖区域内的所有垃圾桶安置点的分类垃圾桶底部设置称重传感器,收集所有垃圾桶的重量数据到垃圾桶数据库中;再根据预设路线,将沿着预设路线顺序依次的垃圾桶重量累加得到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最大实际载重,也即计算出了该段运输路线。按照运输路线进行垃圾收集、运输,使得分类垃圾运输管理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高效。更加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类垃圾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类垃圾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垃圾存量急剧上升,“垃圾围城”、“垃圾围村”正日益成为困扰中国各个城市、乡村的难解之题。垃圾分类是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的标志,是人人均可参与其中来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方式。
[0003]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落地,对于分类生活垃圾的回收处理也带来了不小的改变。首先,垃圾运输车从传统的单箱运输车变成了多箱垃圾运输车,有些则将垃圾运输车进行分类,每一类车来指定运输对应分类的生活垃圾,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真正落实。
[0004]然而,尽管垃圾运输车种类、数量响应政策有了变化,但是分类垃圾的输运处理以及垃圾运输车的调度还是沿用原来的模式,还是固定时间、固定路线去固定区域收集并运输分类生活垃圾,其垃圾运输效率有待提升;特别是当小区办酒宴突增大量生活垃圾,或者因为装修带来的建筑垃圾,又或者节假日餐饮行业增加的餐厨垃圾等,传统的垃圾运输模式已经很难应付此类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类垃圾智能运输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称重传感器,设置于分类垃圾桶底部,用于获取分类垃圾桶的重量;
[0006]监测处理模块,用于连接称重传感器并发送使用信息至回收站处理模块,所述使用信息包含垃圾桶识别码、重量;
[0007]所述回收站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垃圾回收站管辖区域中所有分类垃圾桶的使用信息;用于将所述使用信息写入具有相同垃圾桶识别码的垃圾桶信息中;
[0008]垃圾桶数据库,包含所述垃圾桶信息,所述垃圾桶信息包含垃圾桶识别码、地理位置、垃圾种类、重量;
[0009]运输策略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路线,计算分类垃圾运输车的运输策略;所述预设路线为,从垃圾回收站首发且覆盖管辖区域中的所有垃圾桶安置点,最后回到垃圾回收站且总里程数最短的路线,所述垃圾桶安置点和所述垃圾桶识别码具有唯一对应关系;
[0010]用于运输策略计算步骤为:计算第一段运输路线,是指按照所述预设路线并且根据所述垃圾桶数据库,累加依次途经的所述垃圾桶安置点中的相同垃圾种类的重量,并且累加重量达到对应分类垃圾运输车最大实际载重时返回垃圾回收站,所述最大实际载重是指:当第1个至第N个垃圾桶的重量累加大于所述垃圾运输车的最大载重,且第1个至第N

1个垃圾桶的重量累加不大于所述垃圾运输车的最大载重;所述第一段运输路线为对应分类垃圾运输车从垃圾回收站首发,按照所述预设路线依次到达对应所述垃圾桶安置点,并在第N

1处垃圾桶安置点处返回垃圾回收站;
[0011]计算下一段运输路线,是指按照所述预设路线,从第N个垃圾桶安置点开始累加依次途经的所述垃圾桶安置点中的相同垃圾种类的重量,当累加重量达到对应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所述最大实际载重时返回垃圾回收站;
[0012]所述下一段运输路线为对应分类垃圾运输车从垃圾回收站出发,直接开往第N个垃圾桶安置点,再按照所述预设路线依次到达对应所述垃圾桶安置点,当达到所述最大实际载重时返回垃圾回收站;重复执行计算下一段运输路线直至第E段运输路线,此时将第一段至第E段运输路线重叠后首次覆盖所述预设路线;
[0013]运输路线传输模块,用于根据垃圾桶数据库,发送每段运输路线依次的所述地理位置至对应所述垃圾种类的垃圾运输车;
[0014]分类垃圾运输车,具有不同垃圾类型的垃圾运输车,用于回收对应类型的垃圾并将其运输到垃圾回收站;用于接收所述运输路线传输模块发送的所述地理位置。
[0015]进一步而言,所述运输策略计算步骤执行时,对应分类垃圾运输车具有相同的最大载重,所述运输策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预设平均速度和运输路线里程数,计算第一分类垃圾运输车在运输路线上的运输时间;再根据各个垃圾桶安置点的垃圾收集时间和返回到垃圾回收站后的垃圾回收时间,计算出第一分类垃圾运输车从第N

1处垃圾桶安置点返回到垃圾回收站的所述第一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和所述下一段运输路线出发时间;
[0016]依次计算出每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和所述下一段运输路线出发时间,所述第一分类垃圾运输车第E次返回垃圾回收站后,所述第一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所有运输路线重叠后首次覆盖所述预设路线,并且第E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小于下班时间。
[0017]进一步而言,当所述第一分类垃圾运输车的第E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大于下班时间时,所述运输策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分类垃圾运输车的第L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最接近所述下班时间,即第L+1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大于所述下班时间且第L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小于所述下班时间,所述第一分类垃圾运输车在第L次返回到垃圾回收站后不再出发;
[0018]派遣第二分类垃圾运输车从垃圾回收站出发按照第L+1段运输路线运行直到最后一段运输路线;所述第一和第二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所有运输路线重叠后首次覆盖所述预设路线,所述第二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最大载重不小于所述第一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最大载重,所述第二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所述最后一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小于所述下班时间,否则重复执行该步骤直到派遣的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所述最后一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小于所述下班时间。
[0019]进一步而言,根据所述第二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最大载重,再执行所述运输策略计算步骤,计算出覆盖剩余所述预设路线的新运输路线;所述第二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所述最后一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根据所述新运输路线计算得到。
[0020]进一步而言,定时更新垃圾桶数据库,针对还未清理的剩余垃圾桶安置点,根据所述运输策略计算步骤更新运输路线。
[0021]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分类垃圾智能运输管理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接收垃圾回收站管辖区域中所有分类垃圾桶的使用信息,所述使用信息包含垃圾桶识别码、重量;根据垃圾桶数据库,所述垃圾桶数据库包含垃圾桶信息,所述垃圾桶信息包含垃圾桶识别码、地理位置、垃圾种类、重量,将所述使用信息写入具有相同垃圾桶识
别码的所述垃圾桶信息中;
[0022]S20:根据预设路线,计算分类垃圾运输车的运输策略;
[0023]所述预设路线为:从垃圾回收站首发且覆盖管辖区域中的所有垃圾桶安置点,最后回到垃圾回收站且总里程数最短的路线,所述垃圾桶安置点和所述垃圾桶识别码具有唯一对应关系;
[0024]运输策略计算步骤为:包含步骤S201:计算第一段运输路线,是指按照所述预设路线并且根据所述垃圾桶数据库,累加依次途经的所述垃圾桶安置点中的相同垃圾种类的重量,并且累加重量达到对应分类垃圾运输车最大实际载重时返回垃圾回收站,所述最大实际载重是指:当第1个至第N个垃圾桶的重量累加大于所述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最大载重,且第1个至第N

1个垃圾桶的重量累加不大于所述垃圾运输车的最大载重;
[0025]所述第一段运输路线为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类垃圾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称重传感器,设置于分类垃圾桶底部,用于获取分类垃圾桶的重量;监测处理模块,用于连接称重传感器并发送使用信息至回收站处理模块,所述使用信息包含垃圾桶识别码、重量;所述回收站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垃圾回收站管辖区域中所有分类垃圾桶的使用信息;用于将所述使用信息写入具有相同垃圾桶识别码的垃圾桶信息中;垃圾桶数据库,包含所述垃圾桶信息,所述垃圾桶信息包含垃圾桶识别码、地理位置、垃圾种类、重量;运输策略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路线,计算分类垃圾运输车的运输策略;所述预设路线为,从垃圾回收站首发且覆盖管辖区域中的所有垃圾桶安置点,最后回到垃圾回收站且总里程数最短的路线,所述垃圾桶安置点和所述垃圾桶识别码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用于运输策略计算步骤为:计算第一段运输路线,是指按照所述预设路线并且根据所述垃圾桶数据库,累加依次途经的所述垃圾桶安置点中的相同垃圾种类的重量,并且累加重量达到对应分类垃圾运输车最大实际载重时返回垃圾回收站,所述最大实际载重是指:当第1个至第N个垃圾桶的重量累加大于所述垃圾运输车的最大载重,且第1个至第N

1个垃圾桶的重量累加不大于所述垃圾运输车的最大载重;所述第一段运输路线为对应分类垃圾运输车从垃圾回收站首发,按照所述预设路线依次到达对应所述垃圾桶安置点,并在第N

1处垃圾桶安置点处返回垃圾回收站;计算下一段运输路线,是指按照所述预设路线,从第N个垃圾桶安置点开始累加依次途经的所述垃圾桶安置点中的相同垃圾种类的重量,当累加重量达到对应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所述最大实际载重时返回垃圾回收站;所述下一段运输路线为对应分类垃圾运输车从垃圾回收站出发,直接开往第N个垃圾桶安置点,再按照所述预设路线依次到达对应所述垃圾桶安置点,当达到所述最大实际载重时返回垃圾回收站;重复执行计算下一段运输路线直至第E段运输路线,此时将第一段至第E段运输路线重叠后首次覆盖所述预设路线;运输路线传输模块,用于根据垃圾桶数据库,发送每段运输路线依次的所述地理位置至对应所述垃圾种类的垃圾运输车;分类垃圾运输车,具有不同垃圾类型的垃圾运输车,用于回收对应类型的垃圾并将其运输到垃圾回收站;用于接收所述运输路线传输模块发送的所述地理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类垃圾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策略计算步骤执行时,对应分类垃圾运输车具有相同的最大载重,所述运输策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预设平均速度和运输路线里程数,计算第一分类垃圾运输车在运输路线上的运输时间;再根据各个垃圾桶安置点的垃圾收集时间和返回到垃圾回收站后的垃圾回收时间,计算出第一分类垃圾运输车从第N

1处垃圾桶安置点返回到垃圾回收站的所述第一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和所述下一段运输路线出发时间;依次计算出每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和所述下一段运输路线出发时间,所述第一分类垃圾运输车第E次返回垃圾回收站后,所述第一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所有运输路线重叠后首次覆盖所述预设路线,并且第E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小于下班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类垃圾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分
类垃圾运输车的第E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大于下班时间时,所述运输策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分类垃圾运输车的第L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最接近所述下班时间,即第L+1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大于所述下班时间且第L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小于所述下班时间,所述第一分类垃圾运输车在第L次返回到垃圾回收站后不再出发;派遣第二分类垃圾运输车从垃圾回收站出发按照第L+1段运输路线运行直到最后一段运输路线;所述第一和第二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所有运输路线重叠后首次覆盖所述预设路线,所述第二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最大载重不小于所述第一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最大载重,所述第二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所述最后一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小于所述下班时间,否则重复执行该步骤直到派遣的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所述最后一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小于所述下班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类垃圾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最大载重,再执行所述运输策略计算步骤,计算出覆盖剩余所述预设路线的新运输路线;所述第二分类垃圾运输车的所述最后一段运输路线返回时间根据所述新运输路线计算得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类垃圾智能运输管理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艾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铭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