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479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及其应用,所述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由以下组分构成:1)组分一:选自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硫酸铝(AS)、聚合硫酸铝(PAS)、聚硅酸铝铁(PSAF)中的至少一种,2)组分二:选自石英砂、硅藻土、高岭土、海泡石、活性炭中的至少一种,和3)组分三:选自黄原胶、瓜尔胶、阿拉伯胶、果胶、海藻酸钠、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对藻类的去除效果明显,安全无毒,投加量大大减少,对藻类的絮凝效率大大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剂可用于去除受水华影响的水厂中的藻类。水华影响的水厂中的藻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藻类过量繁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在长沙,各水厂夏季期间,每年均出现周期性藻类爆发,为应对上述突发情况,水厂惯常采用提高混凝剂用量的方式去除藻类,但由于藻细胞带负电,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难以混凝,同时藻类代谢物在混凝过程中与混凝剂的水解产物反应生成络合物并附着在絮体颗粒表面,阻碍颗粒间的有效碰撞和聚集,因此藻类的混凝成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常用的除藻混凝剂按其分子组成来分主要有无机和有机两种,无机絮凝剂的应用历史悠久,但是投放量大、效率低,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制作成本高,且存在着一定量的残余单体,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故其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原料来源丰富,投药量小,絮凝速度快,不受共存盐类、pH值和温度变化的影响,污泥量少,且安全无毒,可以完全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及其应用,该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对藻类的去除效果明显,安全无毒,投加量大大减少,对藻类的絮凝效率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的药剂可用于去除受水华影响的水厂中的藻类。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由以下组分构成:
[0008]1)组分一:选自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硫酸铝(AS)、聚合硫酸铝(PAS)、聚硅酸铝铁(PSAF)中的至少一种,
[0009]2)组分二:选自石英砂、硅藻土、高岭土、海泡石、活性炭中的至少一种,
[0010]和3)组分三:选自黄原胶、瓜尔胶、阿拉伯胶、果胶、海藻酸钠、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构成,组分一10~20份,组分二20~30份,组分三0.5~1份。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由以下组分构成:聚合氯化铝(PAC)10~20份,黄原胶0.5~1份,石英砂20~30份。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由以下组分构成:聚合氯化铝(PAC)10份,黄原胶1份,石英砂30份。
[0014]进一步地,所述组分二的粒径可选为70~120目、100~200目、200目或325目;优选为100~200目。
[0015]另一方面,一种运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处理水体中藻类的方法,具
体步骤如下:
[0016](1)快速搅拌使待测水样混合均匀;
[0017](2)添加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后先快速搅拌,再中速搅拌,进一步慢速搅拌沉淀,静置,于液面下2cm取上清检测浊度和藻类数量。
[0018]进一步地,步骤(2)中添加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的过程如下:
[0019]步骤一:向待测水样中加入组分一,搅拌混匀;
[0020]步骤二:添加组分二,搅拌混匀;
[0021]步骤三:加入组分三,搅拌均匀。
[0022]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添加组分三之前间隔时间为1~7min,优选为2min。
[0023]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添加组分二之前间隔时间为1~7min,优选为2min。
[0024]进一步地,步骤(1)过程如下:以180r/min快速搅拌10s使待测水样混合均匀。
[0025]进一步地,步骤(2)过程如下:添加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后以180r/min转速快速搅拌6min;再以120r/min转速慢速搅拌6min;进一步以80r/min转速慢速搅拌10min;静置30min;静置结束后在液面以下2Gm处取上清液分析浊度和藻类数量;其中,该过程在六联搅拌器上进行。
[0026]本专利技术的组分一中,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高分子无机絮凝剂,溶解于水中可形成多羟基聚合物,迅速吸附水体中带负电荷的藻类及其他悬浮物,使得胶粒脱稳。
[0027]组分二的加入可以使得微小絮体在微砂表面进行附着,进一步形成密度大、易于沉淀的絮体。使用该技术形成的絮体非常密实,沉降速度加快,提高了处理效率。个别组分二还兼具吸附效果,可以吸附藻类爆发产生的嗅味物质等。
[0028]组分三中,黄原胶为一种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架桥和网捕能力,且主、侧链上含有大量的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可以使得絮体粒径进一步增大。
[002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备有益效果如下: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对藻类的去除效果明显,安全无毒,投加量大大减少,对藻类的絮凝效率大大提高。
[0031]相对于单独使用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可使含藻水体中的浊度降低90%以上,藻类数量可降低95%以上,同时对含藻水体中的COD、总氮、总磷的降低效果明显。
[0032]相对于只投加PAC和黄原胶,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可使絮体沉降速度更快,出水水质更好,若选择具有吸附功效的组分三,还可进一步去除含藻水体中的嗅味物质。
[0033]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聚丙烯酰胺等人工合成高分子助凝剂,本专利技术的产品无毒无害,安全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35]运用实施例
[0036]一种运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处理水体中藻类的方法,具体步骤如
下:
[0037]实验按照以下程序在六联搅拌器上进行:(a)180r/min快速搅拌10s使水样混合均匀;(b)添加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后180r/min快速搅拌6min;(c)120r/min慢速搅拌6min;(d)80r/min慢速搅拌10min;(e)静置30min。静置结束后在液面以下2cm处取上清液分析;取样检测浊度和藻类数量。
[0038]添加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的过程如下:
[0039]步骤一:向待测水样中加入组分一,搅拌混匀;
[0040]步骤二:间隔时间为2min;添加组分二,搅拌混匀;
[0041]步骤三:间隔时间为2min;加入组分三,搅拌均匀。
[0042]实施例1
[0043]一种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由以下组分构成:
[0044]聚合氯化铝10份,黄原胶1份,硅藻土30份,所述硅藻土的粒径为100目。
[0045]实施例2
[0046]一种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由以下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构成:1)组分一:选自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硫酸铝、聚合硫酸铝、聚硅酸铝铁中的至少一种,2)组分二:选自石英砂、硅藻土、高岭土、海泡石、活性炭中的至少一种,和3)组分三:选自黄原胶、瓜尔胶、阿拉伯胶、果胶、海藻酸钠、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构成,组分一10~20份,组分二20~30份,组分三0.5~1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由以下组分构成:聚合氯化铝10~20份,黄原胶0.5~1份,石英砂20~30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由以下组分构成:聚合氯化铝10份,黄原胶1份,石英砂30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然高分子除藻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二的粒径选自为70~120目、100~200目、200目或325目。6.一种运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天然高分子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婷郑恒黄庆赖涵李亚城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