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闭口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4779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闭口训练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右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设有内腔,所述转轴的外部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开口端朝左,其上下臂分别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腔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左端均滑动套设有外壳体,两个所述外壳体的左端都活动连接有唇托,两个所述外壳体之间连接有伸缩杆,所述转轴上贯穿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左端与伸缩杆连接,向右拉动所述拉杆可带动唇托右移,所述拉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本装置设计简单合理,可协调使用者的面部肌肉、对口轮匝肌进行多方向锻炼,从而使使用者口面部肌肉发达,有效治疗因口轮匝肌、唇肌无力而导致的张口呼吸问题。张口呼吸问题。张口呼吸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闭口训练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闭口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正常人在自然状态下,无论是休息还是吞咽,嘴唇都应该是闭合状态,但有部分人由于口轮匝肌无力或者力量不足,会导致嘴唇闭合差及张口呼吸等问题。如果小孩长期张开嘴呼吸,会导致颌面部发育异常,表现为开唇露齿、硬腭高拱、下颌后缩等,呈现出异常面容;长期张开嘴呼吸,还会引起牙龈炎、慢性咽喉炎等疾病。目前市面上的口轮匝肌锻炼器具通常是通过给上下唇增加负荷,然后不断开合口部,以达到锻炼目的,但是其只对单向的上下闭合力有效果,无法对口轮匝肌进行前后方向的肌力锻炼。因此,急需一种适用于张口呼吸的小孩及因张口呼吸而导致口周流涎的患者使用的训练器,能对口轮匝肌进行多方向的锻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新型的闭口训练器,可对口轮匝肌进行多向锻炼。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闭口训练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右端通过转轴连接,左端组成开口状结构,上壳体和下壳体均设有内腔,转轴的外部套设有扭簧,扭簧的开口端朝左,并且其上下臂分别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腔中,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左端均滑动套设有外壳体,两个外壳体的左端都活动连接有唇托,两个外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转轴上贯穿设置有拉杆,拉杆的左端与伸缩杆固定连接,向右拉动拉杆可带动唇托右移,拉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
[0005]本技术方案的原理:上壳体和下壳体在扭簧的作用下自然张开,使用者利用扭簧自身的弹力,不断开合口部以锻炼上下方向的口轮匝肌;拉杆带动外壳体移动的同时,唇托也受力移动,此时使用者含住唇托用力抵抗这个拉力,即可对前后方向的口轮匝肌进行锻炼。
[0006]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0007](1)在传统的锻炼上下方向的口轮匝肌基础上,设置伸缩杆和拉杆,当拉杆右移,则伸缩杆会带动外壳体右移,进而使得唇托右移,此时使用者唇部用力抵抗右移,可对其前后方向的口轮匝肌进行锻炼,并且在使用者用力的同时,可以带动面部其他肌肉协同作用,既能对口轮匝肌进行多方向的锻炼,还能协调其他面部肌肉。
[0008](2)唇托与外壳体之间活动连接,在使用时可以依具体情况,将唇托更换为不同的长度规格,使本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嘴唇长度的使用者,更使得口轮匝肌可以整体受力。
[0009]优选地,第一挡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伸缩套管,该伸缩套管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设在该伸缩套管的外部。
[0010]通过上述装置,可以保护使用者唇部,当使用者向右拉动第一挡板时,伸缩杆即带动外壳体发生移动,进而改变唇托的位置,同时伸缩杆的长度减短,可以辅助唇托稳定缓慢地移动;设第一弹簧,当拉动第一挡板挤压第一弹簧时,受第一弹簧的缓冲,唇托不会在瞬间发生剧烈移动,以避免对使用者唇部的损伤,使用完毕后唇托则自动复位。
[0011]优选地,外壳体均设有空腔,该空腔中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右端与上壳体或下壳体固定连接,左端与该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2]通过上述装置,可以更加方便改变唇托的位置,以便对口轮匝肌进行前后方向的锻炼,并且第二弹簧可以缓冲拉力,避免使用者唇部受损。
[0013]优选地,外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出点,在其中一个凸出点上设置有锁扣。
[0014]通过上述装置,本装置在使用完毕后,可将锁扣与另一个凸出点卡接,使上壳体和下壳体尽量贴合放置,能减少装置的占用空间、方便收纳。
[0015]优选地,唇托由软硅胶制成。
[0016]通过上述装置,可以增加装置的舒适度,避免对使用者唇部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其中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另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其中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其中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

上壳体、2

下壳体、3

转轴、4

扭簧、5

外壳体、6

唇托、7

伸缩杆、8

拉杆、9

第一挡板、10

第二挡板、11

第一弹簧、12

第二弹簧、13

凸出点、14

锁扣。
[0023]如图1

4所示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闭口训练器,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右端通过转轴3连接,左端组成开口状结构,上壳体1和下壳体2均设有内腔,转轴3的外部套设有扭簧4,扭簧4的开口端朝左,并且其上下臂分别设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内腔中,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端均滑动套设有外壳体5,两个外壳体5的左端都活动连接有唇托6,两个外壳体5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7,转轴3上贯穿设置有拉杆8,拉杆8的左端与伸缩杆7固定连接,向右拉动拉杆8可带动唇托6右移,拉杆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9。
[0024]具体的,第一挡板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伸缩套管,该伸缩套管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挡板10,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第一弹簧11套设在该伸缩套管的外部。
[0025]具体的,外壳体5均设有空腔,该空腔中设有第二弹簧12,第二弹簧12的右端与上壳体1或下壳体2固定连接,左端与该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0026]具体的,外壳体5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出点13,在其中一个凸出点13上设置有锁扣14。
[0027]具体的,唇托6由软硅胶制成。
[0028]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者将其上下唇放在唇托6中,初始状态时,上壳体1和下壳体2在扭簧4的作用下自动张开,使用者通过抵抗扭簧4上下方向的弹力,做口部开合运动,对上下方向的口轮匝肌进行锻炼;向右拉动拉杆8,拉杆8能带动外壳体5相对上壳体1或下壳体2向右滑动,同时伸缩杆7的长度减短,外壳体5的右移使得唇托6右移,而使用者通过唇部用力抵抗唇托6右移,做口部内收的动作,即可对前后方向的口轮匝肌进行锻炼;进一步地,因为唇托6与外壳体5之间活动连接,使得唇托6可单独拆卸,依据使用者的年龄、嘴唇长度等实际情况,将其更换为不同的长度规格,使口轮匝肌可以整体受力;进一步的,装置使用完毕后,将锁扣14与另外一个凸出点13卡接,即可使得上壳体1和下壳体2固定贴合,便于收纳。
[002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闭口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右端通过转轴(3)连接,左端组成开口状结构,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均设有内腔,所述转轴(3)的外部套设有扭簧(4),所述扭簧(4)的开口端朝左,并且其上下臂分别设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内腔中,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端均滑动套设有外壳体(5),两个所述外壳体(5)的左端都活动连接有唇托(6),两个所述外壳体(5)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7),所述转轴(3)上贯穿设置有拉杆(8),所述拉杆(8)的左端与伸缩杆(7)固定连接,向右拉动所述拉杆(8)可带动唇托(6)右移,所述拉杆(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闭口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宵铤关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