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35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固定在患者头部的头部固定带,所述头部固定带底部设有用于对患者口腔颌面部肌力进行康复训练的训练板,所述头部固定带两侧均设有调节机构,且两个调节机构底端之间连接有防护壳,所述训练板位于防护壳靠近头部固定带的一侧,所述防护壳上设有用于对训练板进行连接的连接机构;此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通过设有的收集检测装置,从而不仅能够对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在进行训练时,起到对其嘴部产生的口水进行收集的作用,便于患者进行抿嘴训练,且在训练的同时,根据其产生的口水量,实现对接触壳两侧的训练重量可以根据儿童产生唾液的程度进行精准调节,进一步的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效果。者康复训练效果。者康复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
,具体为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体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用来进食、呈现表情和说话的重要器官。有些患者由于脑损伤或面神经损伤,常会引起颌面部肌肉力量不足或一侧麻痹,表现为双唇闭合不全、流涎、说话不清或一侧嘴角拉向对侧(嘴歪)等症状,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口腔颌面部肌肉的康复训练。
[0003]目前,现有的患者在进行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时,通常会使用训练板对进行辅助训练,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进行训练时,其在护士的指导下,使用嘴唇抿住训练板,护士则定时在训练板的两端增加积木,用于增加训练板的训练难度,然而针对于不同的儿童患者,护士无法精准的判断患者的颌面部肌力锻炼程度,导致年龄较小的患者无法得到很好的康复训练。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0005]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固定在患者头部的头部固定带(1),所述头部固定带(1)底部设有用于对患者口腔颌面部肌力进行康复训练的训练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带(1)两侧均设有调节机构(3),且两个调节机构(3)底端之间连接有防护壳(4),所述训练板(2)位于防护壳(4)靠近头部固定带(1)的一侧,所述防护壳(4)上设有用于对训练板(2)进行连接的连接机构(5);所述训练板(2)包括接触壳(21),所述接触壳(21)顶端安装有接触盖(22),所述接触壳(21)底部且远离防护壳(4)的一侧设有开口(211),所述接触壳(21)内部设有用于对患者训练时产生的口水进行收集的收集检测装置(6);所述接触壳(21)的两端设有重量调节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检测装置(6)包括设置在开口(211)处的第一吸水海绵(61),所述第一吸水海绵(61)上且位于接触壳(21)内部设有第二吸水海绵(62);所述接触壳(21)内部且位于第二吸水海绵(62)外侧设有两个导向限位条(63),两个所述导向限位条(63)之间设有弹性推动件(64);所述导向限位条(63)上等距离设有多个呈斜形状开口(211),两个所述导向限位条(63)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检测件(6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推动件(64)包括一端与接触壳(21)内壁固定连接的多个弹性片(641),且多个弹性片(6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板(642),所述推动板(642)位于两个导向限位条(63)之间,且推动板(642)与第二吸水海绵(62)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65)包括设置在导向限位条(63)外侧的固定条(651),且固定条(651)与导向限位条(63)之间形成检测腔体(652),所述检测腔体(652)内部的底端设有压力传感器(653),且压力传感器(653)上连接有检测板(654),且检测板(654)外侧与检测检测腔体(652)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板(654)上设有第三吸水海绵(65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歌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