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气动式无水启动自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4694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式无水启动自吸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气液分离腔室和缩放型气液分离腔室,两腔室分别安置于驱动装置两侧;驱动装置利用高速气体带动驱动盘旋转,进而带动驱动轴旋转,气液分离腔室利用伸缩活塞轴杆产生腔室与外界压差将水吸入,实现吸水、气液分离以及排水,缩放型气液分离腔室利用内外腔体积进行缩放产生压差将水吸入,实现吸水、气液分离以及排水,同时两个腔室通过从驱动装置流出的高速气体,更快实现空气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安装在离心泵进口管上,实现了离心泵无水启动,直接进入正常运行工况,利用两腔室自身结构实现气液层层分离,并在高速气体作用下,两腔室更快将空气排出,腔内充水,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操作过程。简化操作过程。简化操作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式无水启动自吸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快速自吸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式无水启动自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离心泵在农业灌溉、生活排水、工业流体输送等领域应用广泛。由于离心泵启动前腔内充满空气,而空气产生的离心力不足以进行输水。因此,离心泵启动前需进行灌泵操作,而该操作复杂耗时,且外接真空泵进行抽真空噪声大、能耗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气动式无水启动自吸装置解决离心泵启动灌水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式无水启动自吸装置,该装置不同于传统电力驱动,采用气体驱动方式,耗能少,操作简便,且启动时可利用气液分离腔室自身结构,快速完成吸气、排气、腔内灌满水的过程,同时层层气液分离也可保证空气完全被排出,最后装置停止运行后,利用自身结构将水封闭在装置内,从而使得装置内始终充满水,当离心泵再次启动时,可直接进入正常运行工况,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0005]一种气动式无水启动自吸装置,该装置结构为对称圆筒结构,包括驱动装置、气液分离腔室和缩放型气液分离腔室,气液分离腔室和缩放型气液分离腔室分别安置于驱动装置两侧,且驱动装置两侧对称安置有气体加速通道;气液分离腔室内腔和缩放型气液分离腔室内腔分别通过相应的气液流道与相应气体加速通道的出口的相连,气体加速通道的出口与气液流道连接处设有通气阀门;气液分离腔室和缩放型气液分离腔室内腔与气液流道接口处设有单向阀门,单向阀门关于腔室中心轴对称设置;
[0006]驱动装置两侧的驱动轴分别与气液分离腔室和缩放型气液分离腔室的驱动轴相连;两侧驱动轴不发生干涉;驱动装置利用高速气体带动驱动盘旋转,从而带动驱动轴旋转;
[0007]气液分离腔室通过内部的伸缩活塞轴杆产生腔室与外界压差将水吸入,实现吸水、气液分离以及排水;
[0008]缩放型气液分离腔室利用内外腔体积进行缩放产生压差快速将水吸入,实现吸水、气液分离以及排水;
[0009]驱动装置,气液分离腔室和缩放型气液分离腔室底部安置有固定支架;
[0010]驱动装置由外到内依次设有驱动装置外壳壁,顶部气体进口,气体加速通道进口,气体加速通道,驱动装置内壳壁,渐缩气体流道,A侧气体驱动盘,B侧气体驱动盘,菱形分流装置,底部B侧气体进口,底部A侧气体进口;
[0011]顶部气体进口穿过驱动装置外壳壁以及驱动装置内壳壁,与渐缩气体流道顶部相接通,底部A侧气体进口设置于A侧气体驱动盘一侧,且其穿过驱动装置外壳壁以及驱动装置内壳壁,与渐缩气体流道底部相接通,底部B侧气体进口设置于B侧气体驱动盘一侧,且其
穿过驱动装置外壳壁以及驱动装置内壳壁,与渐缩气体流道底部相接通,菱形分流装置设置于渐缩气体流道底部,将底部进气分为A、B两侧;
[0012]气体加速通道进口与气体加速通道相连通,且对称安置于驱动装置两侧,气体加速通道由底部至顶部为渐缩型;
[0013]渐缩气体流道对称安置,且由底部至顶部为渐缩型;
[0014]B侧的驱动轴上设有若干B侧气体驱动盘,从气体进口到出口方向,驱动盘为先疏后密设置,密集点靠近气体加速通道进口;每个B侧气体驱动盘上均设有若干气体流道和相对应的气体出口,每个气体流道上均设有若干个气体穿过孔,且孔半径沿气体流道的气体出口以一定比例缩小;
[0015]B侧气体驱动盘在顶部气体进口以及底部B侧气体进口作用下呈正转,A侧气体驱动盘结构与B侧气体驱动盘结构一致,A侧气体驱动盘与B侧气体驱动盘安置于顶部气体进口两侧,A侧气体驱动盘在顶部气体进口以及底部A侧气体进口作用下呈反转,转动时,A侧气体驱动盘与B侧气体驱动盘不发生干涉;
[0016]进一步的,气体加速通道为三段式,半径以0.5倍缩小;渐缩气体流道的底部至顶部为渐缩型,且底部半径为顶部半径的5倍;B侧气体驱动盘上设置3个气体流道,相邻夹角120
°
,其中,述气体穿过孔呈圆形,气体穿过孔半径以0.8倍缩小若干次,直至孔接近气体出口;气体出口呈方形;
[0017]单向阀门包括第一转轴,弹簧一和第一挡板,弹簧一两侧分别连接气液流道的壁面和第一挡板;
[0018]通气阀门包括尖顶,内嵌移动块,翼形,通气阀门的固定支架,通气阀门的伸缩轴杆,通气阀门的挡板,通气阀门的滑轮,通气挡板,固体块和通气阀门的滑轨,尖顶安置于气体加速通道1壁面,安放位置与内嵌移动块位置对应,内嵌移动块安置于翼形内部,尖顶和内嵌移动块的数量均为2个;翼形初始位置安放于通气阀门的固定支架处,通气阀门的伸缩轴杆与翼形和通气挡板相连,通气挡板与固体块相连,固体块与通气阀门的挡板和通气阀门的滑轮相连,通气阀门的挡板关于通气阀门的滑轮上下对称设置,通气阀门的滑轮于通气阀门的滑轨内运作,通气阀门的滑轨安置于气液流道的壁面内。
[0019]气液分离腔室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气液分离腔室进水口,气液分离腔室外壳壁,螺旋气液分离装置,气液分离腔室内壳壁,伸缩活塞轴杆和六边凹凸叶轮;
[0020]其中,螺旋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固定螺旋气液分离装置和第一转动螺旋气液分离装置,固定螺旋气液分离装置安置于两侧进口处,同时穿透气液分离腔室内壳壁,且其上设有第二转轴,第二挡板,弹簧二,第一螺旋刀片,第一转动轮盘,固定螺旋气液分离装置的叶轮和旋转体;第二转轴连接气液分离腔室外壳壁与第二挡板,弹簧二与第二挡板和旋转体相连,第一转动轮盘连接旋转体以及固定螺旋气液分离装置的叶轮,第一转动轮盘供固定螺旋气液分离装置的叶轮旋转,第一螺旋刀片安置于旋转体表面,数量为若干个;
[0021]第一转动螺旋气液分离装置穿透气液分离腔室内壳壁,该装置共安置若干个,其设有第二转动轮盘,第二螺旋刀片和第一转动螺旋气液分离装置的叶轮;第二转动轮盘结构与第一转动轮盘一致,供第一转动螺旋气液分离装置以及第一转动螺旋气液分离装置的叶轮转动,第一转动螺旋气液分离装置表面安置有若干个第二螺旋刀片;
[0022]伸缩活塞轴杆共安置若干个,其设有伸缩活塞轴杆的滚珠,固定轴杆,移动轴杆,
弹簧三,第一流道,伸缩活塞轴杆的玻璃管,活塞,弹簧四,伸缩活塞轴杆的叶轮,第二流道,活塞挡板,弹簧五,第三转轴和第三挡板;伸缩活塞轴杆的滚珠安置于外层伸缩滑轨内,其与固定轴杆一端相连,移动轴杆与固定轴杆相连,关于弹簧三对称安置,且与弹簧三一同安置于伸缩活塞轴杆的玻璃管内部,第一流道安置于伸缩活塞轴杆的玻璃管外部,关于固定轴杆中心线称安置若干个,活塞与固定轴杆另一端相连,且其两端均设有活塞挡板,两侧的活塞挡板上均设置若干个第二流道,第二流道内部安置有弹簧四和伸缩活塞轴杆的叶轮,弹簧五连接活塞挡板和第三挡板,第三转轴连接第三挡板和气液分离腔室内壳壁,此处弹簧五,第三转轴,第三挡板关于伸缩活塞轴杆中心对称安置;
[0023]六边凹凸叶轮上设有外层伸缩滑轨,轴珠,轴珠滑轨,气液分离腔室的外接驱动轴和六边凹凸叶轮的伸缩轴杆;外层伸缩滑轨环绕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式无水启动自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结构为对称圆筒结构,包括驱动装置(19)、气液分离腔室(17)和缩放型气液分离腔室(18),所述气液分离腔室(17)和缩放型气液分离腔室(18)分别安置于驱动装置(19)两侧,且驱动装置(19)两侧对称安置有气体加速通道(1);所述气液分离腔室(17)内腔和缩放型气液分离腔室(18)内腔分别通过相应的气液流道(15)与相应气体加速通道的出口(13)的相连,所述气体加速通道的出口(13)与气液流道(15)连接处设有通气阀门(14);所述气液分离腔室(17)和缩放型气液分离腔室(18)内腔与气液流道(15)接口处设有单向阀门(16),所述单向阀门(16)关于腔室中心轴对称设置;驱动装置(19)两侧的驱动轴分别与气液分离腔室(17)和缩放型气液分离腔室(18)的驱动轴相连;两侧驱动轴不发生干涉;驱动装置(19)利用高速气体带动驱动盘旋转,从而带动驱动轴旋转;气液分离腔室(17)通过内部的伸缩活塞轴杆(26)产生腔室与外界压差将水吸入,实现吸水、气液分离以及排水;缩放型气液分离腔室(18)利用内外腔体积进行缩放产生压差快速将水吸入,实现吸水、气液分离以及排水;所述驱动装置(19),气液分离腔室(17)和缩放型气液分离腔室(18)底部安置有固定支架(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式无水启动自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9)由外到内依次设有驱动装置外壳壁(4),顶部气体进口(2),气体加速通道进口(3),气体加速通道(1),驱动装置内壳壁(5),渐缩气体流道(9),A侧气体驱动盘(6),B侧气体驱动盘(7),菱形分流装置(8),底部B侧气体进口(11),底部A侧气体进口(10);所述顶部气体进口(2)穿过驱动装置外壳壁(4)以及驱动装置内壳壁(5),与渐缩气体流道(9)顶部相接通,所述底部A侧气体进口(10)设置于A侧气体驱动盘(6)一侧,且其穿过驱动装置外壳壁(4)以及驱动装置内壳壁(5),与渐缩气体流道(9)底部相接通,所述底部B侧气体进口(11)设置于B侧气体驱动盘(7)一侧,且其穿过驱动装置外壳壁(4)以及驱动装置内壳壁(5),与渐缩气体流道(9)底部相接通,所述菱形分流装置(8)设置于渐缩气体流道(9)底部,将底部进气分为A、B两侧;所述气体加速通道进口(3)与气体加速通道(1)相连通,且对称安置于驱动装置(19)两侧,气体加速通道(1)由底部至顶部为渐缩型;所述渐缩气体流道(9)对称安置,且由底部至顶部为渐缩型;所述B侧的驱动轴(74)上设有若干B侧气体驱动盘(7),从气体进口到出口方向,驱动盘为先疏后密设置,密集点靠近气体加速通道进口(3);每个B侧气体驱动盘(7)上均设有若干气体流道(71)和相对应的气体出口(73),每个气体流道(71)上均设有若干个气体穿过孔(72),且孔半径沿气体流道(71)的气体出口(73)以一定比例缩小;所述B侧气体驱动盘(7)在顶部气体进口(2)以及底部B侧气体进口(11)作用下呈正转,所述A侧气体驱动盘(6)结构与B侧气体驱动盘(7)结构一致,A侧气体驱动盘(6)与B侧气体驱动盘(7)安置于顶部气体进口(2)两侧,A侧气体驱动盘(6)在顶部气体进口(2)以及底部A侧气体进口(10)作用下呈反转,转动时,A侧气体驱动盘(6)与B侧气体驱动盘(7)不发生干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式无水启动自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加速通道(1)为三段式,半径以0.5倍缩小;渐缩气体流道(9)的底部至顶部为渐缩型,且底部半径为顶部半径的5倍;所述B侧气体驱动盘(7)上设置3个气体流道(71),相邻夹角120
°
,其中,所述述气体穿过孔(72)呈圆形,气体穿过孔(72)半径以0.8倍缩小若干次,直至孔接近气体出口(73);气体出口(73)呈方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式无水启动自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单向阀门(16)包括第一转轴(161),弹簧一(162)和第一挡板(163),所述弹簧一(162)两侧分别连接气液流道(15)的壁面和第一挡板(163);所述通气阀门(14)包括尖顶(141),内嵌移动块(142),翼形(143),通气阀门的固定支架(144),通气阀门的伸缩轴杆(145),通气阀门的挡板(146),通气阀门的滑轮(147),通气挡板(148),固体块(149)和通气阀门的滑轨(1410),所述尖顶(141)安置于气体加速通道(1)壁面,安放位置与内嵌移动块(142)位置对应,所述内嵌移动块(142)安置于翼形(143)内部,尖顶(141)和内嵌移动块(142)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翼形(143)初始位置安放于通气阀门的固定支架(144)处,所述通气阀门的伸缩轴杆(145)与翼形(143)和通气挡板(148)相连,所述通气挡板(148)与固体块(149)相连,所述固体块(149)与通气阀门的挡板(146)和通气阀门的滑轮(147)相连,所述通气阀门的挡板(146)关于通气阀门的滑轮(147)上下对称设置,所述通气阀门的滑轮(147)于通气阀门的滑轨(1410)内运作,所述通气阀门的滑轨(1410)安置于气液流道(15)的壁面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式无水启动自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腔室(17)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气液分离腔室进水口(20),气液分离腔室外壳壁(22),螺旋气液分离装置,气液分离腔室内壳壁(24),伸缩活塞轴杆(26)和六边凹凸叶轮(25);其中,螺旋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固定螺旋气液分离装置(21)和第一转动螺旋气液分离装置(23),所述固定螺旋气液分离装置(21)安置于两侧进口处,同时穿透气液分离腔室内壳壁(24),且其上设有第二转轴(211),第二挡板(212),弹簧二(213),第一螺旋刀片(214),第一转动轮盘(215),固定螺旋气液分离装置的叶轮(216)和旋转体(217);所述第二转轴(211)连接气液分离腔室外壳壁(22)与第二挡板(212),所述弹簧二(213)与第二挡板(212)和旋转体(217)相连,所述第一转动轮盘(215)连接旋转体(217)以及固定螺旋气液分离装置的叶轮(216),所述第一转动轮盘(215)供固定螺旋气液分离装置的叶轮(216)旋转,所述第一螺旋刀片(214)安置于旋转体(217)表面,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第一转动螺旋气液分离装置(23)穿透气液分离腔室内壳壁(24),该装置共安置若干个,其设有第二转动轮盘(231),第二螺旋刀片(232)和第一转动螺旋气液分离装置的叶轮(233);所述第二转动轮盘(231)结构与第一转动轮盘(215)一致,供第一转动螺旋气液分离装置(23)以及第一转动螺旋气液分离装置的叶轮(233)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螺旋气液分离装置(23)表面安置有若干个第二螺旋刀片(232);伸缩活塞轴杆(26)共安置若干个,其设有伸缩活塞轴杆的滚珠(261),固定轴杆(262),移动轴杆(263),弹簧三(264),第一流道(265),伸缩活塞轴杆的玻璃管(266),活塞(267),弹簧四(268),伸缩活塞轴杆的叶轮(269),第二流道(2610),活塞挡板(2611),弹簧五(2612),第三转轴(2613)和第三挡板(2614);所述伸缩活塞轴杆的滚珠(261)安置于外层伸缩滑轨(251)内,其与固定轴杆(262)一端相连,所述移动轴杆(263)与固定轴杆(262)相连,
关于弹簧三(264)对称安置,且与弹簧三(264)一同安置于伸缩活塞轴杆的玻璃管(266)内部,所述第一流道(265)安置于伸缩活塞轴杆的玻璃管(266)外部,关于固定轴杆(262)中心线称安置若干个,所述活塞(267)与固定轴杆(262)另一端相连,且其两端均设有活塞挡板(2611),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光杰杜佳霖常浩洪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