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及镁合金表面制备抗菌涂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457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镁及镁合金表面制备抗菌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铜靶安装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镀设备的靶位,将镁/镁合金基体固定于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镀设备的试样台上,铜靶相对于镁/镁合金基体平行设置,然后进行渗镀得到渗镀层;具体渗镀参数控制为:铜靶的源极电压为600~700V,镁/镁合金基体的工作电压为400~450V,铜靶与镁/镁合金基体之间的间距为8~15mm,氩气气压为20~45Pa,渗镀时间为3~5h。本发明专利技术渗镀层利用各层Cu离子浓度不同,实现Cu离子的梯度释放,针对术后感染程度较强的早期感染先进行高浓度Cu离子释放,进行强抗菌治疗;针对感染程度不断减弱的迟发型感染进行浓度不断降低的Cu离子释放,进行弱抗菌治疗,使得Cu离子的释放与抗菌功能实现动态匹配。菌功能实现动态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及镁合金表面制备抗菌涂层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涂层
,具体涉及一种镁及镁合金表面制备抗菌涂层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骨科术后感染是骨科手术中最严重和复杂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创口愈合甚至生命造成极大威胁,一直受到临床医生及相关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其中,由于骨科内植入材料在植入过程中造成病原菌侵入骨组织导致感染的发生是造成骨科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骨科人工植入手术的感染分成早期感染和迟发性感染。早期感染主要是手术切口在暴露手术视野的同时,切割、牵拉、分离、植入等操作导致外部细菌侵入切口,造成术后感染风险增高,一般从手术结束开始,一直延续到术后一个月左右,此时感染风险最大,感染程度较强。而迟发性感染,则是由于病患术后个人体质下降造成,一般在术后2

3个月出现,此时感染程度较弱。
[0003]目前临床上为了避免骨科手术感染的发生,主要采取术前预防和术后治疗两种方法。术前预防感染的方法主要包括保持手术过程中周围环境清洁、对手术器具和植入物进行严格消毒以及缩短手术时间等,而术后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及镁合金表面制备抗菌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铜靶安装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镀设备的靶位,将镁/镁合金基体固定于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镀设备的试样台上,铜靶相对于镁/镁合金基体平行设置,然后进行渗镀得到渗镀层;具体渗镀参数控制为:铜靶的源极电压为600~700V,镁/镁合金基体的工作电压为400~450V,铜靶与镁/镁合金基体之间的间距为8~15mm,氩气气压为20~45Pa,渗镀时间为3~5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及镁合金表面制备抗菌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镀层包括位于镁/镁合金基体表面的沉积层以及从镁/镁合金基体表面渗入到内部的扩散层;所述沉积层的厚度为10~15μm,成分为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微观组织为α相;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辰陈小虎韩俊刚曹召勋赵枢明付玉王荫洋邵志文徐永东朱秀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