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肛管排气装置,包括收集瓶、转接瓶、软管;收集瓶的瓶身上或转接瓶的瓶身上设置有容量刻度,或者收集瓶的瓶身上和转接瓶的瓶身上均分别设置有容量刻度。收集瓶设置有第一瓶嘴和第一瓶盖,软管从收集瓶的外侧穿设第一瓶盖,并延伸至收集瓶的内侧,收集瓶的内侧底部与转接瓶的内侧底部连通,转接瓶设置有第二瓶嘴和第二瓶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用时,软管相对收集瓶是固定连接的,解决了使用过程中软管容易脱离瓶子的问题;在肛管排气术后,能够容易地获知患者的排气量,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参照依据;患者排出的气体储存在收集瓶内,不能够散逸到病房空间中,大大减少了对病房环境的污染。染。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肛管排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肛管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中工作中,因腹胀需要进行肛管排气的患者很多,肛管排气术,适用于排除肠腔积气,减轻腹胀。目前常用的做法是:采用左侧卧位或者仰卧位,使用的橡胶软管的一端插入装有水的瓶子中,瓶子方在地面上,软管的另一端和患者的肛管进行连接,插入直肠部位约15
‑
20cm左右,并将软管固定于患者的臀部,在肠道的收缩包裹下,插入直肠的软管外壁会与靠近肛门处的肠道内壁自然形成气密贴合,肠道内的气体通过软管排出体外,排气时间在15
‑
20分钟之间,装水的瓶子主要是通过气泡来观察排气是否顺畅。使用目前的器械进行肛管排气,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软管与瓶子之间没有固定连接,软管随气体的排出会蠕动,当排气量大时,容易导致软管脱离瓶子;二、从肠道排出的气体会从瓶口散逸,很难进行收集,也就很难测量出排出气体的量,无法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参照依据;三、排出的气体直接散逸到病房内,而这些排出的气体往往具有臭味,对病房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肛管排气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一种肛管排气装置,包括收集瓶、转接瓶、软管;所述收集瓶和所述转接瓶均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所述收集瓶的瓶身上或所述转接瓶的瓶身上设置有容量刻度,或者所述收集瓶的瓶身上和所述转接瓶的瓶身上均分别设置有容量刻度。
[0005]所述收集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瓶嘴,所述第一瓶嘴上可拆卸气密盖合有第一瓶盖,所述软管的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排气端,所述排气端从所述收集瓶的外侧穿设所述第一瓶盖,并延伸至所述收集瓶的内侧,所述第一瓶盖与所述软管的外侧壁气密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瓶的内侧底部与所述转接瓶的内侧底部连通,所述转接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瓶嘴,所述第二瓶嘴上可拆卸气密盖合有第二瓶盖。
[0006]优选地,所述软管远离所述收集瓶的一段上设置有长度刻度。
[0007]优选地,所述软管靠近所述第一瓶盖的位置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通过方向由所述收集瓶的外侧往所述收集瓶的内侧。
[0008]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包括C形扣和胶贴,所述C形扣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所述软管远离所述收集瓶的一段上,所述胶贴的表面与所述C形扣的中心线垂直,所述胶贴的胶面朝向所述软管的插入端所在侧,所述胶贴的胶面上可撕开地覆盖有离型纸。
[0009]优选地,所述收集瓶的高度小于30cm。
[0010]优选地,所述收集瓶与所述转接瓶的底面相互平行,且所述收集瓶与所述转接瓶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收集瓶和所述转接瓶的底部均固定安装在一块底板上,所述底板的
长度大于所述收集瓶和所述转接瓶的底部长度之和,所述底板的宽度即大于所述收集瓶的底部宽度,也大于所述转接瓶的底部宽度。
[0012]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的第一瓶盖与软管的外侧壁气密固定连接,第一瓶盖可拆卸气密盖合第一瓶嘴,在使用用时,软管相对收集瓶是固定连接的,从而解决了使用过程中软管容易脱离瓶子的问题;收集瓶、转接瓶、容量刻度值等的设置,使得在肛管排气术后,能够容易地获知患者的排气量,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参照依据;患者排出的气体储存在收集瓶内,不能够散逸到病房空间中,有利于在转移后再进行集中处理,大大减少了对病房环境的污染;软管远离收集瓶的一段上设置有长度刻度,方便医护人员获知已插入患者肛门的软管长度,减少因软管插入过长或过短而影响排气的情况发生;固定器的设置,大大方便了软管相对患者身体的固定,免去在软管上缠绕胶带的麻烦;单向阀的设置,免去在肛管排气结束时另寻夹子等外设装置夹紧软管的麻烦,还能够使得在肛管排气术进行过程中,即使插入直肠的软管外壁会与靠近肛门处的肠道内壁没能形成较好的气密贴合,收集瓶内的气体也不会反向通过软管从软管与肠道内壁的间隙排出,对气体的收集量的准确度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状态的局部剖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7]其中:1
‑
收集瓶、11
‑
第一瓶嘴、12
‑
第一瓶盖、2
‑
转接瓶、21
‑
第二瓶嘴、22
‑
第二瓶盖、3
‑
软管、31
‑
插入端、32
‑
排气端、33
‑
长度刻度、4
‑
容量刻度、5
‑
单向阀、6
‑
固定器、61
‑
C形扣、62
‑
胶贴、7
‑
底板、8
‑
连通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
图3,在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肛管排气装置,包括收集瓶1、转接瓶2、软管3;收集瓶1和转接瓶2均采用透明材料,如聚丙烯材料制作,收集瓶1的瓶身上设置有容量刻度4。
[0020]收集瓶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瓶嘴11,第一瓶嘴11上可拆卸气密盖合有第一瓶盖12,软管3的一端为插入端31、另一端为排气端32,排气端32从收集瓶1的外侧穿设第一瓶盖12,并延伸至收集瓶1的内侧,第一瓶盖12与软管3的外侧壁气密固定连接,收集瓶1的内侧底部与转接瓶2的内侧底部连通,转接瓶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瓶嘴21,第二瓶嘴21上可拆卸气密盖合有第二瓶盖22。
[0021]由于第一瓶盖12与软管3的外侧壁气密固定连接,第一瓶盖12可拆卸气密盖合第一瓶嘴11,因此,在使用时,软管3相对收集瓶1是固定连接的,从而解决了使用过程中软管3容易脱离瓶子的问题。
[0022]为方便收集瓶1和转接瓶2的拿取、放置和使用,也为了提高收集瓶1和转接瓶2放置在地面上时的稳定性,减少收集瓶1和转接瓶2受到意外碰撞时倾翻的可能,优选地,收集瓶1与转接瓶2的底面相互平行,且收集瓶1与转接瓶2固定连接,为进一步提高收集瓶1和转接瓶2的放置稳定性,收集瓶1和转接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肛管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瓶、转接瓶、软管;所述收集瓶和所述转接瓶均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所述收集瓶的瓶身上或所述转接瓶的瓶身上设置有容量刻度,或者所述收集瓶的瓶身上和所述转接瓶的瓶身上均分别设置有容量刻度;所述收集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瓶嘴,所述第一瓶嘴上可拆卸气密盖合有第一瓶盖,所述软管的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排气端,所述排气端从所述收集瓶的外侧穿设所述第一瓶盖,并延伸至所述收集瓶的内侧,所述第一瓶盖与所述软管的外侧壁气密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瓶的内侧底部与所述转接瓶的内侧底部连通,所述转接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瓶嘴,所述第二瓶嘴上可拆卸气密盖合有第二瓶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管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远离所述收集瓶的一段上设置有长度刻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管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靠近所述第一瓶盖的位置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略华,林锋,韦秀玲,赵莹莹,梁艳,邓雁,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