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极耳整形方法及其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具体为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极耳整形方法及其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不断提升,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在改进电池化学体系的同时,留给活性物质更多的物理空间、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也成为普遍做法,以致于单体电池尺寸越来越大,厚度也越来越厚,8~16mm已较为常见。
[0003]动力电池的正极或负极集流体极耳布置工艺一般有沿电芯厚度方向居中和偏向一侧两种方式,工艺上一般先把正极或负极集流体极耳压紧,然后对集流体极耳压紧位置先预焊,再通过主焊把连接电池外部的正极或负极极耳焊接在预焊后的集流体极耳上。对厚度大的动力电池来说,模组装配和电池应用时由于装配工艺和应用工况对电池内部集流体极耳的受力分布在单片金属箔材上,、断裂风险大。特别是对于厚度大、偏极耳的动力电池来说,电池单元组装成模组时,在支撑面板上常共用一个定位孔插入,且在极耳弯折和滚极耳等工序中,电池内部集流体极耳金属箔材沿厚度方向受集流体极耳上下部受力影响,易在主焊预焊交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极耳整形方法,动力电池包括正极片(3)、负极片(4)、隔膜(2)、极耳(1)、电解液、外包装材料(5),所述负极片(4)、隔膜(2)、正极片(3)采用叠片或卷绕方式组成动力电池的电芯;所述的正极片或负极片由正极或负极活性物质涂覆在集流体上构成,所述集流体上设有外部延伸的集流体极耳(41);其特征在于动力电池集流体极耳整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压紧:电芯中正极集流体或负极集流体设有向外伸出的集流体极耳(41),将所述集流体极耳(41)分别沿着电芯端面向下压紧,压紧处距离隔膜W1;S2.一次整形:沿S1中所述的W1处向上弯折,形成集流体极耳a,弯折角度为α;S3.二次整形:采用整形装置在距离隔膜W2处进行二次弯折,形成集流体极耳b,弯折角度为β;S4.对步骤S3整形后的集流体极耳金属箔材水平整平;S5.焊接:对距隔膜W3处对集流体极耳金属箔材进行预焊接;再通过主焊接将集流体极耳金属箔材同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集流体极耳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W1是一次整形弯折点的水平距离,数值为1~3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集流体极耳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弯折的角度α为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道振,韩笑,饶绍建,吴荻,陈海港,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