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边缘智能感知体的人脸采集系统及隐私保护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4243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边缘智能感知体的人脸采集系统及隐私保护方法,包括人脸加密和人脸解密,人脸信息加密的过程:边缘感知体获取人脸图像,得到人脸图像中多个人脸区域;使用人脸参考图像的特征提取结果进行噪声处理,并进行叠加,对人脸语义特征进行保护;将人脸区域进行模糊化处理后存储;人脸信息解密的过程:可视化终端识别终端用户的人脸语义特征,形成解密钥匙,通过时空索引遍历人脸特征云数据库进行密钥匹配,实现人脸特征自解密人脸配对,然后通过语义特征关联的生成对抗网络对加密视频进行浮现,实现图像中多人脸针对性解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图像本地化分布式存储、云边协同加密人脸特征、低时延语义传输等优点。传输等优点。传输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边缘智能感知体的人脸采集系统及隐私保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与人脸识别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边缘智能感知体的人脸采集系统及隐私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快速发展,基于视觉的智能应用逐渐占据市场,基于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子领域的相关的应用方向层出不穷,计算机视觉技术已经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0003]随着现代社会的大数据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公共领域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但由于人脸图像的获取途径简单快捷,通过摄像头等抓取或者拍摄人脸头像,在带便捷应用的同时,也会造成人脸图像的隐私信息丢失,互联网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信息共享性与交互性,以及人脸识别技术本身所包含的个人信息二者结合使人脸识别技术存在着个人隐私保护,个人信息泄露等人身财产上的侵权隐患。在人脸图像应用于用户属性分析,教育学与市场调研应用的同时,人脸图像的隐私信息也会被图像识别模型所捕获;另一方面,人脸图像在上传各方数据库平台的同时,平台对图片的隐私保护水平参差不齐,使得用户的隐私保护也难以监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边缘智能感知体的人脸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边缘感知体、语义传输网络、人脸特征云数据库和可视化终端。2.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边缘智能感知体的人脸采集系统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加密和人脸解密,其中人脸信息加密的过程包括:边缘感知体获取人脸图像,利用人脸识别网络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检测识别,得到人脸图像中多个人脸区域;人脸识别网络的推理过程中得到人脸图像隐含的人脸语义特征;使用人脸数据集中的人脸参考图像的特征提取结果进行噪声处理,并与人脸参考图像进行叠加,对当前检测到的人脸语义特征进行保护;将人脸区域进行模糊化处理后存储,保护人脸隐私;人脸信息解密的过程包括:可视化终端识别终端用户的人脸语义特征,形成解密钥匙,通过时空索引遍历人脸特征云数据库进行密钥匹配,实现人脸特征自解密人脸配对,然后通过语义特征关联的生成对抗网络对加密视频进行浮现,实现图像中多人脸针对性解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感知体将人脸语义特征经语义传输网络上传至云端,而人脸区域在经过加密后得到人脸加密视频进行本地化存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义传输网络将边缘智能体提取的人脸语义特征进行传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特征云数据库将语义传输网络传输的人脸语义特征进行分类存储并标记时空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特征云数据库的功能还包括基于GIS时空特征对人脸语义特征进行特征再学习。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终端同时链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丁跃尘朱忠攀陆萍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