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拣小车及交叉带分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408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分拣小车及交叉带分拣机,该分拣小车包括基架、动力输入机构、输送带、两个辊组件,其中,基架包括支撑板和与支撑板连接的两个支撑件,两个支撑件位于支撑板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每个支撑件的长度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两个辊组件分别位于支撑板的沿第二方向的两端,每个辊组件均由两个支撑件支撑且与两个支撑件固定连接,每个辊组件均包括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支撑辊;输送带由支撑板及两个辊组件的支撑辊共同支撑;动力输入机构由两个支撑件支撑且能沿支撑件移动并带动输送带沿第二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拣小车的输送带不易跑偏,保证了分拣小车及交叉带分拣机输送物品的准确性。物品的准确性。物品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拣小车及交叉带分拣机


[0001]本技术涉及物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分拣小车及交叉带分拣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交叉带分拣机的分拣小车包括基架以及设置于基架的输送带和动力输入机构,动力输入机构能够相对于移动且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动力输入机构与输送带传动连接;动力输入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依靠分拣小车的移动,驱动输送带沿设定方向输送物品;驱动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依靠分拣小车的移动,驱动输送带沿设定方向的相反方向输送物品。这种分拣小车无需设置电机,依靠分拣小车的移动,实现输送带沿相反的两个方向输送物品的功能。然而,这种分拣小车存在着装配误差大导致输送带容易跑偏,而跑偏的输送带不能将物品输送至目标位置甚至可能卡塞导致不能输送物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误差小能够防止输送带跑偏的分拣小车及交叉带分拣机。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0005]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拣小车,包括基架、动力输入机构、输送带,以及两个辊组件,其中,基架包括支撑板和与支撑板连接的两个支撑件,两个支撑件分别位于支撑板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每个支撑件的长度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两个辊组件分别位于支撑板的沿第二方向的两端,每个辊组件均由两个支撑件支撑且与两个支撑件固定连接,每个辊组件均包括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支撑辊;输送带由支撑板及两个辊组件的支撑辊共同支撑;动力输入机构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由两个支撑件支撑,且动力输入机构能沿支撑件移动并带动输送带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0006]可选地,支撑件包括呈夹角设置的侧板和底板,侧板的顶端与支撑板连接,侧板的底端与底板连接,底板位于支撑板的下方,底板与支撑板相对且间隔设置;动力输入机构和两个辊组件均由两个支撑件的底板支撑。
[0007]可选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配合件,两个第一配合件与两个支撑件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一配合件均由与其对应的支撑件的底板的上表面支撑,且动力输入机构沿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一配合件沿底板的上表面运动。
[0008]可选地,每个第一配合件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滚动件,两个第一滚动件均与底板的上表面滚动配合。
[0009]可选地,动力输入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二配合件,两个第二配合件与两个支撑件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二配合件与对应的支撑件的底板的下表面抵接,动力输入机构沿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二配合件沿底板的下表面运动。
[0010]可选地,每个支撑件还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限位部,两个限位部均与底板的下表面连接,两个限位部与底板的下表面三者形成导向槽;每个第二配合件位于对
应的支撑件的导向槽内。
[0011]可选地,动力输入机构还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支架和下支架,其中,上支架设置有两个上压轮,下支架设有下压轮和与下压轮传动连接的输入轮,输送带被夹持在上压轮和下压轮之间,两个第一配合件设于上支架,两个第二配合件设于下支架。
[0012]可选地,每个辊组件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臂,以及连接在两个支撑臂之间的连接件,支撑辊的两端分别由两个支撑臂支撑,两个支撑臂与两个支撑件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支撑臂均由对应的支撑件的底板的上表面支撑,且每个支撑臂均与对应的支撑件的侧板固定连接。
[0013]可选地,辊组件还包括两个调节螺栓,每个支撑臂上均设置有相连通的螺纹孔和长槽,螺纹孔和长槽均沿第二方向延伸,长槽的宽度与支撑辊的芯轴的尺寸相匹配;支撑辊的芯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臂上的长槽插接,两个调节螺栓分别穿过两个支撑臂上的螺纹孔与支撑辊的芯轴螺纹连接。
[0014]可选地,辊组件还包括限位轮,限位轮通过支撑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臂,支撑轴沿输送带的厚度方向延伸,限位轮设有沿周向延伸的限位槽,输送带的边缘位于限位槽内。
[00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拣小车以基架的两个支撑件为基准件,支撑输送带的两个辊组件以及动力输入机构均由该基准件支撑,由于动力输入机构用于驱动输送带运动,动力输入机构和两个辊组件两者的装配基准一致,因此装配误差小,输送带不易跑偏,且动力输入机构带动输送带移动时沿支撑件这一基准件移动,能够进一步防止输送带跑偏,从而能够保证分拣小车输送物品的准确性。
[0016]第二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交叉带分拣机包括轨道以及沿轨道移动的多个上述任一种分拣小车,其中,轨道沿第一方向延伸;分拣小车的输送带沿第二方向移动时能够向轨道的两侧输送物品。
[0017]由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带分拣机中的分拣小车输送物品准确,因此交叉带分拣机能够可靠地完成物品分拣工作。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该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小车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小车的结构剖面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小车的基架的结构剖面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小车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小车的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小车的局部结构剖面图;
[0026]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小车的辊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带分拣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010

分拣小车;100

基架;101

支撑板;103

支撑件;105

侧板;107

底板; 109

限位部;111

限位板;113

凹槽;115

导向槽;119

通孔;200

动力输入机构; 201

第一配合件;203

第一滚动件;205

第二配合件;207

第二滚动件;209

框架;211

夹持组件;213

传动组件;215

上压轮;217

下压轮;219

上支架;221
‑ꢀ
下支架;22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拣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动力输入机构、输送带,以及两个辊组件,其中,所述基架包括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两个支撑件,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每个所述支撑件的长度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两个所述辊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每个所述辊组件均由两个所述支撑件支撑且与两个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辊组件均包括轴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支撑辊;所述输送带由所述支撑板及两个所述辊组件的所述支撑辊共同支撑;所述动力输入机构由两个所述支撑件支撑,且所述动力输入机构能沿所述支撑件移动并带动所述输送带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呈夹角设置的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侧板的底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和两个所述辊组件均由两个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底板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拣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配合件,两个所述第一配合件与两个所述支撑件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配合件均由与其对应的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支撑,且所述动力输入机构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配合件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拣小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配合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滚动件,两个所述第一滚动件均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滚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拣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二配合件,两个所述第二配合件与两个所述支撑件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配合件与对应的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抵接,所述动力输入机构沿所述第二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磊连鑫董立波丛强滋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新北洋正棋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