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顶托及梁底支撑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408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盘扣脚手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顶托及梁底支撑组合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轮盘,所述支撑柱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托盘,所述转动轴的中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支撑柱的中部开设有固定卡槽,所述定位槽的中部活动卡接有卡块,所述托盘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可根据使用时的高度要求转动轮盘,改变支撑柱在装置底部支架内的长度,再使用卡块插入定位槽与固定卡槽的内部,使得轮盘的高度固定,之后再将卡块插至定位槽与固定卡槽的内部,固定托盘和转动轴的位置,从而使得装置可满足建筑中各种尺寸的支模施工并为其提供稳定支撑。尺寸的支模施工并为其提供稳定支撑。尺寸的支模施工并为其提供稳定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顶托及梁底支撑组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盘扣脚手架
,具体是一种可调节顶托及梁底支撑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圆盘式脚手架是一种新型脚手架,该产品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欧洲引进,是继碗扣式脚手架之后的升级换代产品,又称菊花盘式脚手架系统,插盘式脚手架系统,轮盘式脚手架系统和盘扣式脚手架等。
[0003]现有的盘扣脚手架均为定型产品,模数固定,不能灵活调节,在应用于建筑施工时,由于建筑层高以及梁高具有各种尺寸,在使用时并不能满足建筑中各种尺寸的支模施工。
[0004]现有的盘扣脚手架支模支撑体系中的梁底支撑部位需要使用至少一排支撑架来进行支撑,施工时间较长,施工工艺复杂,且需要耗费较多的支撑架,为支撑架拆装后的保存运转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顶托及梁底支撑组合装置,具有可满足建筑中各种尺寸的支模施工和节省支撑架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顶托及梁底支撑组合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轮盘,所述支撑柱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托盘,所述转动轴的中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支撑柱的中部开设有固定卡槽,所述定位槽的中部活动卡接有卡块,所述托盘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转动轴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放置架。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盘的上端放置有托梁,所述托梁的上端放置有建筑结构,通过托盘的上端放置有托梁,使得支撑柱可支撑起托梁和建筑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轮盘和转动轴的中部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卡块与定位槽和固定卡槽相适配,所述支撑柱、轮盘、转动轴、托盘、定位槽、卡块、支撑杆和放置架均以建筑结构的纵向中轴面为中心对称,通过支撑柱、轮盘、转动轴、定位槽、卡块和固定卡槽的关系,使得固定卡槽可固定轮盘和转动轴旋转后的位置。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槽和固定卡槽均为方形卡槽,所述卡块由右端的方形体和左端的圆柱体组成,所述放置架为方形支架槽且与卡块右端的方形体相适配,通过定位槽、卡块和固定卡槽的形状,使得卡块与定位槽和固定卡槽卡接后不会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卡块掉落,造成装置不稳定。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托盘和转动轴固定安装,所述支撑杆以转动轴的纵向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托盘为倒“n”字形,通过支撑杆与转动轴和托盘的关系,使得托盘不易产生变形,通过托盘的形状使得托梁不
易发生滑落。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梁以支撑柱的纵向中轴面为中心对称,所述建筑结构放置于托梁上端的中部,通过托梁的位置使得托梁可为建筑结构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减少装置的使用数量。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可根据使用时的高度要求转动轮盘,改变支撑柱在装置底部支架内的长度,再使用卡块插入定位槽与固定卡槽的内部,使得轮盘的高度固定,之后再将卡块插至定位槽与固定卡槽的内部,固定托盘和转动轴的位置,从而使得装置可满足建筑中各种尺寸的支模施工并为其提供稳定支撑。
[0014]2、本技术通过将两个托梁放置于托盘上方的左右两端,再将建筑结构放置于托梁上方的中部,从而可在为建筑结构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条件下减少支架装置的使用数量,节约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整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的B处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支撑柱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3的A处放大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支撑柱的剖视图。
[0020]图中:1、支撑柱;2、轮盘;3、转动轴;4、托盘;5、定位槽;6、卡块;7、支撑杆;8、放置架;9、托梁;10、建筑结构;11、固定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顶托及梁底支撑组合装置,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轮盘2,支撑柱1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托盘4,转动轴3的中部开设有定位槽5,支撑柱1的中部开设有固定卡槽11,定位槽5的中部活动卡接有卡块6,托盘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7,转动轴3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放置架8。
[0023]其中,托盘4的上端放置有托梁9,托梁9的上端放置有建筑结构10,通过托盘4的上端放置有托梁9,使得支撑柱1可支撑起托梁9和建筑结构10。
[0024]其中,轮盘2和转动轴3的中部均开设有定位槽5,卡块6与定位槽5和固定卡槽11相适配,支撑柱1、轮盘2、转动轴3、托盘4、定位槽5、卡块6、支撑杆7和放置架8均以建筑结构10的纵向中轴面为中心对称,通过支撑柱1、轮盘2、转动轴3、定位槽5、卡块6和固定卡槽11的关系,使得固定卡槽11可固定轮盘2和转动轴3旋转后的位置。
[0025]其中,定位槽5和固定卡槽11均为方形卡槽,卡块6由右端的方形体和左端的圆柱
体组成,放置架8为方形支架槽且与卡块6右端的方形体相适配,通过定位槽5、卡块6和固定卡槽11的形状,使得卡块6与定位槽5和固定卡槽11卡接后不会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卡块6掉落,造成装置不稳定。
[0026]其中,支撑杆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托盘4和转动轴3固定安装,支撑杆7以转动轴3的纵向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托盘4为倒“n”字形,通过支撑杆7与转动轴3和托盘4的关系,使得托盘4不易产生变形,通过托盘4的形状使得托梁9不易发生滑落。
[0027]其中,托梁9以支撑柱1的纵向中轴面为中心对称,建筑结构10放置于托梁9上端的中部,通过托梁9的位置使得托梁9可为建筑结构10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减少装置的使用数量。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0029]工作时,根据使用需要转动轮盘2,改变支撑柱1在装置底部支架内的长度,从而改变支撑柱1、转动轴3和托盘4的高度,固定位置之后将卡块6从放置架8的内部取出,之后插入定位槽5与固定卡槽11的内部,使得轮盘2的高度固定,之后观察托盘4是否与其余位置托盘4处于同一水平面,若不是则将转动轴3中部的卡块6取出,之后转动转动轴3使得托盘4与其余位置托盘4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稳固方便,之后再将卡块6插至定位槽5与固定卡槽11的内部,固定托盘4和转动轴3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顶托及梁底支撑组合装置,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轮盘(2),所述支撑柱(1)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托盘(4),所述转动轴(3)的中部开设有定位槽(5),所述支撑柱(1)的中部开设有固定卡槽(11),所述定位槽(5)的中部活动卡接有卡块(6),所述托盘(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7),所述转动轴(3)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放置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顶托及梁底支撑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4)的上端放置有托梁(9),所述托梁(9)的上端放置有建筑结构(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顶托及梁底支撑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2)和转动轴(3)的中部均开设有定位槽(5),所述卡块(6)与定位槽(5)和固定卡槽(11)相适配,所述支撑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朋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升捷易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