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定向延伸的仿生脊髓支架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讲,涉及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定向延伸的仿生脊髓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脊髓损伤是一种永久性的破坏性疾病,与高残疾、低预后和高成本有关。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主要集中在神经元的再生和轴突的生长。然而,单一的治疗策略,如细胞移植,不能有效、长期和稳定的发挥作用,以至于不能适应多变的微环境。因此,建立细胞移植联合组织工程策略是必不可少的。
[0003]二维细胞支架培养的细胞生长表现出明显的瓶颈效应,二维空间和细胞间竞争的抑制限制了细胞的增殖和生长。由于脊髓组织解剖结构和生物功能的复杂性,组织工程材料的选择范围受到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限制,目前适用的仿生性材料,因其无法近似模拟脊髓结构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其修复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定向延伸的仿生脊髓支架,能够模拟脊髓结构的结构和功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引导突轴定向延伸。
[0005]第一方面,本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定向延伸的仿生脊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脊髓支架包括:至少两层基体层,所述基体层承载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至少一层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置于所述至少两层基体层之间,所述支撑层用于支撑所述至少两层基体层,所述支撑层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支撑单元,所述多个支撑单元之间形成孔隙;所述支撑单元承载有雪旺细胞,所述孔隙用于引导轴突定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脊髓支架,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以下特征a~g中的至少一种:a.所述支撑单元为球状、纤维状或柱状;b.相邻两层基体层之间的距离为150um至250um;c.间隔排列的相邻两个支撑单元之间的间距为150um至250um;d.所述基体层包括多个交错分布排列的纤维丝;e.所述基体层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纤维丝;f.所述孔隙的直径为180um至220um;g.所述孔隙的延伸深度为2mm至2.2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生脊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脊髓支架由三维打印技术打印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脊髓支架,其特征在于,用于打印所述仿生脊髓支架的材料包括含嫁接官能团的水凝胶。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世庆,王健豪,刘洋,班德翔,李倩,宁广智,喻鹏,
申请(专利权)人:冯世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