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89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7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层电容器,所述多层电容器包括:主体,包括介电层和内电极;以及外电极,其中,所述主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以及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多个所述内电极中的一部分内电极的在所述主体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间区域中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第三方向上的长度。第三方向上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电容器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10月16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

2020

013421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全部包含于此。


[0002]本公开涉及一种多层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3]电容器是可储存电荷的装置,这里,当两个电极彼此相对并且向它们施加电压时,可在每个电极中累积电荷。当施加DC电压时,电流会在电容器中流动以储存电荷,但是当累积完成时,电流不会流动。当施加AC电压时,电极的极性会改变,从而交流电流会流动。
[0004]根据电极的材料的类型或设置在电极之间的绝缘材料的类型,可存在各种类型的电容器,诸如,包括铝电极和设置在铝电极之间的薄氧化物膜的铝电解电容器、使用钽作为电极材料的钽电容器、在电极之间使用具有高介电常数的介电材料(诸如钛酸钡)的陶瓷电容器、在多层结构中使用具有高介电常数的陶瓷材料作为设置在电极之间的介电材料的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以及使用聚苯乙烯膜作为设置在电极之间的介电材料的薄膜电容器。
[0005]在这些电容器之中,多层陶瓷电容器可具有优异的温度特性和频率特性并且可具有小尺寸,使得多层陶瓷电容器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诸如高频率电路的各种领域。最近,一直在尝试实现小尺寸的多层陶瓷电容器,为此,介电层和内电极已被设计为具有减小的厚度。然而,随着组件的尺寸减小,在增加层叠内电极的数量方面可能存在限制,因此,可能难以确保预期的电容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可另外确保内电极的有效面积从而可增大电容的多层电容器。
[0007]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多层电容器包括:主体,包括堆叠的多个介电层和多个内电极,且所述介电层介于所述多个内电极之间;以及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外部上并连接到所述内电极,其中,所述主体可具有使所述多个内电极从所述主体暴露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作为所述多个介电层的堆叠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以及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所述多个内电极中的至少一部分内电极的在所述主体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间区域中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可大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
[0008]所述多个内电极中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电极可具有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之间的瓶颈结构,并且其中,所述瓶颈结构可具有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向所述主体的内部凹入的形状。
[0009]所述多个内电极中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电极的瓶颈结构可位于与所述第一表面
相邻的区域和与所述第二表面相邻的区域。
[0010]所述瓶颈结构可具有呈弯曲形状的边缘。
[0011]所述瓶颈结构可具有台阶结构。
[0012]所述外电极中的每个外电极可包括下层和覆盖所述下层的镀层,并且所述多个介电层中的至少一部分介电层可具有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下层相比位于外侧的边缘。
[0013]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电极可具有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镀层的外表面相比位于外侧的边缘。
[0014]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电极可具有平整部分,所述平整部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具有基本上恒定的长度。
[0015]所述平整部分可连接到所述瓶颈结构并且可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域。
[0016]L2/L1的百分比可以是30

55%,其中,所述主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被定义为“L1”,所述平整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被定义为“L2”。
[0017]所述主体可具有所述中间区域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和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的形状,并且所述主体可包括将所述第一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的第一凹入部,以及将所述第二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的第二凹入部。
[0018]所述外电极可包括覆盖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凹入部的第一外电极以及覆盖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凹入部的第二外电极。
[0019]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电极可具有平整部分,所述平整部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具有基本上恒定的长度,并且所述平整部分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电极与所述第二外电极之间。
[0020]所述第一外电极的覆盖所述第一凹入部的区域可具有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第五表面或所述第六表面相比位于外侧的外表面。
[0021]所述第一外电极的覆盖所述第一凹入部的区域的可具有与所述第五表面或所述第六表面基本上共面的外表面。
[0022]所述第一外电极的覆盖所述第一凹入部的区域可具有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第五表面或所述第六表面相比位于内侧的外表面。
[0023]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电极可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外电极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入部上的区域叠置的叠置区域,并且W2/W1的百分比可以是5

10%,其中,所述主体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被定义为“W1”,在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电极的一侧的所述叠置区域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被定义为“W2”。
[0024]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电极可具有设置在连接到所述外电极的区域中的附加瓶颈结构。
[0025]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多层电容器包括:主体,包括堆叠的多个介电层和多个内电极,且所述介电层介于所述多个内电极之间;以及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外部上,连接到所述内电极,并且每个外电极包括下层和覆盖所述下层的镀层,其中,所述主体可具有使所述多个内电极从所述主体暴露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作为所述多个介电层的堆叠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以及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所述
多个内电极中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电极可具有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下层相比位于外侧的边缘。
[0026]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电极可具有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镀层相比位于外侧的边缘。
[0027]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多层电容器包括:主体,包括在堆叠方向上堆叠的多个介电层和多个内电极,且所述介电层介于所述多个内电极之间;以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内电极,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在长度方向上彼此相对。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中的每个外电极包括连接到所述内电极的连接部,以及在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和所述堆叠方向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内电极的一部分叠置的弯曲部。所述内电极包括宽度增大部,所述宽度增大部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外电极的弯曲部或所述第二外电极的弯曲部叠置,并且所述宽度增大部具有基本上平整的边缘。
附图说明
[0028]通过结合附图以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电容器,包括:主体,包括堆叠的多个介电层和多个内电极,且所述介电层介于所述多个内电极之间;以及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部上并连接到所述内电极,其中,所述主体具有使所述多个内电极从所述主体暴露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作为所述多个介电层的堆叠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以及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其中,所述多个内电极中的至少一部分内电极的在所述主体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间区域中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多个内电极中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电极具有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之间的瓶颈结构,并且其中,所述瓶颈结构具有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向所述主体的内部凹入的形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多个内电极中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电极的瓶颈结构位于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邻的区域和与所述第二表面相邻的区域。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瓶颈结构具有呈弯曲形状的边缘。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瓶颈结构具有台阶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外电极中的每个外电极包括下层和覆盖所述下层的镀层,并且其中,所述多个介电层中的至少一部分介电层具有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下层相比位于外侧的边缘。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电极具有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延伸达到所述下层且与所述镀层相比位于内侧的边缘。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电极具有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下层相比位于外侧的边缘。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至少一部分具有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镀层的外表面相比位于外侧的边缘。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电极具有平整部分,所述平整部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具有基本上恒定的长度。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平整部分连接到所述瓶颈结构并且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域。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L2/L1的百分比为30

55%,其中,所述主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被定义为“L1”,所述平整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被定义为“L2”。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主体具有所述中间区域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和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的形状,并且
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将所述第一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的第一凹入部,以及将所述第二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的第二凹入部。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外电极包括覆盖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凹入部的第一外电极以及覆盖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凹入部的第二外电极。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至少一部分内电极具有平整部分,所述平整部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具有基本上恒定的长度,并且其中,所述平整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惠善金性爱郑志勳崔有眞李种晧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