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卫生间沉箱排水带的加强型旋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88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连接卫生间沉箱排水带的加强型旋流器,解决了排水流量过大时难以形成较好的附壁水流,下落速度过快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立管,所述立管沿排水流方向包括上立管和下立管,所述上立管和下立管为一体化连接,所述下立管内套设有旋流装置,所述旋流装置包括旋流杆和多个旋流叶片,所述旋流杆的轴线与所述立管的轴线一致,多个所述旋流叶片分别依次错级连接于旋流杆,所述下立管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凹槽,单个所述旋流叶片与其对应所述螺旋凹槽形成排水空间间隙,多个所述旋流叶片与其对应所述螺旋凹槽形成的排水空间间隙组成下立管的总排水空间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排水水流能够较好附壁,避免下落速度快,减少噪音等优点。少噪音等优点。少噪音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连接卫生间沉箱排水带的加强型旋流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排水用旋流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卫生间沉箱排水带的加强型旋流器。

技术介绍

[0002]旋流器是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中的一种新型特质配件,采用旋流器的单立管排水系统,与其他特殊单立管系统相比具有流量大,占用空间小等优点。
[0003]目前在住宅建筑的卫生间排水通常是采用单立管旋流器将卫生间沉箱中的排水管进行连接以与相邻两层楼的排水管连接,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有在排水流量较大时水流难以较好的附壁流下,水流下落速度过快,噪声较大,卫生间易存在返臭现象,排水能力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排水流量过大时难以形成较好的附壁水流,下落速度过快,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用于卫生间沉箱排水带的加强型旋流器。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用于卫生间沉箱排水带的加强型旋流器,进一步优化,包括立管,所述立管沿排水流方向包括上立管和下立管,所述上立管和下立管为一体化连接,所述下立管内套设有旋流装置,所述旋流装置包括旋流杆和多个旋流叶片,所述旋流杆的轴线与所述立管的轴线一致,多个所述旋流叶片分别依次错级连接于旋流杆,所述下立管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凹槽,单个所述旋流叶片与其对应所述螺旋凹槽形成排水空间间隙,多个所述旋流叶片与其对应所述螺旋凹槽形成的排水空间间隙组成下立管的总排水空间间隙。
[0007]通过设置下立管内套设有旋流装置,旋流装置包括旋流杆和多个旋流叶片,旋流叶片设置分别依次错级连接于旋流杆上,排水流量较大时,可分别通过单个旋流叶片分流成股,且下立管内壁的螺旋凹槽优选沿排水水流螺旋向下设置,则经旋流叶片排水水流可流入与其对应下立管内壁的螺旋凹槽内,形成单个排水水流空间间隙,多组排水水流空间间隙组成下立管中的中排水水流空间间隙,排水水流可沿螺旋凹槽水流排出,因而能够较好形成附壁水流,同时可避免水流瞬间直下排出速度过大,还可有效减少噪音影响。
[0008]进一步优选,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连接于下立管的顶部,所述下支撑杆连接于下立管的底部,所述上支撑杆与所述下支撑杆之间通过所述旋流杆连接,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轴线均与所述旋流杆的轴线垂直。
[0009]通过设置有上下支撑杆,分别连接于下立管的顶部和底部,同时上支撑杆与下支撑杆之间通过旋流杆进行连接,优选上支撑和下支撑杆与下立管之间采用一体化连接,且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轴线均设置与旋流杆的轴线垂直,即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轴线均与下立管的轴线也为垂直,从而可将支撑杆有效固定于下立管内,避免排水量过大时冲击
旋流装置。
[0010]进一步优选,多个所述旋流叶片的方向均设置为沿水流方向倾斜,所述旋流叶片的倾斜角度设置为45
°‑
60
°
。通过设置多个旋流叶片的方向为沿水流方向倾斜,且倾斜角度设置为 45
°‑
60
°
,旋流叶片螺旋向下倾斜,且与排水水流下落方向一致,从而能够通过旋流叶片实现有效将排水水流分成多股,以避免大量水流汇聚直下,便于水流更好附壁排出。
[0011]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支管,所述支管设置于所述上立管一侧且与上立管连通,所述支管的轴线与排水水流方向垂直。设置支管,便于卫生间沉箱排水带中不同流道排水的汇聚,增加排水效率。
[0012]进一步优选,所述支管与所述下立管的接口处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轴线与立管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5
°‑
60
°
。通过设置导向管于支管和下立管的接口处,且控制导向管轴线与下立管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
°‑
60
°
,与上述设置的旋流叶片的倾斜角度相配合,从而可使得支管中的排水水流进入立管后能够直接到达旋流叶片沿旋流叶片向下排出,避免直接冲击管壁,且由于设置导向管具有一定弧度,则便于不同流向的排水水流与上立管中的水流汇聚,因此能够在不同流向排水水流进入立管内的同时避免影响原立管内的排水水流情况。
[0013]进一步优选,所述下立管设置为空心倒圆台结构。保证排水水流的稳定性,避免排水流水进入下立管内直接冲击立管管壁,导致噪音过大,可使排水水流螺旋向下排出,便于排水水流有效排水,避免存在卫生间返臭现象。
[0014]进一步优选,所述上立管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设置有导流板。通过设置进水口,且进水口内设置有导流板,从而便于排水水流导入。
[0015]进一步优选,所述下立管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置为空心圆柱形结构。便于排水水流有效排出。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提供了用于卫生间沉箱排水带的加强型旋流器,包括立管,所述立管沿排水流方向包括上立管和下立管,所述上立管和下立管为一体化连接,所述下立管内套设有旋流装置,所述旋流装置包括旋流杆和多个旋流叶片,所述旋流杆的轴线与所述立管的轴线一致,多个所述旋流叶片分别依次错级连接于旋流杆,所述下立管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凹槽,单个所述旋流叶片与其对应所述螺旋凹槽形成排水空间间隙,多个所述旋流叶片与其对应所述螺旋凹槽形成的排水空间间隙组成下立管的总排水空间间隙,经旋流叶片排水水流可流入下立管内壁的螺旋凹槽内,沿螺旋凹槽水流排出,因而较好形成附壁水流,同时可避免水流瞬间直下排出速度过大,减少噪音影响;
[0018]2、本技术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连接于下立管的顶部,所述下支撑杆连接于下立管的底部,所述上支撑杆与所述下支撑杆之间通过所述旋流杆连接,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轴线均与所述旋流杆的轴线垂直,可将支撑杆有效固定于下立管内,避免排水量过大时冲击旋流装置;多个所述旋流叶片的方向均设置为沿水流方向倾斜,所述旋流叶片的倾斜角度设置为45
°‑
60
°
,以避免大量水流汇聚直下,便于水流附壁排出;
[0019]3、本技术还包括支管,所述支管设置于所述上立管一侧且与上立管连通,所述支管的轴线与排水水流方向垂直;所述支管与所述下立管的接口处设置有导向管,所述
导向管的轴线与立管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5
°‑
60
°
,具有一定弧度,从而可在便于不同流向排水水流进入立管内的同时避免影响原立管内的排水水流情况;所述下立管设置为空心倒圆台结构;所述上立管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设置有导流板;所述下立管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置为空心圆柱形结构;保证排水水流的稳定性,便于排水水流有效排水,避免存在卫生间返臭现象。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卫生间沉箱排水带的加强型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立管,所述立管沿排水流方向包括上立管(1)和下立管(2),所述上立管(1)和下立管(2)为一体化连接,所述下立管(2)内设有旋流装置(3),所述旋流装置(3)包括旋流杆(31)和多个旋流叶片(32),所述旋流杆(31)的轴线与排水水流的方向一致,多个所述旋流叶片(32)分别依次错级连接于旋流杆(31),所述下立管(2)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凹槽(22),单个所述旋流叶片(32)与其对应所述螺旋凹槽(22)形成排水空间间隙,多个所述旋流叶片(32)与其对应所述螺旋凹槽(22)形成的排水空间间隙组成下立管(2)的总排水空间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卫生间沉箱排水带的加强型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杆(33)和下支撑杆(34),所述上支撑杆(33)连接于下立管(2)的顶部,所述下支撑杆(34)连接于下立管(2)的底部,所述上支撑杆(33)与所述下支撑杆(34)之间通过所述旋流杆(31)连接,所述上支撑杆(33)和下支撑杆(34)的轴线均与所述旋流杆(31)的轴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卫生间沉箱排水带的加强型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旋流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国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