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纹识别的后视镜角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88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的后视镜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镜面驱动器与后视镜镜框通过十字螺钉装配,镜面与镜面驱动器以卡扣方式连接,镜面驱动器带动镜面转动;还包括集成控制器通过十字螺钉安装在后视镜镜框上,镜面驱动器的一端通过导线与集成控制器连接,另一端利用数据线连接指纹采集器,指纹采集器安装在转向盘表面凹槽中。当用户手指伸入转向盘表面凹槽按压指纹采集器时,指纹采集器获取用户指纹信息,信息通过数据线传输至集成控制器中,集成控制器与内部储存好的指纹库匹配,通过导线发送电信号控制镜面驱动器转动,镜面驱动器的转动带动镜面角度的调节。的转动带动镜面角度的调节。的转动带动镜面角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指纹识别的后视镜角度调节装置
[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领域,提供汽车后视镜的配件,是一种指纹识别的后视镜角度调节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可省去繁琐的后视镜角度调节步骤,符合用户根据自身习惯调节后视镜的角度。
[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不同用户身高及坐姿习惯上的差异,用户在驾驶车辆时对后视镜的角度位置需求有所不同。现有的一键式调节后视镜角度技术,不能满足多数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特别是家庭中多人用车,还有驾校学员学习驾驶的过程中,会遇到同一车辆需要频繁调节后视镜角度的情况。利用指纹识别调节后视镜角度可提升驾驶员用车的便利性,解决多人用同一辆车需要手动多次调节后视镜角度的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满足多人用车需求,提供一种依据用户坐姿及使用后视镜习惯不同,省去多次手动调整步骤的后视镜角度调节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指纹识别的后视镜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后视镜外壳、镜面、数据线、指纹采集器、凹槽、转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外壳与镜框通过卡扣的方式装配;所述镜面驱动器与后视镜镜框通过十字螺钉装配;所述镜面与镜面驱动器以卡扣方式连接,镜面驱动器带动镜面转动,使得镜面角度可以相应调节;所述镜面驱动器通过导线与集成控制器连接,集成控制器通过十字螺钉安装在后视镜镜框上,集成控制器输出电信号控制镜面驱动器转动,集成控制器另一端利用数据线连接指纹采集器;所述指纹采集器安装在转向盘表面凹槽中,用于获取指纹信息。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自动调节后视镜角度的装置。当用户需要调节后视镜角度时,所述指纹采集器获取用户指纹信息,信息通过数据线发送至集成控制器,集成控制器根据指纹数据信息与内部储存好的指纹库匹配,通过电信号带动镜面驱动器转动,镜面驱动器带动镜面按相应角度转动。
[附图说明][000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后视镜内部结构示意图。
[0008]图3为指纹采集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0009]附图中:1

后视镜外壳;2

后视镜框;3

镜面;4

镜面驱动器;5

导线;6

集成控制器;7

十字螺钉;8

指纹采集器;9

数据线;10

凹槽;11

转向盘
[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将结合附图实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参见图1至图3,一种指纹识别的后视镜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后视镜外壳1、镜面3、数据线9、指纹采集器8、凹槽10、转向盘11,其特征在于后视镜外壳1与后视镜框2通过卡扣方式连接;镜面驱动器4与后视镜框2通过十字螺钉7装配;镜面3与镜面驱动器4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镜面驱动器4利用导线5连接集成控制器6;集成控制器6利用十字螺钉7与后视镜框2装配;指纹采集器8利用数据线9与集成控制器6连接;指纹采集器8安装在转向盘11表面的凹槽10中。
[0012]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当用户手指伸入转向盘11表面凹槽10按压指纹采集器8时,指纹采集器8获取用户指纹信息,信息通过数据线9发送至集成控制器6中,集成控制器6从指纹采集器8接收指纹信息与内部储存好的指纹库匹配,配对成功后集成控制器6通过导线5发送电信号控制镜面驱动器4转动,镜面驱动器4的转动带动镜面3角度的调节。
[0013]优选地,为了满足多人用车的需求,省去频繁的后视镜角度调节,采用指纹识别技术调节后视镜角度,在后视镜镜框2上安装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集成控制器6。
[0014]优选地,为了便于用户的操作,考虑到用户驾车的习惯,将指纹采集器8安装在转向盘11表面凹槽10中。
[0015]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做出多种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识别的后视镜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镜面(3)、后视镜外壳(1)、数据线(9)、指纹采集器(8)、凹槽(10)、转向盘(11),其特征在于后视镜外壳(1)与后视镜框(2)通过卡扣方式连接;镜面驱动器(4)与后视镜框(2)通过十字螺钉(7)装配;镜面(3)与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浩肖广兵孙宁张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