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冷壁对接管口的找正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87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7
本申请提供一种锅炉水冷壁对接管口的找正工装,受力架为外部与内部通过开口连通的结构,受力架一侧安装有伸缩式顶进系统,伸缩式顶进系统伸入受力架的内端部与位于受力架内部的前咬口夹转动连接,受力架另一侧内部固定有与前咬口夹位置对应的后咬口夹,伸缩式顶进系统驱动前咬口夹向后咬口夹移动至位于前咬口夹和后咬口夹之间的两根水冷管管口同心合口后对其夹紧固定,前咬口夹和后咬口夹侧壁上的槽口对接后形成焊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水冷管管壁焊接对接管口采用人力找正对口不稳定、易走偏的弊端,消除焊接伤人的风险,管口同心合口精确度高,管口对正焊接效率高,具有适用范围广、降低对人体伤害、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人力、时间的优点。时间的优点。时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水冷壁对接管口的找正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水冷管找正辅具
,具体涉及一种锅炉水冷壁对接管口的找正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本锅炉为亚临界超高温自然循环燃气锅炉,可适用于各种变压工况运行,具有较高的锅炉效率和可靠性,其技术及结构特点如下:锅炉为单炉膛,一次汽温调节采用二级二点喷水方式,在炉膛设计时采用了较大的炉膛断面,较高的炉膛高度和较大的炉膛容积,以获得较低的炉膛容积热负荷和适宜的炉膛出口烟温。采用内螺纹管+光管垂直管屏水冷壁系统,能保证在变压运行的高负荷阶段、低负荷阶段和启动阶段中控制金属壁温、控制高干度蒸干 (DRO)、防止低干度高热负荷区的膜态沸腾(DNB)以及水动力的稳定性等。水冷壁系统施工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常规的水冷壁施工采用F型扳手,需要两人以上才能完成管道对口及焊接,施工中人手距离工件焊口较近,施焊时火花飞溅,存在近距离对人手部、面部及裸露部分造成烫伤等问题,未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锅炉水冷壁对接管口的找正工装,通过在受力架一侧设置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锅炉水冷壁对接管口的找正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力架(8),所述受力架(8)为外部与内部通过开口连通的结构,所述受力架(8)一侧安装有伸缩式顶进系统,所述伸缩式顶进系统伸入受力架(8)的内端部与位于受力架(8)内部的前咬口夹(5)转动连接,所述受力架(8)另一侧内部固定有与前咬口夹(5)位置对应的后咬口夹(6),所述伸缩式顶进系统驱动前咬口夹(5)向后咬口夹(6)移动至位于前咬口夹(5)和后咬口夹(6)之间的两根水冷管管口同心合口后对其夹紧固定,两根同心合口的水冷管管口处通过设于前咬口夹(5)和后咬口夹(6)侧壁上的槽口(7)对接后形成的焊口进行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水冷壁对接管口的找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顶进系统包括传力丝杆(2)、定位螺母(3)和转动连接件,所述定位螺母(3)固定于受力架(8)开口端一侧端部,所述传力丝杆(2)与定位螺母(3)适配连接并贯穿定位螺母(3)设置,所述传力丝杆(2)内端部通过转动连接件与前咬口夹(5)外侧中部转动连接,并通过转动传力丝杆(2)带动前咬口夹(5)向后咬口夹(6)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水冷壁对接管口的找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丝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尚二永左雪艳李海山向惠忠
申请(专利权)人:九冶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