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胶囊释放装置及微胶囊护肤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700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胶囊释放装置,包括用于存放微胶囊溶液的储液仓、与储液仓相连通的释放通道和设置在释放通道端部的出液口,释放通道外设置有为微胶囊破囊提供能量的发生器,微胶囊溶液在外力作用下流经释放通道,在发生器作用下破囊,然后从出液口流出。该微胶囊释放装置实现了微胶囊溶液稳定储存与释放之间的平衡,且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微胶囊护肤品,其中储存的微胶囊溶液包括护肤活性微胶囊、护肤基础成分和水,将不稳定的活性物质包覆在微胶囊内使其稳定存放,在使用时快速释放,提高了微胶囊内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同时,由于微胶囊起到了良好的稳定作用,在微胶囊溶液配方中无需额外添加其他稳定成分。成分。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胶囊释放装置及微胶囊护肤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护肤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胶囊释放装置及微胶囊护肤品。

技术介绍

[0002]在护肤品领域,很多成分具有极好的美白、清除自由基或抗氧化功效,但是这些成分往往由于其自身性质原因稳定性不好,从而限制了其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0003]目前,针对一些稳定性不好的活性物质,将其包覆在微胶囊内是一种流行的解决办法。公开号为CN105708731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美白功效的生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将不稳定的美白活性物质包覆在中空海藻酸钠微胶囊内,然后冷配加入化妆品配方中起到良好的美白效果。其使用方法是直接将含生物微胶囊的化妆品涂抹于皮肤,利用微胶囊表面的F0F
1-ATP合酶在获取能量后带动活性成分渗透到皮肤内层。由于能量获取途径和能量获取方式具有不确定性,生物微胶囊不能保证快速且完全的释放出来,部分生物微胶囊贴附在皮肤表面但不能起到很好的护肤效果,降低了生物微胶囊的利用率。
[0004]由此可见,微胶囊的稳定性和其破囊释放的难易程度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胶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放微胶囊溶液的储液仓、与所述储液仓相连通的释放通道和设置在所述释放通道端部的出液口,所述释放通道外设置有为微胶囊破囊提供能量的发生器,所述微胶囊溶液在外力作用下流经释放通道,在所述发生器作用下破囊,然后从所述出液口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为加热丝或加热棒,所述加热丝或所述加热棒缠绕在所述释放通道的外壁上;或者,所述发生器为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震动频率为20KHz-150KHz。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胶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通道的材质为金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仓为圆柱体、立方体、棱柱体、球体或不规则形状中的一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胶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仓的材质为PET、PE类、PP和PVC中的一种,所述PE类包括PE、HDPPE、IDPE和XPE中的一种。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胶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仓上连接有供液泵,所述供液泵的出口与所述储液仓之间连通以驱动储液仓内的微胶囊溶液流出。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胶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仓上开设有用于补充所述微胶囊溶液的补液口,所述补液口外安装有密封盖。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胶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仓与所述释放通道连接处所在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隔热层或第一吸波层。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通道外设置有外壳,所述发生器和发生器电源位于所述释放通道外侧壁与所述外壳内侧壁之间的空腔内,所述发生器开关安装于所述外壳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胶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上贴附有第二隔热层或第二吸波层。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外设置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形状为圆柱体、立方体、棱柱体和圆台中的一种。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微胶囊释放装置在护肤品和药品递送中的应用。13.一种微胶囊护肤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所述的微胶囊释放装置和存放在所述储液仓内的微胶囊溶液,所述微胶囊溶液内含有护肤活性成分。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胶囊护肤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溶液包括护肤活性微胶囊、护肤基础成分和水;所述护肤活性微胶囊、护肤基础成分和水的质量比为(5-10):(10-20):100。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微胶囊护肤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肤活性微胶囊由芯材和壁材组成,所述芯材包覆在所述壁材内部,所述芯材和所述壁材的质量比为(1-3):1;所述壁材包括明胶、阿拉伯胶、白蛋白、淀粉、壳聚糖、海藻酸盐、丝素蛋白、丝素肽、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对苯二甲酸酯和脂肪族聚酯材料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混合,所述脂肪族聚酯材料包括聚乳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原酸酯和聚氰基丙烯酸烷酯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混合;所述芯材包括Vc、Ve、Va、谷胱甘肽、SOD、多肽、蛋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和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坦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